ꎬ另有学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的满意度均能正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业成绩ꎻ(4)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不仅会直接影响其学业成绩ꎬ且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ꎮ
赵小云 张琳雅 缪华灵 刘衍玲«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鉴于西南联大显著的办学成果ꎬ西南联大的相关研究被广泛关注ꎬ总结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以实现其对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也成为不少学人的努力方向ꎮ本文在对西南联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ꎬ积极探析当前西南联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ꎬ试图在对西南联大相关研究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中ꎬ回应西南联大语境中的相关争议ꎬ阐明西南联大与社会环境、时代特点、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ꎬ实现对西南联大历史定位的准确把握ꎬ从而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ꎮ
白 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透视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ꎬ也是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ꎬ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ꎬ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增长ꎬ这与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ꎮ要缓解这一矛盾ꎬ处于主要供给方的高校无疑要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ꎬ结合新时代特点ꎬ进行供给侧改革ꎮ当下高等教育供给侧主要面临结构性调整和质量提升问题ꎬ从政府、社会及高校几个维度进行路径透视ꎬ有助于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ꎬ提高内涵建设质量ꎮ
高雪春 王 娇
«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11期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中的文化产业价值链构建与升级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ꎬ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ꎻ同时又指出ꎬ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ꎮ因此ꎬ构建和升级价值链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ꎮ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链分工思想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ꎬ提出文化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基本方式包括研发创意驱动型、生产制造驱动型和销售推广驱动型三种形式ꎻ基本策略是促进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拓展ꎬ促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信息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132 JiaoYuWenHuaLunTan
的深度融合ꎬ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的政策体系ꎬ包括人才政策、资金政策、产业政策等ꎮ
崔向阳 钱书法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走出“制度陷阱”: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供给困境反思
后设制度进行弥补\"制度陷阱\"是指前设制度出现了漏洞或不足ꎬ但由于后设制度同样存在着设计ꎬ人们用
、执行等方面的问题ꎬ进而造成制度越来越繁密与复杂化ꎬ使整个制度体系陷入低效的陷阱ꎮ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落入\"制度陷阱\"的主要表征是: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供给错配、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供给乏力、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供给偏斜等ꎮ要破解\"制度陷阱\"ꎬ须在制度设计时持有\"双师导向\"的理念ꎬ采取利益相关者多元治理的方式ꎬ并从三个方面提升制度供给的质量: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要凸显\"双师素质\"标准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制定要实现\"企业外部性的内部化\"ꎻ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要突破\"套用\"惯性ꎬ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独立的职称评审标准等ꎮ
王为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中国民办教育四十年笔谈
潘懋元教授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优势、困境进行了探讨ꎬ分析了营利性与公益性的非对立性概念ꎬ提出了\"混合所有制\"将会是另外一条治理民办学校转制的道路ꎮ吴华教授运用大量数据分析了民办教育可以和公办教育表现同样出色的理念ꎬ指出了民办教育在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教育选择性上的优势ꎮ王文源秘书长指出了民办学校具有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优势基因和顽强生命力ꎬ提出\"以法治推动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发展\"ꎬ并深入分析了新法在党的领导、分类办学、法律地位、市场化、产权制度以及非法办学治理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ꎮ李盛兵教授从中美(G2)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民办教育在新法出台后所面临的三大问题ꎬ包括动力问题、定位问题和水平问题ꎬ指出中美民办教育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差异与差距ꎮ邵允振处长对中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细致分析ꎬ并提出从完善立法和制度设计的源头实现有效治理ꎮ
潘懋元 吴 华 王文源 李盛兵 邵允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6期
中小学择校利益格局调查研究
通过对3ꎬ832名学校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ꎬ我国中小学择校利益格局中并没有绝对的赢家和输家ꎬ家庭、学校与地方政府三方在择校利益博弈中得与失并存ꎬ但是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