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言文虚词考法最全汇总,附常考题

文言文虚词考法最全汇总,附常考题

来源:二三娱乐


文言文虚词考法最全汇总,附常考题 +答案!

文言文的虚词变化多端

不做句子成分也没有实在乎义

天啦噜,那么多的虚词都要求掌握?

别怕!

史上最全虚词攻略

↓↓↓ 虚词:而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楚怀王贪 而信张仪,遂绝齐 ( 《屈原传记》 )( (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论语》 )(

(3) 臣诚恐见欺于王 而负赵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4)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促织》 )( (5) 籍吏民,封府库, 而待将军 ( 《鸿门宴》 )( (6)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 《劝学》 )( (7) 剑阁峥嵘 而崔嵬 ( 《蜀道难》 )( (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劝学》 )(

)

)

)

)

)

)

)

)

(9) 项王按剑 而跽曰:“客何为者?” ( 《鸿门宴》 )( 【答案】 (1) —② (2) —⑤ (3) —⑦

)

(4) —⑨ (5) —⑧ (6) —④ (7) —①

(8) —③ (9) —⑥

虚词:何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是诚何心哉 ( 《齐桓晋文之事》 )(

)

(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 何哉( 《岳阳楼记》 )( (3) 吾何爱一牛 ( 《齐桓晋文之事》 )( (4)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

)

)

)

(5)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蜀道难》 )( 【答案】 (1) —③ (2) —① (3) —④

)

(5) —⑤

(4) —②

虚词:乎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壮士!能复饮 乎( 《鸿门宴》 )( (2) 郁乎苍苍 ( 《赤壁赋》 )(

)

)

(3)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阿房宫赋》 )( (4) 昼夜望将军至,岂敢反 乎 ( 《鸿门宴》 )( (5) 贤人之所认为圣,愚人之所认为愚,其皆出于此 (6) 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赤壁赋》 )( (7)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回去来兮辞并序》 )( 【答案】 (1) —① (2) —⑥ (3) —④

)

) 乎(《师说》 )(

)

)

)

(4) —②

(5) —③ (6) —⑦ (7) —⑤

虚词:乃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乃出 ( 《触龙说赵太后》 )( (2) 公子于是 乃置酒大会来宾 ( 《信陵君窃符救赵》 )( (3) 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 《齐桓晋文之事》 )( (4) 今其智乃反不可以及,其可怪也欤 ( 《师说》 )( (5) 蒙冲斗舰 乃以千数 ( 《赤壁之战》 )( (6) 尔其无忘 乃父之志 ( 《伶官传序》 )(

)

)

)

)

) )

(7)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 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游褒禅山记》 )( 【答案】 (1) —② (2) —① (3) —⑦ (4) —③

)

(5) —⑤ (6) —⑥ (7) —④

虚词:其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秦王恐其破璧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

) )

(2) 佩绚丽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 《离骚》 )( (3) 其假如,孰能御之 ( 《齐桓晋文之事》 )(

(4) 失其所与,不知 ( 《烛之武退秦师》 )(

)

(5) 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逍遥游》 )(

)

(6) 寡 人 欲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 安 陵 君 其 许 寡 人 ( 《 唐 雎 不 辱 使

命》 )( )

(7) 后来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8) 吾其还也 ( 《烛之武退秦师》 )(

( 《屈原传记》 )(

)

)

) ) )

)

(9) 其一能鸣,其一不可以鸣 ( 《庄子》 )( (10) 其孰能讥之乎? ( 《游褒禅山记》 )( (11) 其李将军之谓也 ( 《李将军传记》 )( (12) 故认为其爱不若燕后 ( 《触龙说赵太后》 )(

【答案】 (1) —① (7) —④ (8) —⑧

(2) —? (3) —⑩ (4) —② (5) — ? (11) —⑥ (12) —③

(6) —⑨

(9) —⑤ (10) —⑦

虚词:且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2) 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 《孔雀东南飞并序》 )( (3)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 且直 ( 《孔雀东南飞并序》 )( (4) 不者,若属皆 且为所虏 ( 《鸿门宴》 )( (5)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烛之武退秦师》 )( (6) 北山愚公者,年 且九十 ( 《愚公移山》 )( (7) 父亲母亲且不管,何言子与妻 ( 《白马篇》 )( 【答案】 (1) —③ (2) —⑥ (3) —① (4) —⑤

) ) )

)

) ) )

(5) —② (6) —⑦ (7) —④

虚词:若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此鹳鹤也 ( 《石钟山记》 )( (2) 吾儿,久不见 若影,何竟日静静在此 ( 《项脊轩志》 )( (3)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烛之武退秦师》 )(

)

) ) 【答案】 (1) —③ (2) —②

(3) —① 虚词:所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后代来至蛇 所,有一老妪夜哭 ( 《汉书》 )(

)

(2) 吾所认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传记》 )( (3)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素来 ( 《桃花源记》 )( (4) 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 《鸿门宴》 )( (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师说》 )( (6) 燕王,吾 所立( 《伶官传序》 )(

【答案】 (1) —⑥ (2) —⑤ (3) —② (4) —③

)

)

) )

)

(5) —④ (6) —①

虚词:为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故王之不王,不 为也,非不可以也 ( 《齐桓晋文之(1) 事》 )(

(2) 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 ( 《鸿门宴》 )(

)

)

