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4~答案

来源:二三娱乐
《现代汉语专题》作业4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1、部件——部件是指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也称字根、字元或字素。部件由笔画组成,一般情况下,部件大于比划。

2、字符——是分析汉字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组成汉字的符号。 3、简化字——简化字是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传统汉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汉字简化而产生的字体。由此亦产生了繁体字的对称,意指该字在简化前的写法。同一汉字,简化字比繁体字笔画为少。简化字在现今中国大陆地区为规范汉字的一种。

4、定型——是指确定现代汉字的规范字形,把一字多型、多形随意使用改为一字一形,消除异体,是现代汉语的每个用字都有一个明确的形体规范。

5、合成部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组成的部件叫做合成部件。 二、判断正误

1、大部分汉字是由笔画直接构成的。

答:错误。分析:笔画构成部件,部件组合成汉字。 2、部件就是传统分析汉字的偏旁或部首。

答:正确。部件的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汉字的信息处理、字典的检索等多方面都要分析和使用到部件。

3、按照汉字部件拆分的原则,“川”字要一次性拆分出三个部件。 答:错误,两个部件即撇和两竖。

4、汉字笔画越少,书写就越方便。可见,汉字应该进一步简化到每个字五至六画。

答:错误。因为无休止的简化会破坏汉字的完整性,简化要遵循“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方针。

5、同一个字符,可能归入音符,也可能归入意符。 答:正确,如“木”,在“沐”是音符,在“棍”中是意符。 6、单笔画也可以构成部件,部件也可以等于整字。 答:正确。

7、网络语言会对现实语言形成很大的冲击。 答:

8、网络语言的出现,主要是为满足一些人的追求时尚的要求。

答:错误。网络语言形成一是输入文字快捷简要的需要,二是表达形象生动的需要,三是填补词语缺位的需要。

9、网络语言中的词语,完全是多余的,可以使用民族共语中的词语替代。 答:错误。

10、要加强网络语言的规范性,网民使用规范语言的自律很重要。 答:正确。

三、综合分析题

1、根据部件的拆分原则分析下列汉字的部件。 孙 理 华 灌 齉 答:(1)“孙”可拆为 子、小 (2)“理”可拆为王、里 (3)“华”——第一层:化、十,第二层化——亻、匕。 (4)“灌”可拆为氵、艹、吅、隹 (5)“齉”可拆为 自、田、丌、中、吅、井、衣。

2、拆分下列汉字的部件,并给这些部件进行分类。(参见张斌主编《现代汉语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17页。) 花 朵 常 烧 临 答:(1)“花”可拆为: 艹、亻、匕。 (2)“朵”可拆为: 几、木。 (3)“常”可拆为: 小、冂、口、巾。 (4)“烧”可拆为: 火、戈 、兀。 (5)“临”可拆为: 。

以上均为复笔部件,其中 匕、几、木、口、巾、火为成字部件,其余为非成字部件。 3、分析下列繁体字和简化字在意义上是不是对应?说明使用范围。 答:后-----後 几-----幾 发---發 云---雲 叶----葉

(1)后-後:不对应。简化字“后”可表示皇后、后来、落后,繁体字“後”只能表示落后、后来意义,不能表示皇后。

(2)几-幾:不对应。简化字表示茶几,繁体字“幾”表示几个,所以表示茶几时不能用繁体字“幾”。几-幾(不能用于“茶幾”)

(3)发-發:不对应。简化字“发”可以表示头发、发展两个方面的意义,繁体字“發”只能表示发展方面的意义,所以在表示头发这类意义时不能使用这个繁体字。发-發(不能用于“头發”)

(4)云-雲:简化字“云”可以表示云彩、说话两方面的意思,繁体字“雲”只能表示云彩的意思,所以“古人云”、“人云亦云”之类的意义不能使用繁体字“雲”。云-雲(不能用于“子雲诗曰”)

(5)叶-葉:简化字是个多音字,表示树叶、和洽的意思,繁体字“葉”只能表示树叶的意思。叶-葉(不能用于“葉韵) 4、纠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肆无忌弹 恬然自得 呕心沥血 绿草如茵 惮 怡

一诺千斤 千军一发 卑躬屈膝 含辛茹苦 金 钧

痴心妄想 不计其数 朝三幕四 生活甜蜜 暮

精兵减政 虎视眈眈 原形必露 管中窥报 简 毕 豹 百步穿杨 挺而走险 穿流不息 大气晚成 铤 川 器 四、问答题【任选五题】

1、如何确定一个字符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

答:字符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 (1)意符。跟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 (2)音符。跟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 (3)记号。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

字符的性质取决于字符在构字时所起的作用。同一个字符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不同,归类也就不同。如字符“木”,在“沐”中作声符,在“杆”中作意符。再如,“土”在独体应用时是记号,在“地”中作意符,在“吐”中作声符,在“寺”中作记号。因此,确定一个字符的性质要结合具体的汉字进行确认。

2、有人说汉字易学,有人说汉字难学?为什么有这样矛盾的说法?试分析其依据。

答:说汉字易学的人,认为汉字具有一定理据性,没有形态变化,学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可以以意组合。这些人往往是已经掌握了不少汉字的知识分子。说难学的人,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数量很多,形体结构复杂,和语音没有必然的联系,初学者很难在短时间里学会。这是从文字的基本性质出发,并且和音素文字的学习进行比较以后得出的看法。

3、繁体字\"馬\"简化为\"马\",所以\"媽瑪碼\"中的右偏旁都类推简化为\"马\",这几个字写作\"妈玛码\",\"徹\"简化为\"彻\",请问\"澈\"中间和右边的偏旁可否简化为\"切\"?为什么?\"幹\"简化为\"干\",它在\"擀\"字中为什么不简化?\"澉、橄\"中的字符\"敢\"能不能简化为\"干\"?为什么?

