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甲基橙的制备学习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实验操作。 2.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二、 实验原理
三、 主要试剂物理性质及用量规格
药品:对氨基苯磺酸、5%氢氧化钠、亚硝酸钠、浓盐酸、冰醋酸、
N,N-二甲基苯胺、乙醇、10%氢氧化钠、氯化钠
试剂用量
试剂名对氨基苯亚硝酸钠 浓盐酸 冰醋酸 N,N-二甲5%氢氧10%氢氧称 用量 磺酸 2.03g 0.84g 2.49ml 1.1ml 基苯胺 1.4ml 化钠 10.0ml 化钠 15.1ml 试剂物理性质
试剂 对氨基苯磺酸 分子量 173.18 熔点 (℃) 288 沸点 (℃) 密度(g/mL) 1.485 性状 溶解度 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微溶于乙醇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白色粉末 甲基橙 327.34 300 0.987 橙红色鳞状晶体 N,N-二甲基苯121.18 -99.87 胺 亚硝酸钠 69.00 271 320 2.168 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 无色透明溶液,浓盐酸 36.46 -114.18 -85 1.197 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无色透明易挥发乙醇 46.07 -114 78.3 0.7894 液体,有特殊臭味 冰醋酸 其他试剂 60.05 16.6 118 1.049 无色透明溶液,有刺激性气味 49.74 0.9557 淡黄色油状液体 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易溶于水 微溶于乙醇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5%氢氧化钠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 四、 实验仪器及装置
仪器:烧杯、温度计、表面皿、循环水真空泵
五、 实验步骤及现象
时间 1:30 步骤 1、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的制备 现象 白色颗粒逐渐溶解,得到浅黄色溶①在100ml烧杯中,加入2.03g对氨基苯磺酸液 晶体和10.0ml 5%氢氧化钠溶液,热水浴温热使结晶溶解; 奶黄色悬浊液逐渐变浅黄色澄清②冷至室温,加入0.84g亚硝酸钠,搅拌下 液; 将其溶解。维持温度0-5℃,在搅拌下,慢有白色细小晶体析出; 1:50-2:05 慢用滴管滴入2.49ml浓盐酸和13.0ml冰冷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再变成黄色; 水,直至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测呈现蓝色淀粉-碘化钾试纸检测呈现蓝色; 为止,继续在冰盐浴中放置15分钟,使反应完全。 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溶液呈①在试管中加入1.4ml N,N-二甲基苯胺和淡黄色; 1.1ml 冰醋酸,振荡混合; 刚开始呈血红色后变为暗红色再②在搅拌下将此混合液缓慢加到上述冷却的2:05 变成红褐色最后呈紫红色;粘稠状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0min; 液体,越搅越稠最后变成糊状并出现颗粒 由黄色变至褐色再变成咖啡色最③冷却搅拌,缓缓加入约15.1ml 10%氢氧化2:15 后变成橙色; 钠溶液,直至反应物变为橙色(此时反应液出现气泡; 为碱性); 砖红色糊状液体随不断加热,底层④将反应物加热至沸腾,溶解后,稍冷,再3:00 变为紫黑色,上层呈泡沫状膨胀,放置冰浴中冷却,使甲基橙晶体析出完全。后来泡沫逐渐消失;下层甲基橙粗抽滤收集晶体; 品呈细粒状沉淀析出,上层浮着一层橘色液体; ⑤用饱和NaCl冲洗烧杯两次,每次10.0ml, 橘黄色粉末状固体 并用此冲洗液洗涤产品。 3.精制 ①将滤饼连同滤纸移到装有75ml热水中微热鲜红色,颗粒密布,表面结膜; 3:10-3:35 搅拌,全溶后,冷却至室温,冰浴冷却至甲2、偶合反应 基橙结晶全部析出,抽滤。 ②用少量乙醇洗涤产品。 3:50 ③产品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4.检验 溶解少许产品,加几滴稀HCl,然后用稀NaOH中和,观察颜色变化。 得金黄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称得产品干重3.49g; 溶液先变紫色后变橙色 六、 产率计算
表面皿质量=36.73 g
表面皿和晶体质量=40.22 g
所得产品甲基橙的质量m=3.49g
理论产量=2.03*327/173=3.837 g
实际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3.49/3.837)*100%=90.96%
七、 结果与讨论
实验注意事项
1、对氨基苯磺酸为两性化合物,酸性强于碱性,它能与碱作用成盐而不能与酸作用成盐。 2、重氮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反应温度若高于5℃,生成的重氨盐易水解为酚,降 低产率。
3、若试纸不显色,需补充亚硝酸钠溶液。
4、重结晶操作要迅速,否则由于产物呈碱性,在温度高时易变质,颜色变深。用乙醇洗 涤的目的是使其迅速干燥。
5、为了使对氨基苯磺酸完全重氮化,反应过程必须不断搅拌. 误差分析
1、抽滤过程中产品会有所损失会影响产率;
2、 称量时产品未完全干燥,会导致产率偏高。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