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1、了解鸡兔同笼〔先板书课题〕 你对鸡兔同笼了解多少?〔鸡兔同笼的出处和题意:一生 读〕
2、出示古书题目。师:这道题的数据比拟大,在数学中,我们通常 用化繁为简的方法来研究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简单点的例 1。
〔齐读 例 1〕,你从题目中找到了几个信息?〔4 个〕〔隐含了 2 个条件〕
3、通过预习,你知道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生: 列表法、假设法、抬腿法、方程法……〕通过预习,大家了解到了那 么多的方法,但今天我们来学习比拟难的一种,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当 中比拟通用的方法——方程法。
二、反应例 1〔书中方程法反应〕
1、学生汇报步骤 师:通过预习,你能说说书中是怎样用方程解决例 1 的?〔电脑出示 例 1 解题过程〕 〔预设:一生汇报〔说得不完整〕。 师:谁有补充?生 2:我对 他说的有补充…… 师:你能把刚刚几位同学说的来完整地说吗?〔句式出示—师点击, 出示关键字等〕
2、质疑:这几位同学的汇报,你听清楚了吗?有没有质疑的地方? 〔事先学生预习单中已做了了解〕
〔预设:1、为什么列方程解题之前先要找等量关系? 2、写第二个等量关系时可不可以写成:兔脚+鸡脚=26? 3、4X 和 2〔8—X〕是怎么来的? 4、解方程的过程中,2X 是怎么得来的? 5、可不可以设兔为 X 只,鸡为 Y 只? 6、可不可以把鸡设为 x? 7、这道题是设鸡为 X 好,还是设兔为 X 好? 〔设脚数多的为 X 好,还是设脚数少的为 X 好?〕 〔师板书:设鸡……〕 质疑的问题也可以叫学生来答复。
3、小结:〔生说过程〕 通过大家的预习,我们把例 1 补充完整了。现在谁来说说它的解题过 程。〔学生根据电脑中的提示,说解题过程〕〔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这样的:先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我找到……
三、例 1 的第二种方程法 师:刚刚有学生提出可不可以设鸡为 X?可以吗?谁愿意来说说预习 时你是怎么解的? 〔选择有错误的学生答复,师板书〕 两生错误的都说完,师板书好:谁有意见?〔纠错〕 检查自己预习单中的这道题,还有没有问题?
四、比拟 1、刚刚我们用方程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比拟这两道方程,它们 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都根据两个等量关系来设未知数 和列方程。 不同点:第一种设兔为 X,也就是设脚数多的为 X。第二种设鸡为 X,设脚数少的 X。〕
五、总结〔完整归纳〕
六、古书鸡兔同笼问题反应 师:方程法学会了吗?接下来,请你先用刚刚的方法来检查你预习单 中古代的这道鸡兔同笼问题? 1、你检查一下,有问题吗? 2、生大胆说自己做错的地方。〔纠错〕: 3、一生说解题过程,师点击。师:对照一下,还有错误吗?有没有 疑问? 4、请一生来检验
七、搜集反应 鸡兔同笼是不是讲得都是鸡和兔的问题?预习中你搜集了哪些鸡兔同笼类型的问题?〔有选择请学生汇报,并板书。师:与鸡兔同笼问 题有什么联系?鸡兔相当于什么?设什么为 X 比拟好〕
八、谈收获并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是用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吗? 2、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懂得倾听的同学,这节课收获肯定很多。 我们再一起来回忆一下,方程解题的步骤。〔师带着学生说〕
九、师小结:用方程法解决这道题,我们在找到等量关系后能很快地列出 方程来。而如果你用书中介绍的其他方法去做这道题目的话,也许会 很麻烦,甚至行不通。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方程法的一个原因, 它的优势在于:它比其它方法更加通用,适合解决各种鸡兔同笼类型 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