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所硒宪专考2016年第66期(总第2770期)宏观经济这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模式未来努力的方向。二是强调“新四化”即一方面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坚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的调整和提升刘文革孙瑾定不移地实施中国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并实现农村现代化。第四,针对经济增长动力模式问题,要看到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接近底限,依靠要素规模驱动的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阶段,也就是呈现“新常态”阶段。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提升带来了新机遇、新要求、新内容。与进入新常态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定位内容有:第一,针对我国混合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行动态的改革和调整。在现阶段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缩小政府控制的资产和国有企业规模比例,提高效率,通过资产运营保持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调控力。容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未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要转到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此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对原创型创新的扶持、鼓励力度,加强和加大供给侧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任务。第五,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未来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包括放宽投资准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积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大对外投资等政策的实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夏摘自《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6年第4期《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逻辑演化与多元特征》)许非公有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若干垄断行业,放宽准入,降低门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各种实现途径和方式。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和财产权应得到明确定义和保护,特别是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交易,健全公开开放的土地流转市场。同时,确定政府调控经济的范围,增强提供经济安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以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建立高效、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针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模式问题,积极改变各级政府职能,限制政府介入经济的权利,实行资源配置的“宪政治理”,摒弃追求GDP考核晋升机制,强调绿色GDP。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税收结构、划分财权与事权和转移支付方面的改革,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区域分权模式。第三,针对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问题,一是赋予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内涵,坚持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升级,8近期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房地产政策导向王锋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出现较大变化,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国经济近j年的持续下行告一段落,、经济底部已显现。本轮经济下滑开始于2010年。当时GDP增幅高点为;12.2%,到目前已经下行持续五六年;到2016年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7%且降幅减缓,经济长周期见底,L形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