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河和长江地理知识点总结

来源:二三娱乐
黄河和长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黄河

1.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经青藏高原、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九个省区市。

2. 黄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的玉珠峰,因其上游河水富含黄色泥沙,故名黄河。

3. 黄河上游为一条蜿蜒起伏、流淌在高原与盆地间的狭长河段,主要支流有黑河、白河、源自青海省的花土河、渭河等。

4. 黄河中游自青海省囊谦县汇入黄河的黄河支流黄渤海地区为起点,至九曲黄河第一弯黄土高原地区为止,完成了国土中部地形特征的活动运动。黄河此段主要支流有大清河、永济河、杨河等。

5. 黄河下游有淄河、济南大河之称。下游滨州、冠县设有浮动研究中心河源站。 6. 黄河下游段开始有明显的冲淤作用,其泥沙淤积导致河道变易,曾蜿蜒至江苏省境内的淮河,宜堤,即沿靠淮河筑起土堤,使黄河所逾向淮河。1957年,堤不达,黄河改道直通淮河,农田淹漫。500多万亩土地人家成了一片汪洋。

7. 黄河曾常年泛滥,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破坏,其中以1887年与1938年特别严重。1938年洪水造成了严重的黄河动土,使黄河发生了泥石流现象。

8. 黄河的水源面积为75.30万平方公里,为我国除长江、珠江外水源面积最大的河流。年均径流流量达97.3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5.5亿吨,占全国河流输沙总量的三分之一。 9. 黄河是中国内河航运早的河道,也是我国的南北干道,上下游串连之间的交通要道。河畔地区居民是以农村居民和农民为主。黄河沿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10. 中国长城从康山至镇海口长约2450千米。长城西部的望边台至镇海口的黄在与1968年史无前例地大断流。黄河每年的沉积和冲淤作用的推进趋势明显,黄河周边已有良田400多万亩和好水沟2000多公里,年产粮食400多万金。

11. 并联观测站的市场区周围的涌浪河中断了老河道,期间有一段是断流过的。黄河的水流,它是河水,一些断浪起来高而矮,浸水50—60厘米,其流向,整个时期居民和牲畜都能够得以帮助。 二、长江

1. 长江是中国主要河流之一,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6300公里。流经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十一个省、市。

2.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为中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上游为冰川河段,流经青藏高原和青海地区,在柴达木盆地和果洛地区交汇形成嘉陵江段。

3. 长江中游为流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市,主要支流有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沱江、湘江、汉江、沅江、雩江、资水等。

4. 长江下游为流经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市,主要支流有淮河、瓦河、浒河、扬子江等,最后在南京汇入东海。

5. 长江流域总面积180.92万平方公里,年均流量为3.949立方公里/秒,占全国河流年均总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的水利工程、灌溉用水和发电有着重要的作用。

6. 长江流域人口众多,是中国的主要农业、工业和商贸中心之一。长江流域也是中国的科教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7. 长江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万里长江第一湾、万里长江第一城、万里长江第一滩”,是中国的水运要道和能源基地。

8. 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非常重要,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长江水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了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

9. 因长江流经的地区经济、社会等条件不同,形成了长江流域的多样化地理景观和文化风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

10. 长江流域的总面积约1,800,000 平方公里,注入大西洋的江河干流泄水量约为

42,630,000立方米/天,交通带和风景地泄水量约为23,000,000立方米/天。流量量约为合,并且不断增长也会有返色的可能。

总之,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主要的河流,东西分别,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它们的发展和保护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自然地理地带。希望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地理知识的总结,能够更好地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和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