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吸收塔内部脚手架施工方案

吸收塔内部脚手架施工方案

来源:二三娱乐
 .

华能罗源电厂一期新建2*660MW 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1吸收塔部脚手架施工方案 版本/修改 Revision 编写/修改 Redacted by 审核 Reviewed by 批准 Released by 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COPYRIGHT 专业资料

页数 PAGE 共23页 .

目 录

1. 施工概况 ...................................................................................................................... 1 2. 依据的图纸、文件及标准 ......................................................................................... 3 3. 施工前准备 .................................................................................................................. 4 4. 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 ................................................................................................. 5 5. 吸收塔部脚手架搭设 ................................................................................................. 5 6. 脚手架的拆除 ........................................................................................................... 10 7. 质量标准 ................................................................................................................... 11 8. 安全措施 ................................................................................................................... 11 9. 脚手架安全稳定计算书 .......................................................................................... 13 10. 应急预案 ................................................................................................................ 17 11. 脱硫设备烟道安装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表 ..................................... 20 12. 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 21 13. 工作危险源识别 .................................................................................................... 22 14. 重大风险作业及控制措施 ................................................................................... 23

专业资料

.

1. 施工概况

华能罗源电厂一期2×66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一炉一塔布置。吸收塔总高度约50m(含锥体),四层逆流喷淋,三级除雾,不设GGH,不设旁路烟道,不设脱硫增压风机。吸收塔出口SO2排放浓度不大于35mg/Nm3,对应脱硫效率98.72 %,脱硫装置可用率为100%。

#1脱硫吸收塔含锥体顶标高为+54.200m(实际高度为49.2m),吸收塔筒体直径φ17m、高44.3m,锥体上口直径φ8.2m,下口直径φ17m,高4.9m。结合现场情况,#1吸收塔部脚手架分成4个搭设(附图)。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

.

2. 依据的图纸、文件及标准

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 DL5009.1-2014 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第2部分 锅炉机组)DL/T5190.2-2012 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2.4《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5418-2009 2.5已批准的华能罗源电厂2×66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施工图

2.6已批准的华能罗源电厂2×66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专业资料

.

2.7已批准的#1吸收塔施工方案 3. 施工前准备 3.1技术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技术准备 落实安全措施和安全交底 完成施工图纸交底和会审 报批施工方案 进行技术交底 特种作业人员资质报审 设备、材料报批、验收 责任人 安全专工 专业专工 专业专工 专业专工 安全专工 专业专工 备注 3.2施工人员配置、资格 序号 备注 作业人员工种 姓名/ 资格要求 人数 1 项目经理 崔伟帮/ 有整体指挥能力,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 有施工经验,熟悉图纸,能现场解决技术问题并了解验收要求,责任心强 熟知安全管理规定,1 特种作业1 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 2 项目副经理 郭苏宁/ 3 安全员专员 志庆/ 检查、监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实施专业资料

.

情况 熟知安全管理规定,检查、监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实施情况 5 架子工 本工种操作技能熟练 若干 4 安全员 文春/ 1 3.3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经体检、培训合格后方可施工。

3.4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合格,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审批确认后,由技术负责人对作业人员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签字。

3.5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吸收塔部照明良好,现场材料堆放整齐。 3.6所有搭设材料随工程进度提前到场满足用量需求。 4. 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

搭设流程为:架杆、跳板、扣件等进场、检查 搭设位置检查、定位 竖底层里外立杆 搭设扫地杆水平横杆 搭设剪刀撑 搭设斜梯、扶手 接第二层里外立杆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搭设完毕 铺脚手板 绑扎护栏 搭设安全网

5. 吸收塔部脚手架搭设

5.1在吸收塔部搭设满堂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脚手架分为4个搭设,第一个高5.5m(标高+5.000m至+10.500m)吸收塔圆底板上至分区隔离器中心800mm,立杆低端生根于圆底板上(详见下图)。

专业资料

.

