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来源:二三娱乐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一、单选题

法的要素:

1、下列哪项法律条文表述的是法律规则?( D )

A.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B.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C.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D.受委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取得的财产,应当转交给委托人

【 注释】判断一个法律条文表述的是否是法律规则,关键看其是否规定了特定的法律权利或者特定的法律义务。若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权利或者法律义务,则该条文表述的是法律规则。选项A表述的是法律原则,选项B表述的是法律概念,选项C表述的是技术性规定。(讲义P39)

2、《民事诉讼法》第45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该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下列哪

个?( D )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禁止性规则 D.既有授权性规则,又有义务性规则

【 注释】“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表述的是命令性规则;“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表述的是授权性规则。因此选项D正确。

3、下列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的是哪个?( D )

A.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B.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C.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规则

D.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 注释】选项A属于准用性规则;选项B明确规定了行为模式,属于确定性规则;

选项C也属于准用性规则;选项D属于委任性规则。P40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款解释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D )

A. 属人主义原则 B. 属地主义原则

C. 保护主义原则 D. 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衷原则

【 注释】本题考的是法对人的效力所依据的原则。本题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的前一句是属人主义的体现,即《民法通则》只适用于我国公民的情况。但后一句则体现了属地主义原则,即《民法通则》适用于我国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可见,我国法律体现了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因此D是正确的。A和B都不全面,因此应予排除。本题中根本未提及保护主义原则,即“要维护我国利益,不论其所属国籍及所在地域,都适用我国民法通则”这个涵义,因此也不能选。

5、下列哪项情况不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 C )

A. 限制行为能力人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

B. 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关系

C. 政党社团章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D. 无效的合同关系

【 注释】本题考的是法律关系的概念。

D所述及的无效合同关系虽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法的合同关系,但依我国民法及其他法律,因合

同无效导致一方当事人损失的,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权利义务关系,新《合同法》为此还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实际上,这是一种法律关系,故D不能选。

A中法律关系为《民法通则》等法律所规定;

B 中奴隶主是通过制定法律的手段建立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使用关系的,因此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不能入选。

6、下列关于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能是相同的

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 注释】公民要想成为法律关系主体,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然而,公民的权利能力不同于

行为能力。具有行为能力首先必须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在每个法律关系主体构成资格中,这两种能力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

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把公民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前

者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而后者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可见,并非“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故B为正确答案。《婚姻法》关于男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为特殊权利能力,法定婚龄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 )。

7、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B )

A.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 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 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 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 注释】该题也可以放在本章第二节分析。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

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在特权社会,往往强调义务本位,在民主法治国家,则往往强调权利本位,义务处于次要地位,法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此时,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可见,ACD正确地揭示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而B则颠倒了权利和义务的主次关系,不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精神,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应选B。

8、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做什么?( B )

A. 法律事件 B. 法律事实 C. 事实行为 D. 事实关系

【 注释】A是错误的,因为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当事人一定的行为才能成就,而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C是错误的,因为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结婚,两人在实施行为时,主观上具有确立婚姻法律关系的产生的意图,因此,不属于事实行为。

D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一定条件,该条件与事实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D应予排除。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法律条文表述的法律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 A、B、C )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C.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D.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 注释】选项A属于义务性规则,该义务属于法定义务,不允许加以更改,必须履行;

选项B属于权利性规则,但生命健康权是不允许人们加以更改的,因此也属于强行性规则;

选项C属于职权性规则,对民事案件的审判,既是人民法院的职权,必须行使和履行,属于强行性规则。

选项D属于权利性规则,该抗辩权是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的,因此属于任意性规则,不应选。

2、下列哪些法律条文表述的是公理性原则?( A、B、C )

A.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B.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C.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D.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 注释】选项D是中国根据我国的人口状况确定的基本国策,属于政策性原则。

3、《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一条文表述的法律原则属于下列哪些?( A、B、C )

A.刑法的基本原则 B.实体性原则

C.公理性原则 D.程序性原则

【 注释】罪刑相当原则,是刑法规定的原则,属于实体性原则,而非程序原则,因此选项D不应选

4、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 B C D )

A. 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

B. 中区警察查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C. 何某因急事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D. 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 注释】法律关系是依法产生的以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B可以在中区与存有火灾隐患的企业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C可以在何某与安检站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若何某涂改身份证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形成刑事法律关系。

D可以在任某与医院之间形成合同法律关系(属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因此,BCD均可形成某种法

律关系,故BCD为正确答案。

A表述的是因赌博所生的债,这种债务并不是依法成立的,因此不可能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法律关系。

5、下列哪些行为必须经过有关国家机关履行一定手续加以证明,才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A B C )

A. 小张和小王结婚 B. 老杜将自己私有住房转让给小丁

C. 陈女士参加所在选区的人民代表选举 D. 某公司去保险公司为职员大李投保

【 注释】某些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需要多个法律事实。

A中,小张和小王登记这一行为需经民政部门办理,即须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B中,私有房屋转让也须得到房产部门登记过户,否则无法产生公示公信力,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在法律事实中的体现。

C中,选民也得登记,这三个选项所述需要有这些法律事实的结合,才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故应选ABC。

D是错误的,因为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主要依据两个条件,一是法律事实,二是法律规范,D勿需一定法律事实就已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因此不能选D。

二、判断题: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只能由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X)

我们在法律条文中所看到其表述法律规则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类突出的情形:

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