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整体护理的产生与发展

来源:二三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研究2007年12月第21卷第12期下旬版(总第236期) ・3383・ 护理囊谣 整体护理的产生与发展 王斌全,赵晓云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 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 的思想和方法…1。它是一种以服务对象的开放性整体为问题思 任务。第三,护士不但要处理病人已有的情况,而且要对新出现 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广大病人服务。另外,整 体护理还对护理教育者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护理专业的课程设 考框架的临床护理模式,强调以整体的人为中心(服务对象为生 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强调护理服务的整体 性(在满足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层次需要的同时,还 要考虑到人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需要,为服务对象 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强调专业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20世纪早期,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的 “系统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以及生态学家纽曼提出的“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学说”为人类提 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身健康与心理、精神、社会、环境之间关系 的理论基础;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作了如下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和社 会适应状态”。所有的这些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 考空间。1955年,美国的莉迪亚・霍尔(Lydia Hal1)在首次提出 “护理程序”这一概念I2 J,用系统的原理为护理工作释义后,护理 学科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1970年,美国护士玛莎・罗杰斯 (Martha Rogers)在她的著作《护理理论基础导论》中指出治疗疾 病时,要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I3 J,认为除生理因素 外,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健康。1977年,美国 医学教授恩格尔(George L.Enge1)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需要 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指出,为了理解 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医学模式必 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 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从而确立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 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1),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 认同。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系统论和整体观之 上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 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无论是致病、治病、预防以及 康复等方面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生物的、心理的 以及社会各因素的综合作用。 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 心”,并在实践中开始注重收集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 资料,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这一时 期是整体护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正式陈述了护理的定义:护理是诊 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它反应了整 体的护理理念,同时也对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护士提出了进 一步要求:首先,护士除了要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外,还必须 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社会、经济状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 给病人提供整体的、连续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其次,改变了过 去护士仅仅是医生的助手、医嘱执行者的状况。在整体护理中, 护士同样要担负起为病人作出护理诊断、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 置必须摆脱只注重学生掌握生物医学知识的传统观念,要增加 大量的人文、社会学科内容,逐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教育课 程体系,促进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1994年,在卫生部医政司和中华护理学会的协助下,美国 乔治梅森大学吴袁剑云博士回国讲学,将整体护理模式介绍到 中国,并且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系统化整体护理”概念,指出要 在中国切实实施整体护理,各级各类机构都要做好相应的配套 工作,包括在宏观上政策要给予支持,微观上医院的后勤保障等 系统都要积极配合,整体护理才能够顺利进行。吴袁剑云博士 先后在我国北京、山东、上海等十多个省市举办研习班培训护理 管理者及护理骨干,受过训练的人员回院后纷纷以不同方式、最 快的速度宣传、推广系统化整体护理。1995年——1996年,整 体护理模式病房的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大医院相继开展起来,各 医院由护理部牵头,成立医院系统化整体护理领导小组,选择整 体护理试点科室,培训试点科室护理人员,制定整体护理表格, 增加护理人力,积极进行整体护理实践。卫生部还成立了全国 整体护理协作网及全国整体护理专家指导组,对具体工作进行 指导,以确保整体护理的顺利进行。经过努力,以病人为中心, 为病人解决生活、心理、社会、躯体问题的新工作模式逐渐形成 并不断加以完善;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运用护理程 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目前,模式病房 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经验,并已由三级医院扩展到二级甲等医 院[ 。 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在我国虽然已经全面开展,但是很多 医院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又返回到了以前的功能制护理,这是非 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后,各级护理人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 究,以使得整体护理这种科学的模式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 人们谋取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玉英,孙爱英.整体护理frOM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J].大 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2):48—49. [2]王伶莉,刘罗薇.护理程序在门诊护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J].中国 误诊学杂志,2005,5(12):2335—2336. [3]Rachd Donald ̄n.Finding aid for the martha rogers papers,1931— 1996.http://foundationnysnur ̄s.org/collections/martharogers.htm 2007/12/9 [4]江会,李武平.我国系统化整体护理发展状况十年回顾[J].护理研 究,2004,18(6A):952—953. 作者简介:王斌全(196O一),男,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山西医科 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从事护理管理 学、耳鼻喉科学的研究,工作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赵晓 云工作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收稿日期:2007—12—10) (本文编辑寇丽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