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针刺伤不良事件处理

来源:二三娱乐
安全警示教育

时间 参 加 人 员

2018.6.12 护师

地点

急诊护办室

主持人

胡利娥

护士 理论学习 11

实到人数

培 训 主 题 11

未到人数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0

培训率

100%

合格率

100%

培训形式 应到人数

培 训 过 程

原因分析: 1 、人力资源不足 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常常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头昏眼花、腰背酸痛,而多数人在超负荷

主 要 内 容

状态下应激反应能力往往较差,因而容易发生针刺伤。研究表明,值夜班、工作任务重、工作倦怠、精神压力大、年 轻没有经验等因素是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因素。 2 、护理人员某些操作不规范

护士在工作中粗心大意, 未严格遵守程序、 技术不熟练是导致针刺伤发生的因素之一。

74% 的针刺伤是在工作紧急或繁忙时发生。有不少刺伤是护士给病人拔

42% 的针刺伤是在心情急躁或紧张时发生的,

完针后,因为又要急着为另一位病人拔针,就把拔出的输液器的针头插进输液管中,在插针头的过程中,就极易被针 头刺伤另一个用来固定输液管的手上。还有一定比例的刺伤是在回套针头的针帽时发生的,再就是加药时不按操作规 范,为赶时间,一个手拿安瓿,一个手拿着注射器,两手之间没有支撑点,这样也极易被加药的针头刺伤,这些都是 护理人员本身违反操作规范而致刺伤的。另外,徒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用过的针头暴露于周围环境中等,也是造成 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卫生部门关于一次性物品处理的要求,是避免针刺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3、防护意识淡薄 临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时不认真学习,比如护理部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尽量 不进行针头复帽的操作,必需时要“单手复帽”操作。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而防护意识的淡漠又导致其防护行为 不到位,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增大。

4、护理对象不合作 躁动或不合作病人作治疗时要格外警惕针刺伤的发生, 体位,病人因为紧张或烦躁,极易导致针刺伤,这时候应有同事协作。

由于没有解释清楚或者没有固定好病人的

考 核 情 况 持 续 改 进

掌握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是避免职业性伤害的关键

2、 规范操作行为避免针刺伤,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确保护士

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