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蒙氏经典感官课程内容:附教案

来源:二三娱乐
蒙氏经典感官课程内容:附教案

感官课程引导:由认识物体的大小、粗细、长短开始,建构孩子

对物体的序列以及空间的概念,透过看、听、触摸、闻、嗅等发展孩子的五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通过几何形体,了解认识平面、立体的名称、架构及几何的相关概念,如面积、周长、高、角、边等,认知二项式、三项式等 插座圆柱

工作名称:插座圆柱体 工作前经验:2.5---4岁

材料:教具包括四组外形相同的圆柱体插座,每个插座有10个圆

穴和相对应尺寸的圆柱体,共四组。

第一组:直径(5.5cm----1.0cm)递减,高度不变。 第二组:直径(5.5cm----1.0cm)递减,高度递减。 第三组:直径(5.5cm----1.0cm)递减,高度递增。 第四组:直径(2.5cm)不变,高度递减。

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粗细、高低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1、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2、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 3、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工作步骤:示范教具的顺序-----第一组、第二组、第四组、第三

组。 一:拿出放回

1、将带插座圆柱体取到工作毯上。

2、从左侧第一个开始用三指捏的方法拿出来,放到对应的洞穴前

面。

3、全部拿出后用右手的食指、中指从左向右划洞穴。

4、从左到右依次每放回一个都要用食指、中指触摸洞穴口,放回

到相应的洞穴中,全部放回后在从左到右划洞穴。 二:触摸

1、从最左侧的一个圆柱体开始,左手拿圆柱体,右手食指、中指

由里向外触摸圆柱体的高度和直径,在逆时针触摸圆柱体洞穴一周。同样的方法依次完成。

2、在用同样的方法将圆柱体依次放回到相应的洞穴内,并做错误

控制。 三:对比

1、将所有的圆柱体拿出并散放在工作毯上,将其中一个圆柱体倒

拿,与洞穴口做对比,放回到相应的洞穴内。 2、全部完成后用触摸的方式进行错误控制。 (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示范方法同上) 四、三阶段命名:

1、命名:“这是粗的、这是细的。”

2、辨别:“请你指一指那个是粗的,那个是细的。” 3、说出名称:“这是什么的(粗的或细的)。” 变化与延伸:

一、配对变化(第一组)

1、使用已做过基本提示,并练习过的插座圆柱体。

2、将十个抽出后,任意混合后教师将指示棒指入任意一个洞穴。

3、请幼儿找出适合洞穴的圆柱体嵌入洞中。 4、继续做完所有的洞穴。 二、找相同

将插座圆柱体混合使用:两组混合、三组混合、四组混合 两组混合三组混合四组混合

1、将圆柱体全部抽出放在桌子上,把插座体放到旁边。 2、请幼儿寻找同样大小、尺寸的圆柱体配对。 三、创造变化

错误控制:1、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能放入一个相应

的洞穴中。

2、用触觉订正,用手触摸圆柱体底面侧面和洞穴内侧面吻合。 兴趣点:粗细、高矮、不同的圆柱体和相匹配的洞穴。 注意事项:1、圆柱从洞穴中取放时手指的姿势。 2、感官基本操作法时触摸圆柱体方法。 粉红塔

工作名称:粉红塔 工作前经验:2.5---3岁

材料:由边一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

直接目的:1、通过搭建粉红塔,培养辨别立方体大小的视觉能

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辨认三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间接目的:1、培养专注的观察力。

2、培养手眼协调及手指抓、捏的动作控制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工作步骤:一、中央造塔

1、用双手将粉红塔从最小的一块开始拿到工作毯上散放,每次只

拿取一块粉红塔

2、向幼儿展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

3、进行中央造塔,“我要找到最大的一块”用眼睛进行观察比

较,并与其它的进行对比,将最大的一块放在工作毯的左侧。再以同样的方法从中找到最大的一块粉红塔,依次由大到小造成一个塔的形状。

4、双手手心由下到上划两次粉红塔侧面,感知规则变化的四个正

方体侧面。

5、收回归位:由小到大依次将粉红塔取下并散放在工作毯上,再

从最大的一块开始收回到教具柜中排列整齐。 二、两边对齐造塔

1、用双手将粉红塔从最小的一块开始拿到工作毯上散放,每一次

只拿取一块粉红塔。

2、由大到小进行排列,每排列一块都让相邻的两边与上下边重

合,并用上手掌心触摸重合的边缝感知相同,直到全部排列完成。

3、用最小的立方体做对比,体会每一块的间隔都是一样大的。 三、三阶段

1、命名:“这是大的,这是小的,请你摸一摸。”(摸的时候用

手掌以上--前—上—后—上--左—上--右的顺序触摸立方体的每一个面)

2、辨别:“请你告诉我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请你把大的拿

给我?”

