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来源:二三娱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作者:李淑华

来源:《黑河教育》2010年第11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为学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提供了自由翱翔的天空,使学生更勤于动笔,更乐于表达。

一、注重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

“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这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给我们指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何从内容入手?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1.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三月份开展的以“学雷锋”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等系列主题活动,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做好了铺垫。

2.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通过营造大作文的环境,创设写的条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深入实践,注重观察。如在教学写雪景时,我带领学生在雪中观察:雪是怎样从空中飘落下来的?树上、房子上、地上怎样了?纷纷飞舞的雪花像什么?雪会给人们带哪些好处等等。通过仔细的观察,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直抒情怀。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写到:雪花飘飘洒洒,像个穿着六角裙的小仙女;她们在树上逗留,在房上歇脚,把草垛变成了棉花山,给大地披上了银白色的时装……生动形象的描写,把北国之冬写成了一个银色的仙境。有的学生还在作文中引用了农谚,如“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著馒头睡。”既写出了景物之美,又表达了学生对冬天的喜爱之情。留心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生活的能力,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二、加强诵读,练习仿写、续写、扩写和改写

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这时让他们背诵一些好文章、唐诗宋词,可使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弥补学生想表达而不会表达的缺陷。如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后,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珍惜时间》一文开始便引用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去不复回”的佳句。平时的日积月累,对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做到厚积而薄发。

仿写、续写、扩写和改写也是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一种写作形式。如学完《我爱故乡的杨梅》、《杏儿熟了》后,学生仿照其写法,写出了《我爱故乡的李子》、《我爱故乡的西瓜》、《西红柿》等内容较好的作文,并学会了引用其中的词句。如有的同学在作文结尾处写到:“我为朋友们送去了李子,同时也送去了香甜与快乐”。再如教学完《南辕北辙》后,有的同学续写到:这个人不听朋友的劝告,根本没有觉得自己错,就这样不分南北地跑呀跑。 时间慢慢地过去了。那人心想,楚国马上就要到了,其实那人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因为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当然怎么也走不到。又过了几天,那人还没有到楚国,他觉得很奇怪,心想楚国难道就有那么远吗?这时他想起了朋友上次说的那几句话。想,不会朋友说的真的对的吧,但是他又想,也许楚国的路的确很远,是要走很多天吧。于是那人又继续走下去,一直走到他身上的盘缠用光为止,他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但是意识得太晚了,他因为身无分文,再加上筋疲力尽,所以没坚持几天,就死了。我们做每件事,都得朝正确的方向去努力,不然就像文中的那个人,花了再大的功夫,也枉然。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让学生从阅读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关键要在日积月累上下工夫。这样,当学生作文时,那些与作文有关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好的写作方法以及那些好词佳句就会在学生脑子里跳出来,这才达到我们所期盼的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写中悟道,培养良好的品质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认识的再现、感情的流露。我们要充分利用作文的教育功能,在作文中训练学生的思想,引导他们说真话、写实事,在写作过程中认识自然,热爱生活,表达感受。如通过写《家乡的秋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通过各种题材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做到在写中悟道,领悟做人的真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作文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让心灵与作文亲密无间,表达自己生命的真情实感。这是作文的新境界,新的作文教学! (责任编辑付淑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