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来源:二三娱乐
教研之窗·编者说教材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龚晓红

方丽敏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由四个单第二课时“爱新书,爱书包”栏目,通过情境图元组成,其核心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第一单呈现四个教学层次,落实不同的教学要点。第一个元“我是小学生啦”由《开开心心上学去》《拉拉手,层次是发新书,通过教师的话对学生提出“爱护新交朋友》《我认识您了》《上学路上》四课组成,分别书”的要求,并引导学生说“谢谢”带出文明礼仪的对应新身份认同、新同伴交往、新老师相处以及熟教育。第二个层次是看新书,教材呈现了新生不同悉自己新的上学路这四个方面,通过“入学适应”的的学习起点。教师需要关注并正视起点差异,减缓引导,帮助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低起点学生的入学焦虑。第三个层次是关于书包从而对应全册的教育主题。

的来历以及书包里装什么的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家【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人的爱,思考幼儿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以适本课的编写意图是:理解自己的学生身份,以应将要面对的新生活和新的家庭期待。第四个层积极的心态面对小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能爱惜次是学习整理书包,这里借新书包象征新身份,引自己的学习用品,珍惜自己的学习生活。

导学生从喜欢新书包开始悦纳新身份,从整理新书第一课时的“上学啦,真高兴”是个通栏,以故包走向自理的新生活。

事绘本的形式,讲述了王晓第一天上学的情境。教【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

材以王晓“走出家门—在路上—学校门口—教室门本课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认识新同学,结口—教室里”的空间转移为明线,交代了“上学啦”交新朋友,初步体会友谊可贵;学会作简单的自我这一身份变化;以王晓在空间转移过程中的心理变介绍。

化为暗线,贯穿了“真高兴”这一核心教学目标。故第一课时由“我的好伙伴”“‘网’到一个新朋事绘本中有一个细节,暗含着教学重点:告别熟悉友”两个栏目组成。“我的好伙伴”,意在引导学生从的幼儿园,离开爸爸妈妈的庇护,孩子开始走向新“介绍好朋友”进入到“认识新朋友”的学习,通过回学校,开启新生活。他们的情绪可能会像王晓那样忆和好朋友相处的快乐经历,减缓其心理焦虑,营愉快兴奋且充满好奇、期盼,也有可能像教材中的造安全情绪,产生对“认识新朋友”这一学习任务的那样,是紧张不安、恐惧害怕的。能否将教认同。教学时,教师要允许儿童用独特的语言表达学内容从教材儿童扩展到教室儿童,充分关照新入其个性化的体验,不追求表达的流畅和规范。在教学儿童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分析这些不良情材编写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会强化教材情境中绪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是这一课时教小女孩的这段示范性语言,以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学成败的关键。

模仿教材儿童的语言进行介绍。这样的设计会扼

16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7·8综合

“小妹”教研之窗·编者说教材

杀儿童的创造力,不利于他们用生动活泼的个性语往的视域范围从任课教师拓展到学校的校工。教言,展现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网’到一个新朋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这些校工工作的场所,如医务友”,意在通过游戏活动来认识新朋友。教学时,一室、食堂等,也可以设计简单的采访活动。只有掌是要注意将引导的重点落在自我介绍的方法和技握“在真实场景中了解真实的人”的教学原则,才能能上;二是要树立教材只是范例的观念,教师完全让儿童真正理解他们的工作对于自己校园生活的可以组织其他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替代教材中真正意义。教学时,教师普遍会碰到一个实际的困的“网小鱼”游戏。

难:教材的设计是让学生说说“我还想认识……”而第二课时由“好友大搜索”“认识你真好”两个现实情况是学生既然不认识这些老师,也就难以表栏目组成。“好友大搜索”,意在告诉儿童一种新的达还想认识谁,从而影响参与性。因此,可以在课交友方式: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发现新朋友。前补充“请你给我签个名”的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同样是认识新朋友,第一课时是以游戏的方式,带这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教师和校工的形象。

