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百题竞赛(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1C112B123C134B14D5C15A6A16B7D17B8B18D9B19D10A20DACA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2分)(1)位置关系:位于坎儿井下游末端;(2分)优势:水源充足,可自流引水(2分)(2)海拔低,又属于盆地地形,不易散热(2分)(3)农业灌区扩大,农业灌溉用水增加,河流夏季水量减少;修建水库,蓄纳冬水,减少了冬季坎儿井入湖水量。(4分)措施:措施合理即可,如关井退田等。(2分)22.(18分)(1)1911年,经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建立,辛亥革命的形势迅速蔓延到南方为主的多个省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2分)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2分)(2)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新旧交织的社会。一方面,当时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如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社会生活移风易俗,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等;但同时,“旧隐患”依然存在,如帝国主义依然威胁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国家仍然不统一等。(能够辩证综合分析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能体现有进步有落后即可,5分)(3)白话文版更有价值。白话文版,白话文表达通俗,容易被普通群众所接受,这样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2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成为五四运动纲领性口号,其内容容易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2分)。(只判断得1分,写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反向说明也可。)(4)本题可采用分层评价,史实及分析4分,逻辑1分。答案示例:从材料四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从学生游行示威到工人罢工可以看出,学生和工人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说明“人民大众”广泛参与,也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根据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所以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分)23.(8分)(1)2,1,4,3(2分)(2)1914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一战爆发,这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造成人类沉重的人为灾难。1931年日本进攻沈阳引发了中国最早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5年人类首次使用原子弹,摧毁了广岛等城市。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灾难,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财产等损失。所以,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4分)如:我们应充分认识核战争的极端危险性,(3)从战争的危害及珍爱和平等角度回答皆可,坚持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24.(10分)(1)①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可知,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2分)②从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知,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分)(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作答4分)(2)因为①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可知我国目前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需要我国全面深化改革(2分);②通过通过深化改革,改变发展方式,有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2分)(从城乡差距、发展转变两个角度作答4分,不结合材料扣1分)(3)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言之有理即可2分)25.(12分)(1)民主决策(2分)(2)①征求公民意见,有利于人大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2分)②征求公民意见,有利于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保障人民利益的充分实现。(2分)(从决策方、参与方两个角度作答4分)(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或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能有效保证市场经济发展、强国富民的实现(2分)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目前面临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2分)所以国家要为文化产业立法具有合理性。(文化或法治的重要性理论2分,根据材料说明现状2分)(4)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全民守法。而全民守法的推进要求我们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我国的各自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即使我们没有从事文化产业,但我们有享受文化服务,这个法律显然与我们有关。(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