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归·秋江带雨(史达祖)(2)原文

来源:二三娱乐
八归·秋江带雨(史达祖)(2)原文

细玩词意,此篇当为史达祖晚期作品。上片绘出一幅清疏淡远而充满生活情味的秋江俯瞰图:近景有愁倚高阁的作者,披蓑归舟的渔子、寻找栖宿地的群鸥,远景是隔岸云雾蒙蒙的樵村渔市,暮色里缕缕炊烟升起。作者的画笔表现秋江晚景非常出色,很像柳永许多类似的篇章。词中写归舟和翔鸥惊破了作者的凝神结想,因而诗思灵感一闪即逝,描摹创作状态十分逼真。下片笔锋转宕,抒写作者漂泊天涯的凄凉况味。 一鞭南陌,几篙官渡 八个字概括了作者经行山程水驿的遥远,语凝意炼, 赖有 句自我宽慰,显示作者不戚戚于失志的胸怀。但面对残阳将暮的萧瑟秋景,又难禁心底愁生, 只匆匆 以下再度转折,抒无尽凄伤和怀人之情。此词风格清远疏隽,陈廷焯说: 笔力直是白石,不但貌似,骨律神理亦无不似。后半一起一落,宕往低徊,极有韵味 (《白雨斋词话》)。

【点评】

本词勾勒出一幅黄昏秋江晚景图。描写词人秋日傍晚江边对景感怀的愁苦之情,感慨颇深。词的上片描绘雨中登画阁所见之景物,写词人正面对 秋江 吟构诗句,突然被一群鸥鸟打断了思路。 冷眼 四句,诗兴没了,只好远眺隔岸渔村,以消遣愁怀。景物颇有层次,最近景有消愁倚高阁的词人,中景有披着蓑衣远去的渔翁和惊起的群鸥,远景有对岸朦朦胧胧渔村。下片写漂泊天涯的凄凉感和饮酒消愁,表达对远方故人思念的深情。 一鞭 三句,听歌消愁,宽慰自己。 只匆匆 二句一转,远眺之间,愁怀又生。 应难奈 三句,深入一层,故人远在天际,欲寄相思无处,故愁怀无法消逝。全篇情景相生,寄慨遥深。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赞曰: 笔力直是白石,不但貌似,骨律神理亦无不似,后半一起一落,宕往低徊,极有韵味 。

【作者介绍】

1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