(3) 现在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为( 《鸿门宴》 )( (4) 天下熙熙,皆 为利来 ( 《史记·货殖传记序》 )( (5) 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 《鸿门宴》 )( 【答案】 (1) —⑤ (2) —③ (3) —④ (4) —②

) ) )

(5) —①

虚词:焉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 《阿房宫赋》 )(

)

)

(2) 寡人之于国也,悉心 焉耳矣 ( 《寡人之于国也》 )( (3) 且焉置土石 ( 《愚公移山》 )(

(4) 缦立远视,而望幸 焉( 《阿房宫赋》 )( (5)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劝学》 )(

)

) )

(6)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 焉求( 《回去来兮辞并序》 )( (7) 吴之民方痛心 焉( 《五人墓碑记》 )( 【答案】 (1) —⑦ (2) —⑥ (3) —⑤

)

)

(4) —③

(5) —④ (6) —② (7) —①

虚词:也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也”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吾所认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 也 (《廉颇蔺相如传记》 )( (2) 古之贤人,其出人 也远矣 ( 《师说》 )( (3) 廉颇者,赵之良将 也( 《廉颇蔺相如传记》 )(

)

)

)

(4) 身故人手,为天下笑者,何 也( 《过秦论》 )(

)

(5) 今其智乃反不可以及,其可怪

也欤 ( 《师说》 )(

)

(3) —① (4) —③ (5) —④

【答案】 (1) —② (2) —⑤

虚词:以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 《登泰山记》 )( (3) 险以远,则至者少 ( 《游褒禅山记》 )( (4)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鸿门宴》 )( (5) 君何以知燕王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6) 斧斤以时入山林 ( 《寡人之于国也》 )(

)

) )

)

) )

(7) 以啮人,无御之者 ( 《捕蛇者说》 )(

)

)

)

(8)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9) 木欣欣以向荣 ( 《回去来兮辞》 )(

(10) 皆以美于徐公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1) 樊哙侧其盾 以撞( 《鸿门宴》 )(

)

)

(12) 传之佳人, 以捉弄臣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

(5) —① (6) —⑤

【答案】 (1) —④ (2) —③ (3) —⑥ (4) —② —⑨

(9) — ? (10) —? (8)

(7) —⑩

(11) —⑦ (12) —⑧

虚词:因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若民,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 《齐桓晋文之事》 )( (2)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因遗策 ( 《过秦论》 )( (3) 恩所加,则思无 因喜以谬赏 ( 《谏太宗十思疏》 )( (4) 不如因善遇之 ( 《鸿门宴》 )(

(5) 振声激扬,伺者 所以觉知 ( 《张衡传》 )( (6)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烛之武退秦师》 )( (7) 项王改日 因留沛公与饮 ( 《鸿门宴》 )( 【答案】 (1) —⑤ (2) —⑦ (3) —④

) ) )

)

)

)

)

(4) —② (5) —③ (6) —① (7) —⑥

虚词:于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 于赵者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2) 故燕王欲结 于君( 《廉颇蔺相如传记》 )( (3) 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其址 ( 《游褒禅山记》 )( (4) 业精于勤荒 于嬉( 《进学解》 )( (5) 不拘于时 ( 《师说》 )(

)

)

)

)

)

(6) 冰,水为之,而寒 于水( 《劝学》 )( 【答案】 (1) —② (2) —③

)

(3) —① (4) —⑥ (5) —④ (6) —⑤ 虚词:与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失其所与,不知 ( 《烛之武退秦师》 )( (2) 可得闻与 ( 《庄暴见孟子》 )(

)

)

(3) 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 《廉颇蔺相如传记》 )( (4) 秦伯说, 与郑人盟 ( 《烛之武退秦师》 )( (5) 与前生而皆然兮 ( 《涉江》 )(

)

)

)

(4) —①

(5) —③

【答案】 (1) —⑤ (2) —④

(3) —②

虚词:则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岳阳楼记》 )( (2) 则与一世彘肩 ( 《鸿门宴》 )( (3)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 《师说》 )( (4) 用之则行,舍之 则藏( 《论语》 )(

)

)

) )

【答案】 (1) —④ (2) —①

(3) —② (4) —③

虚词:者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楚左尹项伯 者,项羽季父也 ( 《鸿门宴》 )( (2) 此三者,吾遗恨也 ( 《伶官传序》 )(

)

)

(3) 且勇者不用死节,懦夫慕义,哪处不勉焉 ( 《报任安书》 )( (4)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鸿门宴》 )( (5) 村中少年好事 者驯养一虫 ( 《促织》 )( 【答案】 (1) —② (2) —⑤ (3) —① (4) —③

)

)

) (5) —④

虚词:之

解说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1)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 之汶汶者乎 ( 《渔父》 )( (2) 之二虫又何知 ( 《逍遥游》 )(

)

)

) ) )

)

)

)

(3) 臣固知王 之不忍也 ( 《齐桓晋文之事》 )( (4)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赤壁赋》 )( (5) 顷之,烟炎张天 ( 《赤壁之战》 )(

(6) 胡为乎遑遑欲何 之 ( 《回去来兮辞》 )( (7) 作《师说》以贻 之 ( 《师说》 )(

(8) 孔子云:“何陋 之有?” ( 《陋室铭》 )( 【答案】 (1) —⑤ (2) —② (3) —④

(4) —③ (5) —⑦ (6) —⑧ (7) —①

(8) —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