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一班主任的经验总结

来源:二三娱乐
初一班主任,我这样做

——班主任经验交流

李振宇

初一年级的班主任,怎样让学生迈入新的环境后顺利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为初中三年奠定坚实的基础并终身受益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工作思路

在学期初,我们制定了班组工作计划,提出班级工作思路,让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的管理思路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1、树立一种意识:自立自觉意识。 培养一种心态: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

养成三种习惯: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养成三种情商:能理解、会尊重、懂感恩。 实现三大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

2、“六特别”: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会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志向,特别有作为。

3、“三不做”:损害自己的事不做;伤害他人的事不做;损害班级的事不做。

二、实施工作方案

1、开展《我的誓词》早宣誓和《人生只有三天》朗诵活动。

激励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鼓励。激励和鼓励的主要成分是“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产生“成功感”,“成就

感”,只有“成功感”,“成就感”才能使学产生“自尊”和“自信”这两种品质,“自尊”和“自信”可以使学生产生最积极的学习心态。激励和鼓励的作用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讲成就尤显重要,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下得到来自他人(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的作为,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为此班级决定,每天晨检时“我的誓词” 我非常聪明,我的潜力无穷。我要在教师的教导下,告别坏习惯,树立好作风。遵守纪律,刻苦学习,自强不息,我要进步,我要成功! 每天清晨,初一年级五十七名学生高举右手,集体宣誓——《我的誓词》嘹亮的宣誓声,霎时响彻校园,划向天边,又落到了学生的心窝里。新的一天被掀开了,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走进教室,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琅琅的读书声。

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是相同的,但学习效率是不同的,问题在于对时间的支配和利用。为了强化学生的时间意识,每天下午第七节课的预备铃响后,全班在班长的带领下,高声朗诵《人生只有三天》。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来到,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人生只有三天。“人生只有三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紧迫感,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与投入。 2、加强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们多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去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一切,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鉴于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不仅应学习努力,还应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要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为此,在召开初一家长会时,我们布置学生写“一封致家长的信。”即让学生通过信件的形式来体谅父母的不易,感激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刻苦学习,用进步回报亲人。许多家长看完信后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感激学校对孩子的教育。”

另外,我还开展好书大家读的活动,尤其是推荐情感类的文章给学生读,并促进学生与父母多交流。有位学生一直很调皮,很自我,但在一次为写作文而观察到父亲劳作时的艰亲后,他对父母的态度有了巨大的改变。单

纯抓学习,学习好不了,知道感恩的学生更能体会自己的责任而加倍努力学习。

3、加强惜时教育和养成教育

惜时教育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保证,学习需要时间保证,学习要有强烈的惜时意识。惜时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尽可能早进教室学习,“怕苦莫入,入门即静。”我告诉学生,教室必须安静,可以随身携带小记录本,学习卡片以便随时学习,课堂上要注意及时学习,课堂上要注意及时消化吸收,下课时把课堂的学习内容迅速回顾一下.每天起床后计划好今天应怎样过,睡觉前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在周五晚,我们要求老师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周所学知识.我们追求的是“滚雪球”效应,每天展开一下工作,都必须认真前面所做的为前提和基础,如果干一样丢一样,则良好习惯很难养成。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部分学生小学没好,不是不聪明,而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在初中时通过教育而得到改变的,但是错过了这个阶段就可能无法再弥补了。因此,我们狠抓对初一新生的养成教育,这样以后我们的管理就轻松多了。 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用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借鉴企业管理经验

召开班级团干部会议,进行干部培训。学习海尔的管理经验;OFC管理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班级管理多了好多好帮手,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大大减少。

6、实施分层管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学的细节,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良好的预习习惯指标

首先,从教材目录学起,整体了解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建立知识框架;其次,看书时,左手按着书,右手握着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后,要学会反思,试着去整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旁征博引,达

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2)良好的听课习惯指标

首先,要端正坐姿。事实证明,学生伏在课桌上,或用手撑头,很容易瞌睡。其次,要学着记笔记。刚开始时,可“依葫芦画瓢”,老师反复强调的记下来。当大脑处在紧张状态时,也可防止打瞌睡。 (3)良好的复习习惯指标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知识有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地去记忆,反复地去理解.上课之前,进行课前背记;下午自习复习一天所学知识;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时间,复习和整理一周所学知识. (4)良好的作业习惯指标

遇到难题不会做,“先求已再求人”,先看书,自己去琢磨教材知识点,这叫求已;还不会做,再去问老师,这叫求人,今日事今天毕,不把问题留到第二天。

(5)良好的考试习惯指标

设立诚信考场,通过评选考风考纪优秀学生,加强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风考纪的重要性。

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等关键环节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支委会有保障。事实证明,由于学生精神状态好,学习刻苦,他们的学业取得了进步,他们的思想也日趋成熟。 (6)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指标

早晨和课间操,学生是跑着去运动场,跑着回教室;由寝室到教室,由教室到食堂,由食堂到寝室,学生也是跑,既调节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又培养了学生“争分惜秒”的意识。 (7)自觉自发的尊师意识指标

在校园内,无论是本校老师,还是外校老师,或是学生家长,只要在我们的校园,随处会看到学生的微笑,听到“您好”、“老师好”的问候语。 (8)融洽的师生关系指标

学校本着“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的宗旨办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坦诚相待,互相学习,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均有满足感、成就感、整个校园处处洋益着和谐、甜美的气氛。 四、正视现实问题

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作用,在班级工作中,由于人的差异性,我们的工作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要正视反思这些问题,不因瑕而掩玉,也不因噎而费食。

1、学生形紧而神松。被动学习,主动性不够;心神不静,效率低下。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努力,严格的管理有助于孩子的勤奋,但是西方有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马喝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学生都明白要抓紧时间学习,但有的是积极主动地学,有的是被逼无奈地学,不同的状态就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效果。

2、家长配合不够。很多家长对学校及班级的管理方法提出了质疑,不愿意配合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家长与老师之间要进一步加强联系与协作。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挖掘家长在影响教育孩子方面的潜力。同时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生活和学习习惯,理解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工作,恰当地关心孩子。孩子的饥寒冷暖哪个父母不牵挂心头,但是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精神的支持和鼓励远胜于物质上上的给予。吃得再好,穿得再暖,没有精神的动力,也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考试前后,心理上有不同的变化:结交不同的朋友后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家长细心观察,充分利用假期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