答:“澈”中间和右边不能简化为“切”,否则与“沏”构成同形。“擀”中间和右边不能简化成“干“,否则与“杆”形似,不易分辩。“澉橄”中的“敢”不能简化成“干”,否则与“汗、杆 ”同形。

4、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答:现代汉字的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和推广现行汉字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去消除汉字使用中的一些错误,使现行汉字的应用符合这些标准。 文字是书面上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要保证信息畅通准确,文字就必须统一,这样才便于交际运用,因此,推行汉字的字形规范,有助于文字的交际作用的发挥,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如今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汉字的信息处理以及汉字的网络传播对汉字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请你以网络语言为例,说明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异。

答:从方言学的角度看,网络语言属于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方言。它的使用不受地域的影响,使通行于全国各地“网民”的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语言。

在使用范围上,网络语言主要是用于网络交际,网民在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形式进行。 在表现形式上,网络语言以现代汉语位基础,运用语素、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甚至英文字母等要素,通过创新变异来构造词语,从而形成大量与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相当的同形词。

在语言内部差异上,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汇方面,表现为语汇的变异,而不像地域方言那样体现在语音、语汇、语法各个方面。 6、举例说明什么是网络语言中的补位、过滤、虚位和挤位?

答:1)由于网络交际中会涉及许多过去交际形式中没有涉及过的事物、行为。面对这些新事物和新行为,汉语语汇出现了大量的缺位。言语交际要顺利进行,语言的自调节机制就必然要发挥作用,以填补词语缺位,满足交际的需要。比如,来源于英语的“卡秀、烘焙鸡、比特、蓝牙、点击、冲浪、附件”等词语成了网民常用的词语。

2)网络语言的“虚位”是指一种形式占据了多个词位。如BT有变态的意思,也有beta数据的意思;如MPJ有马屁精的意思,也是一种视频播放格式。

3)网络语言的“挤位”是指一个词位上有多种形式。如美眉也可以成为妹妹、美媚、MM。

4)网络语言的过滤是根据交际的需要自发的对结构作出最经济、最有效的调整和改造。当“补尾”基本完成后,语言自我调节就进入了“过滤”阶段。比如对待“虚位”,有些形式如不被淘汰,就会被固定在某一个具体的位置,而它原来所占据的其他位置将逐渐被别的表义更名却得词语形式所填补。

7、什么是网络的三多?举例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网络词语变异性特点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三多”,即缩略词语多、类推词语多、字母词语多。

第一,缩略词多。使用同一种社会方言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共知的东西。网上交际的过程中,网民们形成了丰富的语言预设,网上交际需要快捷,想要表达快捷而信息量尽可能不衰减,缩略词自然是理想的选择。如“网购、私聊、动漫、客服”等。

第二,类推词语多。借助于原有语言形式仿造一个新形式。例如“网络”缩略为“网”,类推数十个同族词,如“网恋、网吧、网友、网龄”等等。

第三,字母词语多。由字母单独,或字母与数字、符号等一起构成的词。如“DIY”是“Do It Yourself”的首字母缩写。更如“MM”(妹妹)、“GG”(哥哥)等由拼音缩写的词语。 8、网络语言的会不会对现实语言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如何规范?谈谈你的看法。(任选) 答一:1)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网络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环境相对于现实花呢纪念馆要宽松得多、限制少得。无论是高尚、进步、科学的思想得到了传播,落后的、阴暗的、消极的、低俗的甚至反动的东西也出现在网络上。不良的网络环境必然会阻碍网络语言生活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2)加强引导、提高网民素质。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所谓创新最终都要被淘汰,对语言的恶搞很快就会引起其他网民的反感。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提倡在网络上使用规范的语言。目前,国家有关语言规范对网络语言运用的规范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对策,因此,把网络语言的规范纳入管理轨道,同时加强语文规范宣传,各个网站更要注意配合宣传,广而告之,从而养成自觉使用规范语言的习惯。网民在网上交际使用语言,要加强使用规范语言的自律性,自我约束,净化网络语言。

答二: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网络语言的词汇不够稳定,甚至有的词词意多变,有的词语构成不规范。这种词语用于交流,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甚至让人不知所云。如果这些词用在教学上,由于正在学校求学的学生群体,其本身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言词语认识还没有达到深刻细腻的程度,掌握得也并不牢固,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淆甚至障碍,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如果这些词语用在媒体上,势必影响媒体和听众、观众的交流和普通话的推广;如果用在表达要求准确而严肃的公文里,也会影响政令的畅通、经济行为的进行和组织间的交流等,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词汇中夹杂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不规范的词语,确实对现代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其中规范的科学的语言文字,是维系这种文化的纽带。网络语言鱼龙混杂,损伤了这一纽带的纯洁性。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没有对自己母语深沉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自己国家历史的尊重和对自己民族价值观念的操守。 面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疏而不堵的办法,报以宽容的态度,从网络语言和现代汉语两方面入手,采取因势利导,适当规范的措施。推广普通话,扩大其影响力,在汉语受到各种语言现象挑战的当前,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汉语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大众的语言民族意识、培养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和讲普通话的自豪感、使普通话具有较高的语言声望以及丰富说话人的语言技能,使人们能在各种语言场合切题合意地使用普通话等等都需要教育、传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带头讲好普通话,为社会树立榜样。在新形势下,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有新的进展,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也必须作些调整。重点应当放在推行和普及方面,在普及方面应当更加积极一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