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 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1月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涌水突泥段施工总结 李虎子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710032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引汉济渭秦岭隧洞3号勘探试验洞主洞延伸段工程K24+303的涌水突泥段施工处理技术和开挖支 护的施工方案,希望可以给相关工程人员带给有用的启示。 关键词:引汉济渭秦岭;隧洞涌水突泥段;工程施工; 1.工程概况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3号试验洞主洞勘探试验段与支洞夹角为 2.2 1第一层止浆墙施工 (1)回填反压:K26+720~K26+752段加强支护过程中暂时 现目前碴体脚处的里程为K26+750), 37。31 45 ,试验段围岩分为11I、Ⅱ类,主洞内里程K26+180 不对掌子面碴体进行扰动(和K25+784各设有一处泵站,隧道坡度为1/2527。201 1年1O月 在加强支护施做完成后利用上游洞渣反压掌子面附近碴体使其更 反压情况视碴体和溃口变化而定,如碴体有向外移动的 23 El下游爆破后,里程K26+760掌子面拱顶位置突然出现突泥 加稳定, 涌水,出水裂隙倾角 30。~45。,裂隙宽度约为25cm。自裂 迹象立即停止施压;(2)掌子面碴体注浆:在碴体内插入注浆管,浆液采用1:06 隙处涌出石屑及伴随孤石,经估算此时突泥涌水量约100m3/h。 自1O月26日至10月31 Et间在清淤过程中共发生四次较大溃口 水灰比水泥浆液(必要时根据试验确定)。 突泥,持续时间在6~10分钟,涌出量都在100m3-120m3之间。 (3)清基:止浆墙施做前将其基础范围内虚碴及泥浆清理干 截止2011年10月31日掌子面已经涌出泥渣约1000m3。截止目 净:(4)锁脚锚杆:在墙基及止浆墙与隧道周边接触处施做锁脚 单根L=3m,间距lm×0.8m纵向),外露 前溃口处突泥仍间歇性发生,间隔时间一般在l0~12时,涌泥量 锚杆(双排,R38N,一 般在120m3/每次左右,持续时间6~10分钟,涌水持续发生, 接茬长度lm,现场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密;(5)排水孑L第一层止浆墙施工过程中要在墙底部预留排水 涌量在lOOm3/h左右。 超前地质预报 孔,中150钢管,将溃口出水直接排到边沟中,并引排至洞外; (6)止浆蜷在碴体下部牢固处施做第一节止浆墙(墙高4m, 对主洞下游两侧边墙各施做了一次掌子面红外探水。预报成果见 墙厚2m,)。外墙采用钢模板支立,钢模板要求顺直,对漏浆处 要及时进行封堵。止浆墙外墙坡度暂定为1:0.25,内墙坡度可 表1 表1红外探测超前地质预报成果表 2011年1O月26日、10月29日陕西铁道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依碴体的坡度顺势而做。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 隧洞名称 预报范围 仪器型号 秦岭隧洞 K26+701~ K26+756 预报方法 红外探测 开挖面里 K26+761 程 场,泵送入模; (7)接茬筋:在第一层止浆墙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混凝土初 凝前在与第二层止浆墙接茬处预留中22钢筋,长度80cm,外露 长度40cm,间距30cm。 HW-305型红外探测仪 ,开挖段及掌子面地下水发育 开挖段为石英岩及片麻岩情况 预报里程 K26+761~K26+791,共 30m 掌子面发生涌水。 物探异常分析 沿隧洞轴线方向的6条红外探测曲线趋势一 致、波动较大且出现明显红外低值异常,掌 子面右侧红外探测曲线出现红外低值异常。 2.突泥涌水段施工处理 2.1拱架加固施工 根据现场已开挖地段揭露的围岩产状和类似工程经验,此段 空腔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形态 图2:止浆墙施工示意图 2.2.2第二层止浆墙施工 (1)锁脚锚枰在止浆墙与隧道周边接触处施做锁脚锚杆(双 : 排,单根L=3m,间距lm×0.8m纵向),外露接茬长度lm,现 场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密I 圈1空腔形态情况图 2.2止浆墙施工 止浆墙施工分两层施工,(见图2)具体施工步骤具体如下: (2)止浆墙:第一层止浆墙强度达到要求后,在靠墙顶外沿 向内2m处开始支立第二层止浆墙模板,模板支立到拱顶。