第二个脚手架立杆生根于分区隔离器顶部,至多孔分布器下方1590mm,脚手架高15100mm(详见下图)。

第三个脚手架立杆生根于多孔分布器梁顶面,至除雾器支撑梁下方1500mm,脚手架高10500mm(详见下图)。

专业资料

.

第四个脚手架立杆生根于除雾器支撑梁顶面中心上,至吸收塔锥体顶部法兰下方900mm,脚手架高12300mm(详见下图)。

5.2沿吸收塔壁整圈搭设环形双排脚手架,靠近筒壁的立杆与筒体间距250mm,步距不超

专业资料

.

过1.8m,环形脚手架与塔中心的井字脚手架相连,使之更牢固稳定,注意小横杆要与塔壁留有至少150mm-200mm的间隙,每层脚手架上铺设双跳板并绑扎。

5.3在吸收塔分4层搭设满堂架,分别生根于吸收塔圆底板、分区隔离器、多空分布器支撑梁以及除雾器支撑梁上,其中在标高+10.500m、+27.300m、+40.000m位置满铺跳板为安装氧化空气管、喷淋层、除雾器服务。

5.4主要工程量及材料:烟气入口脚手架、吸收塔部施工脚手架主要用料见下表: 注:本表材料仅供参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称 脚手架管 脚手架管 脚手架管 脚手架管 扣件 扣件 扣件 跳板 铁丝 规格型号 φ48×3.0×6000 φ48×3.0×4000 φ48×3.0×3500 φ48×3.0×2500 十字 接头 转向 50×250×2000 12#~8# 单位 根 根 根 根 个 个 个 块 m ㎡ 数量 200 80 100 100 600 600 100 400 200 800 备注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随工程进度到场 塔敷设3层,随作业层高度调整,塔外作业层下敷11 12 水平安全网 消防器材 ㎡ 600 设1层 根据现场需要 阻燃型密目网 5.5立杆搭设:立杆纵横跨距为1.5mm,最边缘立杆离筒体300mm。搭设脚手架底层的专业资料

.

立杆,首先在吸收塔圆底板上定位,再由中间逐步向外扩散搭设,避免相邻两根立柱的高度在同一平面(相邻立柱的高低差应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

5.6扫地杆搭设:纵向扫地杆距立杆底部不宜大于200mm,且设置在立杆的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4.5m),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5.7大、小横杆的搭设:在同一步中,大横杆应四周交圆,相邻两横杆相互交错,横杆的步距1.5m,大横杆一般置于立杆里侧,横杆搭设时离塔壁不大于150mm,每侧外伸长度为150-200mm。小横杆布置在双立杆之间与立杆相连接,小横杆可根据脚手板的长度、宽度做相应调整,

5.8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横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5.9斜梯扶手的搭设:事故浆液箱脚手架楼梯搭设采用之字型斜道,斜道宽度为1.5m,成45°角斜上,拐弯处设置两块2m钢制跳板作为平台,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栏杆高度应为1.2m。

5.10扣件安装:扣件安装时应注意使用前检查是否少螺母及脱丝、裂纹等现象,扣件的力矩不得小于40N.m,拧紧时扭力不宜过大,控制在4~5kN.m为宜,最大不超过6kN.m。现场应做扣件拧紧抽样检查,见表8.2.5。扣件安装时注意开口朝向合理,对接的扣件开口朝侧,避免向上雨水进入,杆件的

端头伸出扣件的长度应不小于100mm,个别地方需打双扣件限位。

专业资料

.