有随机性,对新朋友的了解也停留在基本的外显特第二课时由“该请谁来帮帮我”“这样做对吗”征上。而第二课时是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特长本两个栏目组成。“该请谁来帮帮我”,呈现了几个校领来认识新朋友的,交往更主动,认识更深入,是对园生活中常见的需要求助的案例情境:被同学欺负前一课时的深入。“认识你真好”,意在引导儿童感了、羽毛球打到树上了、摔跤了。实施教学时,教师受友谊的意义,激发主动交往的意识。仅用教材提要注意几个方面:要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指导学生供的一首小诗《好朋友》展开教学,内容会显得单掌握遇到困难该向谁求助、怎样求助、被帮助后怎薄。教师可以补充一起玩、一起学、相互关心、相互样感谢等基本技能;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教学鼓励等好朋友相处的经历来帮助儿童感受友谊的资源,教师要避免就事论事地讨论教材中的案例,意义。由于同一班级中的儿童,原有的交往水平存而要将教学内容从教材拓展到儿童的现实生活,引在明显差异,教师需要在教学时高度重视,要特别导他们从自己和伙伴的求助经历中取得规律性经关注交往弱势群体,缩小交往水平差异。为进入后续验。本栏目不仅是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的自我认识、同伴相处等主题的学习做好准备,也为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安全和快乐。“这样做对吗”是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和展开健康的班级生活打下全课的总结。本栏目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对错的判基础。

断,也不能局限于教材图片所呈现的内容。其重点【第3课《我认识您了》】

应该是引导学生遵守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如“公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认识学校的教师和校工,共场所不喧闹,不打搅他人”“受到帮助要真诚道理解他们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产生感激之情;谢”等。因为有限的教材版面无法穷尽校园生活的知道向他们问候和求助的基本方式,掌握礼貌各种事例,有了以点带面的教学,才能让儿童将习用语。

得的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无尽的生活场景中去。

第一课时由“我的老师”“我还想认识……”两【第4课《上学路上》】

个栏目组成。教材在“我的老师”栏目下设计了“猜本课的编写意图是:了解和感受不同的上学环猜这是哪位老师”的游戏活动。学生通过他人描述境和上学方式,清楚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形成注意的人物特征,猜出教师的方式来认识任课教师,回安全、学会保护自己的意识;体会上学路上的温暖忆自己和任课教师相处的经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和关怀带来的快乐,学会感恩。

验,感受和教师交往过程中的温暖和爱。

第一课时“不同的上学路”虽然只有一个通栏,“我还想认识……”这个栏目,将学生认识和交

但是内容却极其开放。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7·8综合

17

教研之窗·编者说教材

学生,上学环境和上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好教践两个层次来理解交通信号的意义的。基于一年材中小主持人“我……来学校,路上经过……上学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里的“信号”仅限于上学路上路不一样,平平安安进课堂”的话,是实施教学的关的红绿灯、汽车喇叭声等常见的具体的信号。因键。这段话铺就了教材上儿童的生活与现实中儿此,教师可以将本栏目和第一课时“不同的上学路”童的生活之间的通道。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自己的上学路,关注自己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由性。教材最后设计了“我是小交警”的活动,学生可于低年级儿童上学放学一般由家长接送,教师利用以通过动手制作信号标志、模拟行人过马路、模仿各种途径,了解儿童在上学路上需要注意的安全问交警的指挥等活动内容来理解信号的意义。鉴于题,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的现第二课时由“这样安全吗”“路上的温暖”两个实,教师对活动内容可以酌情选用,也可以用生动栏目组成。在“这样安全吗”这个栏目中,教材多维活泼的动画视频来替代本栏目的内容。

度地呈现学生在上学路上存在的安全问题,如在马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唯一有六页内容的一课,话路上奔跑、乘坐校车时打闹……本栏目教学的关题开放多元、内容庞杂细碎、学生参与困难,所以教键,是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要学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以上教学建议,用三课时完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补充学生在上学路上的安全成教学,例如,将本课涉及的重要的交通规则内容隐患。虽然学生可能已经对这些常见的现象熟视及需要掌握的交通信号知识做成棋格,用下棋的形无睹,但是教师须通过辨析和讨论唤醒他们的安全式组织学生玩一玩。玩的过程就是熟悉交通信号、意识,指导他们遵守安全规则。“路上的温暖”,最能学习交通规则的过程。教师也可以采用有利于学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人文性特质。从温暖的角生参与的形式,对内容进行统整,用两课时完成。

度谈安全,可以让儿童体会到:为了保障我们上学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因此,教路上的安全,不知有多少人在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师可以考虑把整个单元的课程教学与学校的始业地付出,从而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怀和教育结合起来进行,从而将始业教育课程化,又使由此带来的快乐。这个栏目的教学,尤其要重视情本课程教学校本化,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感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树立安全意识,效性。

感恩每一个保护他们生命安全的人。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310003第三课时“交通‘信号’要知道”,是从认识和实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研训中心311300)

18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7·8综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