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市场营销者”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市场营销者是买主 B.市场营销者是卖主
C.市场营销者只能是卖主 D.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主,也可以是买主
2.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因素如人口、经济、文化、技术等是市场营销环境的( )因素。 A.宏观环境 B.微观环境 C.作业环境 D.直接环境 3.市场营销服务机构包括( )。
A.消费者协会 B.环境保护组织 C.广告公司 D.政府机构 4.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 B.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高 C.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 D.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低
5.同一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具有( )。 A.绝对的共同性 B.较多的共同性 C.较少的共同性 D.较多的差异性 6.( )差异的存在,是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 A.产品 B.价格 C.需求偏好 D.细分 7.同质性较高的产品,宜采用( )。 A.产品专业化 B.市场专业化 C.无差异营销 D.差异性营销
8.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自豪地说:“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汽车就是黑的”。这一观念属于( )。
A.产品导向观念 B.生产导向观念 C.市场导向观念 D.推销导向观念
9.( )包括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地区间流动、人口结构等因素。
1
A.地理环境 B.人口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10.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因素如人口、经济、文化、技术等是市场营销环境的( )因素。 A.宏观环境 B.微观环境 C.作业环境 D.直接环境
11.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都是生产日用化工产品的企业,是一对竞争对手,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他们属于( )。
A.愿望竞争者 B.普通竞争者 C.产品形式竞争者 D.品牌竞争者 12. ( )市场的需求具有鲜明的可诱导性。 A.产业 B.中间商 C.政府 D.消费者
13.马斯洛认为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分,最低层次需要是指( )。 A.生理需要 B.社会需要 C.尊敬需要 D.安全需要
14.傍晚时分,老李夫妇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从广州的工作地回到了陕北老家的县城,感觉格外的饿,他们不禁又想起了 “中国大酒店” (五星级)那丰盛可口的菜肴,请问老李夫妇的这种状态属于( )。
A. 欲望 B.需要 C. 需求 D.以上都是
15. 购买者在购买时对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这种购买者属于以下哪种购买类型?( ) A.情感型 B.冲动型 C.经济型 D.理智型
16.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收入增长,恩格尔系数将( )。 A.下降 B.增大 C.不变 D.上下波动
17.以下哪一项不是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的特点( )。 A.购买者的广泛性 B.需求的差异性 C.购买者的非专业性 D.派生需求
18.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 )。 A.市场占有率高 B.成本的经济性
2
C.市场适应性强 D.需求满足程度高
19.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一种( )过程。
A.商品流通 B.商品买卖 C.价值传递 D.社会和管理 20.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 )。 A.需求管理 B.客户管理 C.市场管理 D.欲望管理
21.凡是消费者或用户对“某”产品的需要、欲望以及对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反应等方面具有基本相同或极为相似的一致性,“某”产品市场就是( )。 A. 同质市场 B. 买方市场 C 异质市场 D. 卖方市场
22.( )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与行业的发展状况、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
A.人口环境 B.科技环境 C.自然环境 D.经济环境
23.个人收入中扣除税款、非税性负担以及维持生活的必需品支出后的余额叫做( )。 A.个人全部收入 B.个人可支配收入 C.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D.人均国民收入
24.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 )为中心。 A.销售 B.消费者 C.市场 D.利润 25.恩格尔系数在( )为小康水平 A.40%—50% B.50%—60% C.20%—30% D.大于60%
26.组织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 )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都不是
27.当消费者购买一件贵重的、不买有风险的而且又非常有意义的产品时通常所采取的行为类型是( )。
A.习惯性购买行为
B.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
3
C.不协调购买行为 D.复杂购买行为
28.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社会需要
29.针对消费者的购买呈现购买次数频繁、每次购买量小的特点,营销者应适当调整产品规格,( )产品包装。
A.扩大 B.缩小 C.保持原有的 D.改变 30. 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是 ( )。 A.产品 B.消费者市场 C.消费者的需求 D.合作的客户
31.消费者市场的最大的特点在于:消费者为了个人或家庭的生活而( )购买。 A.非目的性 B.非营利性 C.非理智性 D.非创造性 32.购买行为的实际起点是( )。 A.寻找信息 B.购买动机 C.消费需求 D.做出选择
33.( )包括企业周围的社区、消费者协会、环境保护组织、少数民族团体、科研院所等。 A.竞争者 B.媒介公众 C.社会文化环境 D.社会公众 34.( )不属于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A.人口环境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环境 D.顾客
35. ( )是指向企业提供各种资源的工商企业和个人。 A.供应商 B.代理商 C.零售商 D.批发商
36.中国人的口味大体上是东辣、西酸、南甜、北咸。这是一种( )现象。 A. 地理亚文化 B. 种族亚文化 C. 宗教亚文化 D. 民族亚文化
37.心理学家研究了许多有关人的需求与动机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 )。 A.“需求层次论” B.“动机形成理论”
4
C.“市场细分理论” D.“目标市场理论”
38.不管是否愿意,我们都会面对这样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可能对某物有一种强烈的渴求,而现在的产品或服务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人们对于无害香烟、安全的居住区以及节油汽等车的需求正是如此。人们的这一需求属于( )需求。 A.负需求 B.潜在需求 C.充分需求 D.不规则需求
39.企业希望开拓和占领为自己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细分市场叫( )。 A. 市场细分 B. 市场定位 C. 目标市场 D. 消费者市场
40. “金莎”巧克力,它瞄准了( )这一目标市场,采取了“高位定价、重视情感需求、提升精品形象、采用特殊高级通道”的策略,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至上品质、高贵形象”的定位。
A. 追求低品质生活的低消费阶层 B. 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高消费阶层 C. 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低消费阶层 D. 追求低品质生活的高消费阶层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
山西省忻州地区某化肥厂,以生产化肥为主,其产品主要销往德国。该厂的厂址设在市中心,80年代销量大,利润可观。之后,随着德国客户的需求,该厂对产品作了些调整,基本上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销路尚好。但在90年代末,整个营销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厂的厂址仍未迁移。在生产产品的同时,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废水、废气以及噪音的污染。结果,该厂的产品销往德国时,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合同规定,但在德国的海关就把这批货拒之门外,并宣称生产产品时不符合环保的规定。之后,该厂销量逐年下降,最终宣告破产倒闭。 案例思考:
1.试分析该化肥厂破产倒闭的原因? 2.该化肥厂应建立何种市场营销观念? 案例二
风土人情非小事
中国某外贸加工企业,多年来生产挂毯出口到国外市场进行销售。其中比较受外国消费者欢迎的是中国龙、万里长城和徐悲鸿的马等图案的挂毯。结果该厂生产了一批质量上乘的龙图挂毯,出口到中东市场时,没料到不多久,代理商要求退货。厂方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中东的国家
5
有一个风俗,认为龙有凶、吉之分,区别就在龙的爪子上,五爪为凶、四爪为吉,而这批龙图挂毯恰恰是五爪龙,结果当然是一条也卖不出去。 案例思考:
该企业的情形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 案例三
泰国首都曼谷“酒吧”
泰国首都曼谷有家“酒吧”的主人,在门口放着一个巨型酒桶,外面写着醒目的大字“不准偷看!”。许多过往行人十分好奇,偏偏非要看个究竟不可。哪知道,只要把头探进桶里,便可以闻到一种清醇芳香的酒味,还可以看到桶底中印着“本店美酒与众不同,请享用!”字样,不少大叫“上当”的人,却在粲然一笑之后顿觉酒痛大发,于是纷纷进店去试饮几杯,酒吧生意旺盛。 案例思考:
试分析该酒吧的成功之道。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