(JGJ130-2011规)表8.2.5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安装扣件数量(个) 抽检数量(个)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不合格数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2 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

4.3.7钢制跳板的铺设:每层靠近壁板处环向铺设双排脚手板,顶层满铺脚手板,两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200~300mm。 搭接位置必须在小横杆上,最里面的一块离壁板300mm左右,距离不宜过大,当脚手板接头搭好后,依次向铺设方向用10#铁丝绑扎牢固。作业层端部脚手板空头长度150mm为宜。

4.3.8安全网的敷设:吸收塔部在标高+9.500m及+15.000m作业层下方设置分别搭设一层水平安全网。

4.3.9脚手架验收:脚手架搭设完毕先由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组织监理及建设单位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使用。 6. 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的拆除要设置警戒区和专人监护。脚手架的拆除顺序与安装程序相反,由上而下,先拆除脚手板、斜撑,再拆除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遵循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的原则。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拆下的杆件及脚手板应用人上下传递或用滑轮和

专业资料

1 1201~3200 50 5 1201~3200 50 10 .

绳索运送而下。严禁从高空抛下,以防伤人或损坏材料,拆下的各种材料工具应及时分类堆放,并运送到存放地点妥善保存。 7. 质量标准

7.1严格按搭设顺序及工艺要求进行搭设,严格把好质量关。

7.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随时校正杆件的步距、纵距、横距及垂直偏差和水平偏差,使之不超标。

7.3脚手架搭设具体的质量标准请参见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8.2.4的规定 8. 安全措施

8.1施工前由技术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架子工经体检持证上岗,非本工种人员严禁操作。 8.2进入施工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架子搭、拆时负责人一定要检查搭设人员精神状态,进行“三交”(即交任务、交技术、交安全),“三查”(即查衣着、查精神状态、查三保),严禁酒后上班,高空作业必须正确扎好安全带。 8.3施工人员进入塔前,应先洗手,再把手放在墙面摸一下,释放衣物静电。

8.4脚手架材料应随用随领,对未用完的或拆下的脚手架材料及时运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5搭设中及时剔除变形过大的杆件、扣件。

8.6在搭设拆除过程中,如因临时停工,应采取临时措施保证架子的安全稳定,防止倒塌。 8.7搭设阶段的安全措施

搭设架子的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带。

搭设过程中划出安全区,设专人负责警示,挂标志,禁止行人进入。

没有搭设完的脚手架在每收工时一定要确定架子的稳定,并有临时加固措施,以免发生

专业资料

.

意外。

8.8拆除阶段的安全措施

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拆除脚手架前必须指派专人检查脚手架上的材料杂物等是否清理干净,否则不许拆除,拆除时应按规程序拆除。

拆脚手架应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一般是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扣件时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 纵向剪刀撑应先拆除中间扣,然后拆除两边扣。拆下的钢管、扣件应按类分放,零配件装在容器,然后用井架送到地面,严禁高空抛掷。 8.9脚手架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8.9.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才能使用。

8.9.2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如需使用,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8.9.3脚手架未经检查验收前,除架子工以外严禁其它人员攀登,验收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要做局部拆除时,必须经过方案制定人及审批人同意由架子工进行操作。 8.9.4 容器或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确保施工安全;使用12v安全电压照明。

8.9.5在进行脚手架搭设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不许穿带钉、易滑的鞋上架操作。 8.9.6脚手架搭拆及使用时注意对成品的保护。

8.9.7脚手架上荷载严禁超过规允许值2.646KN/m2,杜绝集中堆放材料。 8.9.8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

8.9.9脚手架搭设完毕,由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组织监理及建设单位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使用,并在施工中设专人管理,并每星期对脚手架检查一次。 8.10吸收塔消防防患措施

专业资料

.

8.10.1加强安全管理

8.10.1.1项目部应召开吸收塔防火安全专题会议,审定防火方案及安全措施,将防火责任落实到单位、部门和人员。

8.10.1.2项目部安全主管和项目工程师,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专项防火安全技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每天针对工作容专业交底,要求全员签名,作好记录。 8.10.2 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式隔离

8.10.2.1施工区域必须采取严密的封闭式措施,设置1个进出口, 在隔离防护墙上四周悬挂醒目的“安全防火,人人有责! ”等醒目的警告标识。

8.10.2.2严格执行出入制度,安排专人值班。凡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必须将随身携带的火种交给安全员统一放置,并做好登记,严禁吸烟。 8.10.3配备消防灭火器材

