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高级中学 王晓燕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的深入,各国都在改革和寻找教师成长的模式。学
术界倾向于把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育家”。 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互动的教学模式。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所知道的交给学生。” 2.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要转变我们过去使用的直接呈现法或讲授法;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
3.对学习方式的反思
传统的模式是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课堂所讲授的、书本所灌输的知识,理解、记忆知识并回答考试题,经历无数次的考试达到升学的目的。学生被视为“应试的机器”或是“可填塞知识的容器”,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空间”,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基础教育要改革,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策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4.对教材的反思
新课标要求教师参与课程设制,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搞好校本课程。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此外还有图书、录音、录像、广播影视节目、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由“教好教材”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好学生”不仅会促进教学改革,还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广博的课程资源会帮助教师不断“充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5. 对教学对象的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英语教师必须树立 “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一名自然人、完整人来看待,然后才是学生——教育的对象;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设计都要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道德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另外,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对这门语言难易程度的期待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方法、学习策略,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和产生的责任等。一旦这样,学生就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6. 对教师角色的反思
教师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和学生彼此尊重,互相信赖;教师应该是真诚的赏识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教师应该是资源的开发者,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得体的组织者,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是勤奋的学习者,我们要向名师学、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学生学,更要向书本学;教师应该是扎实的研究者,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要尽快使自己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 7.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3)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教学反思的实践
教学反思应与教科研相结合。教学实践是教学案例、教学理论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学反思来自于教学实践,又服务于课堂教学,是教科研的重点。教师要把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结合起来,这样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好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做好教学后记与反思随笔。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应及时回顾和总结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写好教学后记,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学后记包括: 1.记录学生困惑,建立教学备忘录 2 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一些英语教师往往把要讨论的问题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的表面上,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讨论,不管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往往并不被关心。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其实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发言的权利。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英语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学反思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师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这样我们才能够打造真正的英语教学的优质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