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充分利用群文阅读材料创设写作情境

来源:二三娱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充分利用群文阅读材料创设写作情境

作者:黄建蓉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8期

摘要:情境,即情景、境地。创设写作情境,是指在作文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情感体验,产生共鸣。这是使学生乐于写作并能写好作文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创设作文情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无素材可写”“无话可说”、害怕写作的畏难心理。

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可以充分利用群文素材,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能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关键词:群文阅读 写作情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 可是,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困难的环节。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费劲。教师不愿教作文课,学生怕写作文。师生都感觉“了无生趣”!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教师花了不少力气训练,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加之作文训练的方法不科学;学生的生活范围窄,生活经历简单,特别是我们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所见的东西比较单一,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加之缺少观察思考的能力。所以,下笔就觉得艰难,找不到写作素材,又缺乏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久而久之,就怕写作文了。

如果我们能在读写训练中,为学生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觉得“我有素材可写”、“我有话可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写作的兴趣,消除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情境,即情景、境地。

创设写作情境,是指在作文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联系生活经历,调动情感体验,产生共鸣。这是使学生乐于写作并能写好作文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创设作文情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无素材可写“”无话可说”、害怕写作的畏难心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可以充分利用群文素材,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能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初中学生的生活比较单纯,容易在写作时找不到素材,群文阅读提供的大量文章素材,这些文中的素材可能与学生的经历相似,学生会联想了自己的经历。这就解决了“无事(人、物、景、情)可写”的难题,从而“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产生写作欲望。

初中生的心理和思维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忽略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加上他们被“爱”重重包围,心思不够细腻,大大咧咧的,不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抓取感人的情感,或者给人启迪的哲理。群文阅读提供的素材,可以让学生联系到自身生活中那些感人的小事,帮助他们体会小事中蕴藏的情感,或者哲理。

我在“《爱的不同表达,相同写法》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背影》《父亲的画面》《指尖上的父爱》《打》四个文本,这四个文本的选材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借平凡典型细小的琐事表现了“父爱”。

下面是文本选取的小事:《背影》中 “安慰我不必伤心、送我去车站、叮嘱我不要受凉、买橘子”,《父亲的画面》中“当滑梯、逛街买玩具、睡前讲故事”,《指尖上的父爱》中“给我一根手指牵我走路”,这些小事在学生的身上发生过,而都《打》中“父亲打我偷别人的黄瓜和卖瓜钱”这样相似的事也可能发生过。

文本提供的素材,很快就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了共鸣。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迅速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相似的平凡细小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有的学生在展示读自己的文章时,哽咽了!有的写自己偷钱去买辣条;有的写自己等妈妈上班后偷了妈妈的昂贵的化妆品给自己化妆,弄坏了口红;有的写自己顽皮被筷子戳破了口腔鲜血直流,妈妈蹬掉高跟鞋抱着自己流着泪赶去医院治疗……

《一花一木总关情》的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燕园树寻》等文章,创设了“托物寓意”(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类文体的写作情境:枯败的藤萝终有繁茂生机盎然的一天,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终有云开日出的一天;解不完的丁香结,就像生命中永远也解不完的人生问题一样,所以面对生命中的“问题”,我们要乐观以待,否则,人生就太无味了;崎岖山路上大半截被埋在砖下面的木槿,在重壓下伸出了了绿枝,倔强地开出了紫花……学生就联系到自己生命中曾经遭遇的挫折、磨难甚至打击,联想到自己曾经也在困难和挫折中倔强地站立,重新出发,奔向“诗和远方”。群文中的素材给学生创设了一定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有了写作的欲望。这些素材,还让学生很快了联想到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如腊梅、悬崖边的树、路边石头下长出来的野花、蚂蚁等物象,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情操或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实证明,充分利用群文阅读提供的素材,创设写作情境,学生会觉得“有材可选”、“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产生写作欲望。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也一定能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