吸收塔设置足够的灭火器材,在各层作业点配置不少于4具4kg干粉灭火器,在吸收塔底板上要求配置不少于4具4kg干粉灭火器。 8.10.4施工使用防爆电器

吸收塔照明必须采用12 V 防爆灯,电源电线必须使用新的软橡胶电缆,电源控制开关必须是防爆型的,应设置在吸收塔或烟道外面。 9. 脚手架安全稳定计算书 9.1.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5.2.5): R ≤ Rc

专业资料

.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计算结果得到 R=4.795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9.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立杆稳定性验算: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37=5.727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3;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53;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145N/mm2; lo -- 计算长度 (m);

参照《扣件式规》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表5.3.3,u =1.145; 上式的计算结果:

专业资料

.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145×1.5 = 1.984 m; Lo/i = 1984 / 15.8 = 125.5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7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5727/(0.207×489) =56.578N/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56.578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145N/mm2,满足要求! 9.3横向水平杆强度计算: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施工阶段按一层作业,每层2kN/m2。 脚手板均布荷载标准值:0.35kN/m2。 满铺脚手板层横向水平杆间距:1.5m。 a)

抗弯强度验算

横向水平杆上的线荷载标准值:qk20.351.52.115kN/m。

横向水平杆上的线荷载设计值:q1.421.20.351.52.898kN/m。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不计悬挑荷载,但计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计入悬挑荷载。

最大弯矩:

Mmaxqlb282.8981.520.293kNm8。

Mmax0.29310657.68N/mm2205N/mm23W5.0810

满足要求。 b)

变形验算

按JGJ130-2001中5.1.8要求,挠度不应超过l/150900/1506mm或10mm。此处

专业资料

.

指不应超过6mm。

5qklb452.11515004v0.72mm6mm54384EI3842.061012.1910

满足要求。 9.4纵向水平杆强度计算

a1取0.25m,双排架纵向水平杆按三跨(每跨中部)均有集中活荷载分布计算。 a)

抗弯强度验算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a1F0.5qlb10.52.8981.5lb20.2512.13kN1.5

2Mmax0.175Fla0.1752.131.80.67kNm

Mmax0.67106131.89N/mm2205N/mm23W5.0810

满足要求。 b)

挠度验算

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

Fka10.5qklb10.52.1151.5lb20.2511.55kN1.5

2按JGJ130-2001中5.1.8要求,挠度不应超过l/1501800/15012mm或10mm。此处指不应超过10mm。

31.146Fkla1.1461.5510318003v4.13mm10mm54100EI1002.061012.1910

满足要求。

专业资料

.

9.5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按JGJ130-2001中表5.1.7取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竖向力设计值:

Rc8kN。

R0.650.51F2.152.134.58kN8kN 满足要求。 10. 应急预案

脚手架垮塌事故应急预案是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救援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10.1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人员及工作安排如下: 项目经理: 崔伟邦 主持全面工作 施工经理: 郭苏宁 主持全面协调指挥工作 安全专工: 志庆 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安全员: 文春 应急救援实施工作 财务部: 银安 安全生产及救援资金保障 信息联络部:武全 及时有效的通知各有关人员 10.2脚手架搭设应急措施

10.2.1脚手架的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搭设好的脚手架应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再由监理及建设单位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中应每隔两天定期检查和维护。 10.2.2脚手架应统一使用钢制脚手架管,不得钢、木混搭。

10.2.3脚手架每隔2~3根立杆,应设支杆及剪刀撑。支杆和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

专业资料

.