外墙 ・9 1・ 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1月 交通建设 而且浆液在通过二级搅拌桶时过筛,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 坡度l:0.25,内墙坡度可依碴体的坡度顺势而做。采用混凝土 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泵送人模; 宜小于2小时,水玻璃(采用35Be )浆的配制在搅拌桶内加一 :(3)预埋管:模板支立过程预埋两根 150钢管,一根作为 定量的清水,再放入一定量的水玻璃搅拌均匀即可,两种浆液通 浇筑混凝土排气孔,同时作为掌子面涌水排水管另一根钢管稍 过注浆机在混合器处混合后进入岩层,双液浆施工流程图见图4 靠下并弯伸至开挖轮廓面外塌腔内不小于3m,做为塌腔回填混 所示。 凝土输送管道; (4)空腔回填:拱顶空腔用C20泵送混凝土回填,回填厚度 不小于拱顶开挖轮廓线 ̄'b3m。 2.3超前钻探 上部止浆墙强度达到2.5MPa后在止浆墙面上布3个超前探 孔,分别布置拱顶及两侧大跨各一个,采用取芯钻,孔深35m, 孔径89ram。 2.4超前大管棚施工 2.4.1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4双液浆施工流程图 3.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3.1超前支护(迈式锚杆) 3.1.1迈式锚杆施做 在有超前大管棚形成上部支撑的情况进行开挖,开挖后先施 喷3-5cm砼对拱部进行封闭并架好钢支撑,然后在拱部范围内沿 法线方向打设R38N迈式锚杆、压注水泥液浆,喷射初期支护砼, 在隧道的拱部形成整体支护结构的保护下进行开挖。 3.1.2迈式锚杆的安装 (1)按设计位置沿拱部开挖轮廓上标出锚杆位置; (2)先检查钻头,锚杆中孔有无异物堵塞,如有则清理干 净,然后将钻头安装在锚杆一端,再将凿岩机以套管连接在另 一端l (3)将锚杆的钻头对准掌子面上标出的钻位,对凿岩机供风 供水,开始钻进,钻进应以多回转,少冲击的原则进行,以免钻 碴堵塞凿岩机的水弛 (4)钻至设计深度后,用水或高压风清孔,确认畅通后卸下 钻杆连接套,保持锚杆的外露长度10-I5cm; (5)用孔帽装配套将孔口帽(止浆塞)通过锚杆外露端打人 图3:洞身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 孔口30cm左右; 2.4.2管棚的制作加工 (1)管棚制作 插入,后端lm范围内不开孔,尾部焊接 16 ̄11劲箍,其余部位 周身按梅花形布设15mm的压浆孔。具体见图3(标注以∞为 单位)。 15注浆于L孔眼交瞒布置 巾1o8热轧无缝钢管 (6)若锚杆需要加长,则用锚杆连接套将打入的锚杆与待接 锚杆连在一起,然后继续钻进,直到设计深度。 注浆前应认真检查注浆泵的状况是否良好,配件是否备齐; 检查制浆的原材料是否备齐,质量是否合格。检查合格后,即可 开始按以下程度注浆 管棚钢管设计采用钢花管。钢花管前端20cm做成锥形易于 3.1.3注浆 (1)将锚杆、注浆管及注浆泵用快速接头连接好。 (2)开动注浆泵注浆,直至浆液从孔口周边溢出或压力表达 到设计压力值为止。 (3)一根锚杆完成后,卸下注浆软管和锚杆接头,移至下一 根锚杆使用。若停泵时间较长,则在下根锚杆注浆前要放掉注浆 图3管棚加工示意图 管内残留的灰浆。 (4)注浆过程中,每次移位前应及时清洗接头,保证注浆连 (2)钢管间的连接 钢管的一端车15cm长的外丝扣,钢管间采用一根长30cm带 接进行。 全内丝扣的审115 6 8的无缝钢管进行连接。每根管棚采用两根 3.2开挖方法 为保护好围岩整体性,围岩尽量采用机械辅人工开挖,每循 长6m和4m的钢管错开接缝组成。 2.4.3管棚注浆 环进尺按每榀钢架间距0.5m,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考虑采用中 管棚注浆采用双液浆,先在高速搅拌机内放入定量清水进行 部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开挖支护示意图如下:・9 2・ 交通建设 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1月 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计算 孙艳茹刘西灿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桥隧分公司430056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56410 