问题探讨 呻国舯 2Q 纂l了, 我国玉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春海 f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风城118109) 现代农业正在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三元 产业结构发展.玉米已由粮食作物转变成“饲料之王” 和重要工业原料,成为畜牧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发 展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的比例 逐年提高.深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上千种.对玉米产 量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保证社会经济顺畅运行,大力 发展玉米生产势在必行 1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1.1不同年份、不同温光条件的影响近年来,灾害 频繁发生,其中旱灾、涝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对玉米 生产影响很大.严重影响玉米授粉结实和灌浆.甚至会 使玉米大面积倒伏、倒折、空秆、秃尖乃至绝产绝收。 1.2不同地域的影响 玉米品种的选育是在不同的 环境下进行的。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适宜区域。越区种 植会引发减产或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3不同密度和栽培措施的影响 不同品种对密度 的要求千差万别.在温光条件好的中上等肥力地块可 以适当增加密度 高秆大穗型品种不能一味增大密度 获得高产.否则会造成减产或空秆 耐密植品种如果 达不到一定密度反而不能达到理论产量,造成减产。 1.4品种选择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生育期.在无霜期 长的地区可以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能充分利用温 光资源.提高产量:在无霜期短的地区若是选择了生 育期长的品种会造成品种不能正常成熟,造成减产. 降低商品品质 1.5病虫害影响某一地区只种单一品种.如果发生 病虫害会是致命性的.严重的会造成绝产绝收.因为 一个品种抵御病害的能力是特定的 2解决玉米生产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品种选育的针对性.发展配套条件据有关 数据显示:优良品种的推广在粮食作物中增产的比重 已由25%升至4O%左右 不同年份间玉米单产不稳定. 灾害多发造成玉米品种田间实际产量与遗传产量潜力 相差甚远。为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尽量选用对温、光不 敏感的品种.同时结合适宜配套技术措施提高产量。若 条件允许.可构建必要的设备设施规避自然灾害。 2.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优良品种 在不同地区,种 植密度和种植形式需要因地制宜才能获得理想产量. 良种良法相配套显得尤为重要 玉米引种过程中.变 化最明显的性状之一是生育期。此外株高、叶片数与 节数等变化也很明显。玉米是喜温短日照作物,温度 高、日照短,可以加速玉米生长发育,反之,则延迟玉 米的生长发育,使生育期延长。引种时,由于纬度、海 拔、播期以及土壤肥力、土壤湿度、播种密度等因素的 变化.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玉米生育期。经验证明. 北方品种对日照长短反应较迟钝.生育期长短主要受 气温的影响,南方气温高,加速了玉米生长发育.适当 提早播期.加大播种密度及肥水条件等.即可获得高 产。因此,北种南引比较容易成功。 2.3选择当地适宜品种 目前新品种层出不穷.面对 眼花缭乱的品种.农民朋友应当充分考虑所购的品种 是否适宜所种植区域的土壤和气候等条件.以达到增 产增收的效果 2.4选育各种生育期的品种.满足市场需要我国各 地无霜期差别较大.对玉米品种的生育期要求各有不 同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搜集整理不同生育期的资 源材料.育成适宜不同地区需要的品种.必要时育种 单位(家)可在不同的地区设立试验站.把育种材料进 行逐渐驯化.从而育成满足目标需要的品种 2.5选育抗病虫品种.建立预防监测机构 有些病虫 害一发不可收.甚至造成绝产绝收,给农民朋友造成 巨大损失.也给玉米产业化生产带来毁灭性影响 搜 集整理抗病虫种质资源.从根本着手育成抗病虫品 种.从源头抑制病虫害发生。根据某些迹象对病虫害 进行提前测报预防.以防病虫害蔓延造成经济损失 3具有很大发问空间 玉米的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各个方面.在国民 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过去.它为人 类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技和生 活发生了重大进步的今天,仍然不可或缺:不远的将 来.在社会生活中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玉米的 作用更加忽视不得 寸固舯业 问题探讨 我国玉水生严状况探讨 韦方苗 韩锁义 (河南省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郑卅I 450001)f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 玉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喜暖湿气 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 目前我国玉米种植 面积和总产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玉 能生产潜力约16500~21000kg/hmz。以河南省为例.李 潮海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作物增产潜力估算办法.计 算出河南玉米光温增产潜力为15000~21000kg/hm2 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 3未来趋势与分析 从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是较特殊的 1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走势 1.1全国播种面积及总产情况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 年份,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均表现下滑.主要原 因有几个方面:(1)当时粮价持续走低,种粮效益低。农 民积极性不高;f21农村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劳动力转 移,投入和管理水平下降;f31农技推广投资减缓,推广 除2003年略有降低外.2001到2008年总体呈现增长 的态势。2008年的播种面积为29863.80khm2.比2001 年的24282.20khmz增加了23% 总产量2008年为 16591.50万t.比2001年的11409.O0万t增加了45% 1.2主要玉米种植省份的面积及总产情况 1O个主 要玉米种植省份的播种面积也呈现增长趋势.增长最 大的为黑龙江省.从2001年的2132.70khm2增加到 2008年的3593.90khm2.播种面积增长了68.5%.其他 省份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体系受到冲击;(4)当年异常的气候因素。从2004年起. 中央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免征农业税等一 系列惠农政策.才使得玉米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3] 从2001到2008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单 产虽然在某些年份有所波动.但是总体上呈现明显的 主要玉米种植省份的总产也都呈现增长趋势.由 于面积增加的原因.黑龙江的总产量2008年比2001 增长趋势。除个别年份外,单产基本上是逐年提高的, 随着基数的不断增大。提高的难度也在加大。从长远来 看.我国玉米增产靠播种面积的增加是有限的.进一步 的增产还需要挖掘玉米的生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水 平。今后玉米发展趋势应向着耐密、抗逆、广适、高产和 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方向发展 为此.需要加强与之相 配套的几项措施:一是推广耐密高产品种:二是配套高 产栽培技术:三是推进生产机械化:四是强化减灾防灾 年增加了1000万t以上。产量增加最少的为云南省. 也增产50万t 2玉米单产走势 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除2003和2007年比上一年 度有一定的降低外.单产水平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2008 年比2001年每hm2增加857kg,增产l8-2% 由此可以看 措施。结合玉米良种推广补贴的全面实施 经过综合分 析。未来几年我国玉米生产将会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苏祯禄,任和平.河南玉米.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2]李潮海.河南玉米增产潜力及途径探讨.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32 出,全国总产的增加除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外.单产的 增加也是重要的因素 在lO个玉米主要种植省份中. 2008与2001年相比,吉林省的单产提高的最多.每hm2 增长在2000kg以上,其余大部分省份单产都有不同程度 的增加。在未来.由于播种面积的有限性,大幅提高总产 量的希望应该更多地寄托在单产的提高上来 单产的提高潜力理论上而言是巨大的.玉米高温 优低研究与推广协助组『11研究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光 我国不仅是世界玉米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玉米的 (4):355-356 [3]李少昆,王崇桃.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6):1941-1951 【4】方建元.从先玉335现象看玉米种业的发展.中国种业,2010,9:15—17 (收稿日期:2011—03.25) 调,代表了未来玉米消费的主要趋势。 综上所述,玉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解决 主要消费国.年总消费水平在1.2亿吨左右.约占世界 玉米消费总量的19%。玉米的下游产业链长.涉及种 好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收稿日期:2011—04.07) 植、养殖、食品、化工、医药等诸多行业。从消费结构上 看,我国食用、饲用玉米总量稳定增长,但相对比例逐 年下降.而工业用玉米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大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