10.2.4脚手板的铺设:

10.2.5脚手板应满铺,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筒体的间距为300mm。 10.2.6脚手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对头搭接处应设双排小横杆,且双排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 10.2.7脚手板应铺设平稳并绑牢。

10.2.8在架子上翻脚手板时,应由两人从里向外按顺序进行,工作时必须挂好安全带。 10.2.10在通道及扶梯处的脚手架横杆不得阻碍通行,应抬高并加固。 10.2.10脚手架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 10.3紧急情况的处理及措施

10.3.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急专业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现场保护等;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现场外人员应积极参加援救。

10.3.2事故现场由项目部施工经理任现场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的控制、处理工作。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不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的,必须委派一名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或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启动应急系统,控制事态发展。

10.3.3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要接受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照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10.3.4事故现场抢险组,应根据事故特点,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抢险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员的救援、事故现场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

专业资料

.

封存及转移等,其次是贵重物资设备的抢救;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保护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10.3.5事故现场救护组,应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救治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疗急救中心医治;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10.3.6事故现场保护组,应开展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及清点工作。现场保护组人员应指引无关人员撤到安全区,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现场员工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经事发现场人员的证实,确定事发现场人员,并与到达安全区人员进行核对,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10.3.7移动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移动或将伤员送往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抢救,避免引起二次伤害的发生.

10.3.8抢救在高处进行时,应有专人维持秩序,划出警戒区,无关人员严禁入,避免抢慌乱中引起其他人员的高处坠落等二次伤害事故。

10.3.9事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恢复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及上级指令,确定是否恢复生产,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领导小组及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应急救援报警及其他联络 应急救援部门 火警 公安 医疗 专业资料 119 110 120 项目部应急联络人 安全专工:志庆 安全员:文春 .

交通

122 11. 脱硫设备烟道安装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表 11.1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 80-2016

11.2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不得有缺档。 11.3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施进行攀登。 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11.4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备防护栏杆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11.5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上严谨打孔2、钢管上严禁切割 11.6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部距,立杆纵距,立杆横据的连墙间距的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11.7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接且严禁拆除。

11.8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1.9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1.10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缝隙、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专业资料

.

12. 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名称 接受交底班组 交底容: 一、脚手架安全要求: 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架工班班组 工程名称 工种名称 烟气脱硫吸收塔净烟道 架子工 安全技术1.新工人入场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嬉戏打闹; 5.登高作业(1.5m以上)必须穿防滑鞋,必须系合格安全带,系挂牢固,高挂低用; 6.脚手架的外围要设置高1.2m的护身栏,下口封死,在上面作业时,必须满铺脚手板,架板绑扎牢固。 7.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每平方米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要求; 8.架子纵向外围的大小面必须设八字撑或斜撑; 9.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注意对成品设备的保护。 10.检查脚手架各层的脚手板有否探头、孔洞,绑扎是否牢固; 11.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12.脚手架下方应设警戒区,禁止人员进入; 13.脚手架每天必须进行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交底4.严禁酒后上岗,严禁操作与自己无关的设备; 容 交交底人 签名 接受底交底签名 间 本表一式两份,班组自存一份,归档一份。

专业资料

时 年 月 日 .

13. 工作危险源识别

工 作 危 险 源 识 别

序基本工序/工作步骤 号 架子工没有经过安全培训,没有做到持证上岗,违1、架子工必须持特殊工种操作证上岗。 反对特殊工种的管理规2、严格现场检查,发现脚手架施工阶段的违章现象及时制止、处理。 1 脚手架准备 定 脚手架材料不合格,给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1、施工前检查脚手架材料的质量,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严禁使用: ——连接卡扣有滑丝、裂纹 ——脚手架杆件严重变形、腐蚀、裂纹等。 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做到100%系挂安全带并高挂低用。 2、安全带不得挂在卡扣还没有固定好的架杆上。 2 脚手架支设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不充分,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3、每一作业层全部施工完毕再转入上一层,作业面脚手板、防护栏杆随时绑扎牢固,不能在作业层遗留隐患。 4、严禁在作业过程中嬉戏、打闹。 5、脚手架作业平台应满铺架板,架板两端用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端部应至少伸出横杆不小于15-20Cm。 确定的HSE危险 预防、控制措施 执行人 专业资料

.

