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FDI与我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2o14.5 FDI与我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文/赖柳伶 摘要:随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FDI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已经成为我 国通货膨胀发生的一个新的因素。本文首先从近年来我国引进FDI的现状以及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出发,从现实说明了 这两者的发展趋势;其次,利用eviews6.0软件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FDI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并且与通货膨胀 存在正的相关关系;最后,对我国现阶段FDI引入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得出的结论是要不断发现和认 识FDI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内在规律,调控和引导FDI的规模和流向,缓解其对通货膨胀的压力。 关键词:FDI;通货膨胀;eviews模型 引言 家,FDI的流人还会引起输入型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引进外商直接 投资(FDI)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日益增大,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FDI的进入, 满足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亟待填补的资金缺口,并带来了先进的 技术和合理的机制,进而有利于把我国经济发展引入良性增长轨道。但 是,FD1在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我国造成了高通 货膨胀的压力。 我国FDI的引进及通货膨胀现状 一、(一)我国引进FDI现状 改革开放前,由于历史沿袭,我国FDI的引进基本原地踏步。改革 开放以后,政策逐步转明,利用外资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但刚开始几 年间政策效果并不明显,1980年全年引进FDI仅为0.57亿美元,1981 年也只有2.65亿美元 。此后,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宽松,尤 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大幅增加,而后也基本保持逐年 递增趋势,如图l所示。2011年全年实现FDI引进1160.11亿美元, 比1980年增长2035倍之多。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市场环境不断完 善,人力资源丰富,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投资重心转向我国。 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为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其他投资等。1992年前,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为对外借款。1992 年,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首次超过了对外借款,从而取代对外借款成为 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自2001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所占实际 利用外资比例基本保持在90%以上,2009年甚至达到98.1%,外商直 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来源。 9O O.oo 8000.oo 另一方面,目前进入我国的外资都是以资金或设备的形式进入,而 机器设备通常以作价入股的方式流入,需要有相应配套的人民币资金和 投资,这将直接增加总需求,刺激相关领域投资 。当利用外资超过了 本国可承受能力时,势必会影响国内的货币流通和信贷平衡。FDI引入 还会引起生产资料市场供应相对紧张,带动行业物价水平的提高,虽然 对我国居民总体工资水平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但当一定时期内价格水 平上涨超过一定幅度会演变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三、FDI与我国通赁膨胀关系实证分析 如图1所示,将CPI、FDI的数据做一个简单的趋势分析,以便初 步观测各变量的走势情况。由于CPI为指数类数值,本身数值很小,在 纵轴数值较大的图表中不易表现出其变化趋势,故在此把CPI的数值放 大1O倍以便观测。从图中可以看出,FDI和CPI在变化趋势上有一定的 相似性,FD[的变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CP1作出相应的变化,但 是这并不能准确说明FDI与CPI之间的关系。如上部分的理论分析所 言,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乘数效应同样会通过FDI与CPI产生 密切的联系;而与此同时,FDI与GDP也有一定关系,FDI的增多会刺 激我国相关领域的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而FDI的部分资金转向国 内消费,促进国内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从而促进了CPI的 上涨。因此本文主要从FD1和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CPI四类 数据出发,来验证FDI是否是引起CPI变化的一个原因。 (一)建立模型 模型中采用四类数据:CPI、FDI、GDP、M,其中M指M2即货币 和准货币的总量,选取的样本时问段为1993年到2012年,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2013)。 四类数据的数值如表l所示: 表1 CPI、FDI、GDP、lVl的数值 年份 l993 l994 1995 1996 1997 7000.O0 6000 oo 5ooo.oo 4ooo.oo 0O00 0o 2ooo.qo CDP(亿元) 35333.92 48l97.86 60793.73 71-176.59 78973.03 FDI(亿元) 1714.69 7825.14 2337.76 2600.07 2820.Ol M2(亿元) 34879.80 46923.50 60750.5O 76O94.9O 90995.30 CPI l14.70 l24.10 1l7.10 108.30 102.80 tooo.oo 0.0O 1998 1999 8 2.28 2832.48 2512.22 2537.14 2920.95 3286.07 3334.05 104498.50 119897.90 1346l0 3O l58301.90 185oo6.97 22l222.80 99 2() 98 6o 1O0.40 lo0.70 99.20 10l_2O 89677.05 99214.55 l09655.17 120332.69 135822.76 时阔 ・---一2000 200l 2o02 2003 t ̄I)T- ~CPI*IO 阔1 CPI、FD!描述统计图 (二)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 物价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是国民 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衡量物价变动的指标主要有CPI、PPI、GDP平减指 数等,国际上通常采用CPI来反应物价的变动程度和通货膨胀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价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起伏而涨落,从l98O一 2012年间,从总体上看来,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但中间也曾出现四 次较大的波动,也就是出现了四次较明显的通货膨胀。 二、FDI引发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 以现金交易数量说的观点来看,通过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减而引起国 内通货膨胀的传导渠道为:FDI流人增加一国际收支顺差一外汇储备增 加一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一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一通货 膨胀率上升。而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 步的贸易顺差又将加剧通胀压力。对于实施固定汇率制的发展中国 一20()4 l59878.34 3777.67 254107.O0 l03.9O 2005 2o06 2007 20o8 2009 2010 2Ol1 184937.37 216314.43 2658l0.3l 314O45.43 34O902.8l 40l5l2.80 472881.56 3758.98 3926.59 4658.69 5756.86 5609.69 6588.03 7228.30 298755.70 3456O3.59 403442.21 475166.60 6o6225.O1 725851.8O 851590.90 101.8O 101.50 l04.80 1O5 90 99.30 1O3.3O l05.4-0 20l2 518942.13 547O.12 974159.50 109.40 资料来源: l、M2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货币供应量(年 底余额)“项目。 