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王守仁的名言(二)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王守仁的名言(三)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守仁的名言(四)
为学大病在好名。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扩展阅读:王守仁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