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相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相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相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理解“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理解。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理解。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动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
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能够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水平,既有利于学生使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水平,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相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