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流专题知识整合

来源:二三娱乐


河流专题知识整合

一、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 1、形成

雨水降落到地面,部分雨水沿地面流动形成径流,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 2、分类

按河流的归宿分:内流河、外流河

按河流的形成分:自然形成的河流、人工修建的河流(运河) 二、河流径流补给与径流的变化

五种补给类型。补给类型不同的河流,其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不同。 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影响因素 降雨量 气温和 积雪量 气温 水位 水位 补给时间 雨季 径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 随降雨量而变化 我国分布地区 其他特点 东部季风区 东北地区 西部内陆 普遍 普遍 多数河流 春汛 冬季封冻 或断流 削洪补枯 削洪补枯 主要在春季 随气温和积雪量而变化 主要在夏季 全年 常年 随气温而变化 较稳定 稳定、可靠 三、河流特征

指河流的水文、水系特点 1、水文特征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水位高低;汛期(有无、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长短);(有无)凌讯;水能资源。 (1)流量:

河流补给(气候);地形(平原、盆地);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蒸发量的大小;植被覆盖程度。

(2)流量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主要看河流水的补给情况(夏雨型、冬雨型、多雨型、少雨型) (3)汛期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

(4)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5)结冰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凌讯:

①由低纬向高纬流。②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发生时间各纬度不同,结冰时高纬早低纬晚,融冰时低纬早高纬晚 (6)水能资源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1

20º 10º 0 050º 50 0 10º 500 降水量/mm 1500 1000 002尼 200 500 Q 日 500 500 500 0 500 10º P 200 50 0 尔 0 02N 0 2 00 02200 甲 200 200 1 4 7 10 月份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200 乙 河 0010 降水量/mm 150 100 0º 图 例 古马里帝国控制范围 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 城市 00 2 500 50 国界 等高线 河流 沙漠 海洋、湖泊 暖流 离岸寒流区 夏季盛行风 0 1 4 7 10 月份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水系特征

流程;流向;水系;支流湖泊、河网密度;流域面积大小;河道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罗河流域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数据比较。(如下表) 项目 流域面积年径流量三角洲面水能蕴藏量已建或将流域 长度(km) 232(km) (亿m) 积(km) (万千瓦) 建电站 名称 尼罗河 7座 6670 287万 810 2~2.4万 5000 流域 澜沧一湄4180 81.1 4633 4.4万 4356 24座 公河流域

2

材料二 尼罗河流域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图

比较分析两河流下游的水系特征及原因。

湄公河下游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尼罗河下游支流少水系不发达

原因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加上地势低平;而尼罗河下游流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

(1)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河流流向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即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①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

3

②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③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④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⑤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⑥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 (2)河道特征

主要指河床的特点,有V形河道、U形河道、勺子状河道,地上河、落差情况、河道宽窄、曲直状况。

四、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治理 1、开发利用与保护

4

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水产、旅游等

(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1)水资源: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开发适度,水污染、水土流失等) (2)水运的开发(水污染、生态保护)

(3)水能:水电站的修建(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旅游资源的开发(污染与生态)

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水量大,落差大,利用水能发电;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地处山区,注意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为河流水源地,注意保护水质。

*河流的航运价值(通航能力评价) ⑴河流径流量大小; ⑵河流径流量变化;

⑶人口、城市、经济发达程度; ⑷河流通航里程长短;

⑸联运(有无江海联运;河流与陆路交通联运)

⑹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5

材料一 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说明甲乙两河的航运效益差异,并简述差异产生的原因 。

差异:甲河航运效益优于乙河

原因:自然:甲河径流比较稳定,水量丰富,通航里程长。 人文:甲河流域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 2、河流灾害

洪涝、凌汛、断流、污染等。

3、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围湖造田。

(自然原因的一般表达: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河床高,排水不畅;支流多,扇形水系,集水面积大。)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退田还湖,陡坡退耕还林。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6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4.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八、水电基地选择区位条件(与资源开发条件分析类似) 1、水电基地选择有利区位条件: ①落差(大)、②水量(大)、③工程量(峡谷地形,工程量小,建坝容易,投资省)、④淹没损失(小)、⑤迁移人口(少)、⑥市场距离(近)。 2、水电基地选择不利区位条件: ①落差(小)、②水量(小,枯水期发电受限制)、③工程量(大,建坝不易,投资大)、④淹没损失(大)、⑤迁移人口(多)、⑥市场距离(远)。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你是否赞同在这一河段修建水电站,并提出你的理由。

赞同。①该河段水力资源丰富;②当地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水能开发程度低;③该河段离藏南人口较集中、经济较发达地区接近;④修建水电站有利于保护环境;⑤可有效扶贫,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对。①在该河段修建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生态环境);②可利用当地丰富地热能和太阳能替代水能;③距离我国经济中心遥远,群山阻隔,输电投资大;④当地经济落后,产业分布、经济密度低,耗电量不大;⑤修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

九、河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流水侵蚀地貌;流水沉积地貌

材料一 图l2、图l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7

(1)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8分)

甲:风力作用。(2分)风力堆积地貌(沙丘)。(2分)

乙:流水作用。(2分)流水侵蚀地貌(河谷)。(2分)

十、三角洲形成的条件(类似题目:冲积扇形成条件,根据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归纳) ⑴河流向入海口输送大量泥沙; ⑵近海水浅;河口区水流缓慢; ⑶河口地带没有强大的波浪和海流。 读图6 ,完成要求。(2008高考全国卷)

指出G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① 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 入海泥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