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沉管隧道机电设施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评估方法及工程实践

来源:二三娱乐
沉管隧道机电设施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评估方法及工程实践

作者:谢晓松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11期

随着科学技术及施工技术的发展,沉管隧道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多,仅广州而言,就拥有1993 年国内第一座建成通车的广州珠江隧道、2010 年建成的广州仑头- 生物岛隧道,广州生物岛- 大学城隧道及2015 年建成的广州洲头咀隧道等多个沉管隧道工程[1]。本文针对沉管隧道机电设备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制订了相应的检测方案,并进行工程实践。隧道机电系统设备庞杂多样,涉及通风、照明、变配电、监控、消防、给排水、通讯及中央计算机系统等。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的直接感官(手眼耳鼻)来判断电气系统外在表征和环境特征、辅以常用的电工仪表、测量系统的电压、电流等值。但是,电气系统的局部过热和火花放电往往处于十分隐蔽的部门,不容易被发现。

1、检测评估方案

本文探讨的隧道机电设备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评估包括供配电系统、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对机电系统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评估共包括七个项目,具体为:馈电线路绝缘电阻检测、配电箱( 柜)内布线及强电端子对配电箱( 柜) 外壳绝缘电阻检测、供配电系统外观检查、接地系统检测(接地电阻、保护导体导通性、等电位联结)、配电线路及电气装置的红外测温、火花和电弧放电检测、变配电系统状态监视。各项目制定详细检测方案并对沉管隧道的双孔公路通道进行了全线检测及评估。检测对象主要是选取了隧道各段低压配电房、管廊内的照明系统、风机系统、动力系统、母线装置、电缆桥架、接地系统等供配电装置。

2、工程实践的检测结果与评估

根据检测方案,供配电系统检测馈电线路绝缘强度、强电端子对配电箱(柜)外壳绝缘电阻、供配电系统外观检查、接地系统检测(接地电阻、保护导体导通性、等电位联结)、配电线路及电气装置的红外测温、火花和电弧放电检测、供配电系统状态监视功能等项目,通过以上项目的检测来分析评估供配电系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性能。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结果详见表1。

3、工程实践的分析

对机电系统电气防火安全的检测选取配电房内的动力及照明配电柜,泵房内的水泵配电柜、泵房配电箱,管廊内的照明、动力配电柜及管廊内电缆桥架及布线进行外观检查,从外观检查来看。配电系统使用多年,箱体密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箱内有明显尘土,部分箱体锈蚀,

箱盖变形,开闭不灵活。电缆表皮污损,甚至箱内有烧焦痕迹,布线也由于反复的)维修改造,缺乏整理而杂乱。红外测温共随机抽取了30 处(路)的配电线路及电气装置进行红外测温,检测中发现低压配电房2# 动力配电柜内一电缆铠装层镀锡铜编织线与配电柜外壳连接部分的最高温度达到67.56℃。铠装电缆镀锡铜编织线用于电力电缆的接地,在正常情况下用于接地的编织线上不存在电流,或者仅存在很小的电流,因此接地编织线上不应存在较高的温度,此处检测发现的较高温度,初步判断可能存在接地故障或者利用接地编织线做中性线的情况,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查找问题的原因,尽快排除安全隐患。风机控制箱等设备已使用多年,个别触点温度超标,应尽快予以处理,避免发生电气火灾。另外,建议对风机控制箱整体进行检修或更换。如F4B 风机控制箱(接触器接线端子)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连接端子(裸铜)最高温度点温升为102.07 K,不符合要求。

本文进行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评估工程实践的隧道供配电系统大部分设备使用已超过二十年,而且工作环境恶劣,经多次整修后现如今工作状态,基本正常。但主要问题有:箱体陈旧,部分箱体破损,箱盖变形,配电箱内密封胶脱落,配电箱内线路凌乱,回路标识缺失或不清晰,电缆进出电箱口处无密封及防护措施,个别部位接地螺栓脱落或锈蚀,电缆支架锈蚀严重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隧道内的风机及其控制系统经过多年的使用,设备已经比较陈旧,但就运行情况来看,风机能正常运行。但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红外测温时发现,风机控制箱个别接触端子存在异常高温,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此隐患。

故笔者对于防患电气火灾建议修复或更换已损坏和破旧的配电箱( 控制箱),加固接地连接,加强各种箱体的密封措施,防止尘土堆积,过多的尘土易造成带电端子间及带点端子与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降低;对于锈蚀部位,切实做好除锈与防锈的工作。尽快解决电缆铠装层镀锡铜编织线上存在异常较高温度的隐患。参考文献:

[1] 钱圣隆. 隧道机电设备检测评价方法[J].物联网技术,2014(4):57-60.

[2] 王树强. 浅谈电气防火安全检测[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0.37(10):60-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