3、说出名称:“这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变化与延伸:1、粉红塔与图片的配对。 2、变化方式的序列操作。 3、戴眼罩的练习(垂直积高) 4、归位练习(眼罩)

错误控制:1、如果搭建的不对,粉红塔会倒塌。

2、把最小的一块拿出与粉红塔的每一块做对比,可量出十块之间

的等差关系(1cm)。 兴趣点:1、粉红塔的颜色 2、大小变化

注意事项:取塔时的方法 棕色梯

工作名称:棕色梯 工作前经验:3----4岁

材料:由十个长为20cm,宽与高都是从10cm依次递减至1cm且等

差为1cm的棕色长方体组成。

直接目的: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方体在高和宽上的差异,培

养辨别粗细(高低、厚薄、宽窄)的视觉能力。 2、初步感知三维面积的差异。 间接目的:1、正确辨别粗、细。 2、训练幼儿抓、握的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工作步骤:一、造梯子

1、双手握住长方体的两边,将棕色梯从最细的一根依次拿到工作

毯上散放。

2、向幼儿展示最宽的和最窄的长方体,展示后并放回原处。 3、“找最宽的一根长方体”,由最宽的到最窄的造一个梯子。每

放一个长方体都要用双手掌心进行触摸上下两侧感知相对应的两个面是相同并重合的。直到全部按顺序摆放完成。 4、用最窄的一根做比对。用右手食指触摸相连两个的边缘说:

“一样的。”

5、归位收回。将长方体散放在工作毯上,并从最宽的一个开始依

次放回到柜子里。 二、三阶段

1、命名:“这是宽的,这是窄的,请你来摸一摸。”(摸的时候

用手掌触摸长方体的每一个面)

2、辨别:“请你告诉我哪个是宽的?哪个是窄的?请你把宽的给

我?”

3、说出名称:“这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变化与延伸:一、记忆练习

1、铺好工作毯,请幼儿一起取来教具,介绍工作名称。 2、将棕色梯散放在工作毯上。

3、教师示范:在散放的棕色梯中找出最粗的放在自己左侧,再找

出最粗的依次往右放,将棕色梯摆好。

4、教师将棕色梯顺序重新打乱,用眼罩将眼睛蒙上,示范蒙眼进

行序列练习。 5、幼儿尝试。 6、教具归位。

二、棕色梯与形式卡对应

1、铺好工作毯,将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教师介绍新工作。 2、按从细到粗的顺序一一取棕色梯放在工作毯上,将形式卡放在

工作毯的右下角。

3、教师将形式卡拿到工作毯中间,随意取一张出来,示范找到和

它对应的棕色梯,把棕色梯放在形式卡的上面。示范2—3个后请幼儿参与工作,直到全部都对应。 4、教师可重新打乱顺序,用棕色梯找形式卡。 5、教具归位。 三、棕色梯与粉红塔

1、教师取来工作毯,将教具一一取来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的

工作。孩子可以一起参与。

2、教师随意从棕色梯中取出一个来示范找和它一样粗的粉红塔,

并将相同粗细的一个面相接放在一起。 3、将所有的棕色梯和粉红塔都对应两两放在一起。 4、重复练习,教具归位。

错误控制:1、最窄的一个长方体是十个长方体的等差。 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

兴趣点:1、宽窄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搭建成棕色梯。 2、从最窄的开始取,从最宽的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个。 注意事项:1、当幼儿自由搭建时,注意不要搭的太高。 2、从最窄的开始取,从最宽的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个。 长棒

工作名称:长棒 工作前经验:3---4岁

材料:由十根宽度、高度为2.5cm,长度从100cm递减至10cm,且

等差为10cm红色木棒构成。

直接目的: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

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间接目的:1、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 2、做好数量及基本运算等数学教育的预备工作。 工作步骤: 一、搭建长棒

1、双手横握长棒两端,从最短的一根开始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向幼儿展示最长的和最短的一根长棒,展示后并放回原处。 3、从最长的一根开始,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

形。

4、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着长棒按照从左上到右下触摸。 5、用最短的一根长棒做对比,体验加上最短的长棒后,“相邻的

两根棒子一样长”。

6、从最长的一根棒子开始收回,并让每一根长棒的左侧与柜子的

左边线对齐。 二、三阶段

1、命名:“这是长的,这是短的,请你来摸一摸”。(右手的食

指、中指从左到右摸长棒)。

2、辨别:“请你告诉我哪个是长的?哪个是短的?请你把短的拿

给我?”

3、说出名称:“这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变化与延伸:

1、比一比——感知长短的差异变化。

2、哪一个不见了——按顺序排列好后任意从中拿走一个或几个,

发现不见了的位置是哪一个。

3、自由造型——完全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或者从短到长的顺序排

列。

4、认识字卡“长的”“短的”并用长棒对应实物进行长短的分

类。

错误控制:1、最短的一根长棒是十根长棒的等差。 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 3、学习用视觉辨别错误。

兴趣点:1、长短不同的长棒可以搭建成各种造型。 2、幼儿搬运长棒满足了幼儿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的需求。 注意事项:1、当幼儿取长棒时不可将长棒竖拿,避免碰伤他人。 2、从最短的开始取,从最长的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长棒。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浅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

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特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智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

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