作业中脚手架工具等从高空坠落 作业中脚手架工具等从2 脚手架支设 高空坠落 交叉作业 6、脚手架搭设围设置警戒区。 7、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严禁垂直作业。 8、高空中的材料要摆放稳定,不得在作业面遗留卡扣、短管。 9、严禁从高处往下抛掷材料、工具,作业人员互相关照,动作一致, 递送卡扣不能在空中抛掷。 10、及时安装踢脚板,走道、平台上不准遗留工具等杂物。 做好安全通道的防护棚。 1、脚手架拆除的顺序必须由上至下,同一作业面脚手架拆除须同步进 行。 2、脚手架拆除不得采取整排拉倒的野蛮施工方法。 3 脚手架拆除 架杆、卡扣坠落发生坠物3、拆除脚手架期间,应设围栏和警示牌,专人在脚手架周围警戒,禁打击或脚手架塌落事故 止其他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 4、已经拆除的脚手架材料必须随时放至地面,卡扣/杆件不能悬置在空中,作业人员递送卡扣、钢管时不能在空中抛掷。 5、拆除的钢管、卡扣由下方人员随时接递并立即运输至材料堆放地点。

14. 重大风险作业及控制措施

重大风险作业及控制措施

序专业资料 危险因素描述 控制措施 控 制 .

号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搭设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经各级安全技术1 脚手架搭设不规,失稳 验收合格挂牌使用。 进行立杆基础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载荷要求,并应有2 架子立杆基础未平整夯实 良好的排水设施。 脚手架纵横向扫地杆未连续设置,无横向扫地杆或设置在3 纵向扫地杆上方,扫地杆设置位置偏高 4 脚手架转角处立柱有漏设 应按规设置 必须符合《规》要求,按三步三跨(24m及以下)或两步三跨(24m以上50m以下)尤其是转角处必须设置连墙件。5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不规 连墙件靠近主节点处,距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宜刚性连接。 专业资料

方法 时机 实施人 监测人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并应规搭设。 .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各设置一组剪刀撑,转角处必须设置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6 脚手架剪刀撑设置不规 不大于15m.当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竖向和水平方向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m,剪刀撑水平夹角为45°~60°。 脚手架在隔断处无设置封口7 杆 脚手架与构筑物之间缝隙(≥当作业层脚手架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0mm)已构成8 150mm)已构成坠物、坠人坠物、坠人危险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 隐患时,无防护措施 人员高处作业不遵守安全规9 定 专业资料

应按规要求设置封口杆。 高处作业人员穿防滑鞋,系挂安全带,遵守高处作业规定 W P .

10 高处物件滑落下掉伤人 高处物件放置可靠,通道不得乱堆物件,工具使用保险绳 W T 起重作业不按起重作业规程起重司机和指挥持证上岗,作业前仔细检查吊车支腿,及作11 操作 业环境,做好警戒和监护,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 要求作业双方凡是位置高的必须做好防止物件掉落伤人措施; 加强作业现场监督管理,避免垂直交叉作业,凡上方有危12 交叉作业防护不到位,管理不 力,避让不及时 险作业 必须及时通知下方采取避让措施,做好危险作业的警戒和专人监护。 与烟囱方要做好协调和沟通,争取在烟囱开工前干完净烟道混凝土结构,人员撤出警戒线外。 吸收塔作业在警戒边缘部分搭设防护棚经验收合格使用。 13 脚手架拆除不按规定执行 拆除前必须申请并于烟囱协调,架子工持证上岗,拆除前经安全技术交底、拆除过程专人监护、拆除时必须避开烟囱翻模时间进行。 S: D: S: D: S T 编制: 审核: 批准

专业资料

.

控制方法:W:见证 H:停工待检 S:连续监护 R:记录确认

控制时机:P:作业开始前 D:每天至少一次 T:活动连续过程停顿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前

专业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