2、CIP、FDI、GDP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FDI的 2ol4.5 单位由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换算得出若只简单地使用FDI、M、 CDP、CPI的数据,虽然可以看出四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特别明显,加之,为了消除异方差性,所以对四类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国内货币供应量M2 都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FDI的增加会使得我国的外 汇储备增加,从而促使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而这些基础货币通过乘数 数据分别取对数形式来建立模型。 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方程为:lnCPI=B。+13.InFDI+13 lnM2+ lnGDP+£,用0LS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据表2所示,结果如下: lnCPI:n 3697+n0378}]nFDI+n0431卑lnN2+Q2918}.nGDP+£ 表2在eviews6.0下,检验影响CPI的因素模型 从OI5分析得出的回归方程可以说明以下问题:第一,样本可决系 数为97%,表示lnFDI、lnGDP、lnM可以解释lnCPI总变动的97%,F 统计量为189,对应的P值为0,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方程总体 线性显著,或者解释变量中至少有一个是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第 二,三变量所对应的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表明三解释变量对被解释 变量InCPI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与F统计量所得到的结果矛盾。综合 以上两点分析表明,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要对其进行检验及 修正。 (二)模型的检验及修正 1、模型的检验 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表3在eviewr,6.0下,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t.NF0l i LNGDP i LNM2 LNFDI l 1、000000 O 688834 0 660029 ~一 … { 曲8834 1 0ooo o 蝣6魄 … …… ~……{o ~ ^ 66OOl29 r o 995658 ’-0o00o0 从表3三个解释变量的两两关系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lnGDP与 lnM2的相关系数为99%,超过了样本的可决系数R ,表明存在严重的 多重共线性。 2、模型的修正 由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故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用每个解释变量 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从而决定解释变量的重要程度。 表4在eviews6.0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 LNM2 LNGDp R—squ ̄ lAdjusted R LNCPI=f (LN ̄I) 0 453058 f4 12) 0 9318l7 0 906759 LNCPI=f n 666518(2 34) O.2154922 f15 79 0 969814 (I ̄FDI, M2) (【JNFDI【 NCPI=f 0 033l32(4 97) 0 347769《17if2) 0 95蛐]2 O 95o786 .L GDP) I CPI=f 0 037814 O 29l798 0 974196 0 969o (【.Nml,LNN2,LNGI)P) 由表4可以看出,在初始模型中引入lnM2,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 参数的符号合理,且解释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比初始模型中引入lnC- DP的拟合效果更好。可见,在lnM2与lnGDP存在高度相关关系的前提 下,解释变量lnM2对被解释变量lnCP!的解释效果优于lnGDP时,该模 型应舍去lnGDP,以消除多重共线性。 此时,改善后模型为: InCPI=0.8874+0.0665{InFDI+0.2649¥lnM2+8 (三)实证结果分析 效应必然引起CPI的上升。加之,从模型来看,FDI与CPI为正相关的 关系,说明FDI确实对我国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说FD1 的持续增加会给我国造成通胀的压力,而且过度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会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毫无疑问,FDI的引进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 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中 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开放程度一定会越来越高,受到外部冲击的可能性 亦会越来越大。要想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只 有不断完善现有吸引FDI政策的同时,不断发现和认识FDI与通货膨胀 之间的内在规律。在掌握两者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引导政策, 调控和引导FDI的规模和流向,缓解其对通货膨胀的压力。 (一)合理调控FDI的规模和流向 南于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很多境外国 家都把我国作为投资的第一选择,所以在未来,我国的FD1流人也许会 持续增加。在此种情况下,我国的政策引导更要谨慎理智,要根据国内 社会总供求的均衡状况,考虑利用外资的消化、吸收及配套能力,确定 一个适度的引资规模,避免出现过快的投资增长,使得FDI的流入量超 过我国经济的可承受范围。 (二)・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综合平衡外汇资金与人民币资金 如前所述,FDI的流入会直接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使人民银 行向市场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从而推动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加。但是, 事实上过高的外汇储备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 下,外汇储备资产相当于在不断贬值,更是一种价值的损失。最为重要 的是,货币供应量加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这将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三)适度控制因FDI流入后带动企业员工薪酬上涨的速度 通常来讲,FDI对东道国劳动报酬的影响渠道有以下三种情况: FDI流入企业通常支付给员工比其他企业更高的薪酬;FDI会对我国劳 动力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增加劳动力市场上对熟练工人的需 求,从而间接提高了这类工人的薪酬待遇;FDI对东道国工资报酬水平 存在溢出效应。 在我国,主要是受第一种渠道影响。此外,FDI流入企业员工收入 可能还有更快的上涨速度。这种高收入与高增长虽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 性,因为FDI流入企业员工通常是技术型工人或熟练工人,而这类工人 具有更高的劳动效率,能给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但也确实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平均劳动报酬水平,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 要将薪酬的上涨幅度和速度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鑫杰.FDI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研究.云南:中国证 券期货,2012 [2]冯涛.基于VA!模型的FID进出口与我国通货膨胀关联性研 究.商情,2014 [3]张帅.我国FDI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视野。成都 [4]赵广永.FDI与我国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2010 [6]王凯,庞震.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检验 [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7]杨记军,王荣涛,肇启伟.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 的影响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8(4) [8]陈怡,周曙东.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工资影响的研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 (2) 注解: ①商务部中国投资指南、联合国贸发会数据库 ②赵广永.FDI与我国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南 京理工大学,2010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