摘要:通过空间计算软件模拟一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悬链线箱形拱桥,并进行整体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分析,为该桥的 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箱形拱桥;承载力;稳定性 引言 拱桥是最古老的桥型之一,也是在桥梁中最具美感的桥型,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具有刚度大、材料 省等优点,在我国公路上应用较多。然而,由于拱桥受力复杂而 且不具普遍性,因此,对具体的桥梁仍需进行必要的受力分析。 肋顶板钢筋网,现浇拱肋顶板形成封闭钢筋混凝土箱形断面。 1工程概况 某山区桥梁,上跨一深vj钐沟谷,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及地形、 地质条件,决定主桥采用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缆索吊装 施工。全桥总体跨径布置为(3×20)m+12×8m+20m,桥梁全宽 16.5m。主桥拱上采用8m结构简支桥面连续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梁,引桥采用20m结构简支桥面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 图1桥梁方案 本桥主拱计算跨径L =90m,计算矢高f\=22.5rn,矢跨比 fo/n =I/4,拱轴系数m=1.78。主拱圈为悬链线箱形无铰拱,高 、厂 I——_.、/I 9 厂U ] 咽 r l—]I 口 。、1 fL n U 图2主拱圈截面(阴影部分为现浇混凝土) 度为1.8m,全宽12.6m,由6箱组成。主拱圈采用C50钢筋混 2承载力计算 凝土,先预制为U形拱肋,肋高1.62m。单肋分5节吊装施工, 2.1计算模型 U形拱肋吊装就位后,焊接横向连接钢筋及接头钢板,按加载程 对主拱圈整体的内力计算是基于有限元程序——MIDAs进 序现浇接头横隔板及肋间混凝土,安装好拱箱内模板,铺设好拱 行的,在公路I级荷载作用下,对拱圈及拱上建筑进行模拟计算。 钢架倾斜度不得大干2。。‘ {l } 【[ (4)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土、石回填,而用钢板进行调 整,必要时可用砼加固基底。 5.5.2锚杆施工 JI >l i— 一+ — j血~ 勰一一} 5} 2} {I 3.3初期支护 f一~‘} 钻孔采用风钻进行,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作出 标记,孔位允许偏差为±15m。钻孔的要求如下: (1)钻孔应圆而直,钻孔方向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 (2)锚杆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3)钻孔深度允许偏差为±50蛳。 图5中隔墅(C D)法施工步骤示意图 3.4监控量测 在施工管理中全过程以监控量测为管理依据,通过监控量测 数据的及时反馈,用以指导设计与施工。监控量测的项目及其方 法如下: 初期支护严格按照变更参数进行支护,每开挖一循环就立即 进行初期支护。 3.3.1拱架施工 初喷砼完成后,立拱架时要确保拱架与开挖面间的保护层厚 (1)地质支护状态观察对开挖掌子面进行观察、地质描述, 度,若欠挖则处理至开挖轮廓线,若超挖则拱背用喷射砼回填。 对围岩及初期支护表面采用放大镜等仪器观察。拱架架设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2)拱顶下沉量测:在中隔墙两侧即1部、4部的开挖拱顶, (1)支撑接头由螺栓连接牢靠。 (2)钢架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联接,钢筋环向间距lm,拱 各设一测点,全站仪测其下沉量。 (3)周边收敛量泓在洞内大跨、边墙角共设二条水平基线, 采用收敛仪量测。 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 (3)钢架必须垂直于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 (4)拆除中隔墙过程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量测监控。 ・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