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源氏物语

来源:二三娱乐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作品流露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 它被认为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问世于十一世纪,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也一直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即使是在今天《源氏物语》仍是日本作家的灵感之源。更使人惊讶的是无论这部书的写作背景,还是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都仿佛像中国的《红楼梦》。它所创立的物哀等美学传统,一直被后世作家继承和发展,成为日本文学民族化的一大因素。因此,一直被人们誉为日本王朝的文学杰作。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紫氏部,平安时期的女作家,本姓藤源,出生中层贵族、书香门第,因其长兄任式部丞,当时宫中女官多以父、兄官衔为名以示身份,故称藤氏部。幼年时就向父亲学习汉文学,熟谙中国古代文献,懂音乐与佛经。29岁进入皇宫为女官,开始直接接触宫廷生活,目睹了许多宫中女性的不幸遭遇,对贵族腐朽没落的生活有着切身的感受。同时也为她写作《源氏物语》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构思和坚实的生活基础。后由于写成《源氏物语》,书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又称紫氏部。

它讲述了日本平安朝的一个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光源氏,因皇帝不希望他卷入宫廷斗争,因此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故事围绕他和一系列女子的爱情展开:早先他因为得知父亲桐壶帝的宠妃藤壶长得很像自己已故的母亲桐壶更衣,因此时常亲近藤壶,直到长大后竟演变为对藤壶有恋慕的感情;然而藤壶毕竟是后母,即使年纪只差五岁,仍不能亲近,因此源氏终身都在追求有如藤壶一般的理想女性。后来他找到了藤壶的侄女,长得和她很相似,便带回家中教养为心中的理想女性,此女即后来的紫姬。然而紫姬在名份上并不是源氏的正妻,在源氏的晚年,他受其兄朱雀院之托,娶了自己的侄女,即朱雀

院与藤壶之妹所生的女三宫做正妻。此举让紫姬心碎,而年龄跟他相差颇大的女三宫最后也与人私通生子。最后女三宫出家,紫姬不久病逝。源氏在经历世事后,也出家为僧。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时刻围绕着主人公源氏的感情生活进行描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一位位不同影响的女性,由此展开一幅幅不同的感情历程图。《源氏物语》可以说是一片情的海洋,就主人公源氏来说,他的身上就饱含着各种不同的情感内涵,有深陷摆脱不开的恋母情、有深爱始终牵挂的恋情、有欲望牵引的男女情、还有被迫接受的附加情、此外还有同情等等。

《源氏物语》中的“光源氏”一生拥有众多女人,一经和他有了或长或短的关系,他都会供她们生活之需,多方关照她们的生活。但他的最爱却是藤壶女御,她既是他的继母又是他的初恋“情人”。“光源氏”的生母桐壶更衣在他年仅3岁时就在周围女人的妒忌声中忧郁病逝,其父桐壶天皇又娶了与桐壶更衣容貌酷似的藤壶女御。自此“光源氏”便把对母亲的一腔思念和爱转移到了这位继母身上。他的父亲念他自小缺少母爱,嘱咐藤壶女御多多亲近他。不想,这一对美丽绝伦的非亲生的母子之间在日常的耳鬓厮磨中产生了不应有的感情,发生了乱伦的事情,竟然还怀上了孩子。藤壶女御贵为“后妃”本应仪态万方,母仪天下,一时的冲动酿下了如此大祸,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她怀着对天皇的愧疚之心,又为肚子里的小皇子的前途命运担忧,日夜害怕事情败露大祸临头,只得硬起心肠,割舍爱情,断然拒绝“光源氏”日后的求欢,毅然决然疏远了“光源氏”。

藤壶女御在光源氏心中是一位完美无缺的“永恒的女性”形象,他不时地感叹“此人身上何以毫无半点缺陷呢?”光源氏对藤壶的爱是纯洁的,是至深至诚的。所以,当紫姬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时, 他将她当做了藤壶的替身,此时此刻的光源氏对紫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他只是通过紫姬这一相貌肖似藤壶的特殊人物寄托着他对藤壶的无限思念。紫姬是藤壶的替身,是藤壶的躯壳,但她却是一个可塑的替身,可以充填新内涵的躯壳。紫姬应该可称是

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从从10岁就被“光源氏”收养,由他亲自调教,使之逐渐成长为一个容貌美丽,性情温婉,涵养深厚,心地善良,心胸宽广的完美女性。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后成为了源氏的嫡夫人,与源氏相伴直至终老。她看似尊荣无比,幸福美满。虽然源氏情人无数,风流成性但始终把她放在第一位,给予她,他的其他情人从未拥有过的地位以及长久的感情,甚至在她死后了却尘缘,皈依佛门。

紫姬是是这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她是最为无辜的一个人,“为了他快乐而活”我想从紫姬十岁那年被源氏收养开始就注定是她一生的宿命了吧。源氏之于紫姬,是她一生的全部,是父兄,是导师,是玩伴,是丈夫,是天地,源氏曾在紫姬逝后回想:“从幼年起,无论何事,凡我心中不喜爱的,她从来不做。”她愿以源氏的幸福为幸福,她真的这样做了,她为了他而活,就这样活过了一生。作为一名伴侣、一位母亲、一个情人,她无疑是完美的,而作为她自己,她却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了。她没有得到父母的怜爱,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依,没有亲生的儿女承欢膝下,她甚至没有过完她的童年就被牵扯进了一个男子的恋爱养成游戏里。可以说,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就是那名男子的爱。我认为源氏最终也是爱着紫姬的,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就是一个多情的男人,他有太多的感情要去给,有太多的爱人需要他的安慰。爱上这样的一个人,被这样的人爱着,也许就是紫姬最不幸的事吧!

紫姬38岁那年,再也承受不了精神上的重荷,第一次向光源氏请求道:“我现在不想再过这种烦杂的生涯了,但愿闲居深处,悉心修道,活到这个年龄,世间悲欢荣辱,均已阅尽。请你体谅我心,许我出家。”面对紫姬一次次请求出家,光源氏总是找出理由不准。光源氏始终意识不到紫姬要求出家意味着他们之间的爱情根基在动摇,他与紫姬“朝夕相对,心心相印”的情感在日趋淡薄。直到紫姬离开人世,光源氏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致命伤:失去紫姬的悲痛彻底摧垮了光源氏。他无法承受失去紫姬后的精神压力,从此一蹶不振,在处理好六条院的各项事宜之后,遁入空门,以求彻底解脱。

《源氏物语》主要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又不是单纯的描写爱情,而是通过源氏的恋爱和婚姻,揭示了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女婚嫁往往是和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是政治斗争的手段。

紫式部笔下的女性人人都美如兰瓣,她们越美,这种美的凋零、残落、消亡就越可悲,而越是在凋零、残落、消亡之后,这种对美的惋惜、追忆和向往,就越动人,越神妙。源氏的感情世界是纷繁的一幅地图,上面交织纵横着各种各样的感情线路,有明显的大路,也有极细微的小道,他在感情的世界里迷失、在色欲的世界里放纵,可以说有些感情是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有些感情只不过是一夜鱼水,但正是这些各色各样的女子、不一样的感情经历才构成了《源氏物语》的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