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泵房沉井

来源:二三娱乐


一、 沉井

1、 泵房采用沉井结构,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沉井穿越的土层依次为砂垫层、第①层(填砂层),刃脚顶端进入第②层(粉质粘土层),沉井封底后,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其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

2、 沉井预留孔洞应根据工艺图准确预留。

3、 沉井外壁预留孔洞在沉井下沉期间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5混凝土普通砖封堵,墙体厚度同池壁,下沉完成后,将砖墙拆除。

4、 沉井在穿越第①层(填砂层)土时,地下水较丰富,为避免涌砂现象,沉井采用不排水法下沉,此时不得抽取沉井内积水,如有必要,还需向沉井内注水,使井内水位始终不低于井外水位。当沉井刃脚进入第②层后,因第②层为弱透水层,地下水水量将减小,但因刃脚进入第②层的深度较小,为确保安全,沉井继续采取不排水下沉,沉井设计为水下封底。根据现场情况,如积水较少,并能顺利抽干积水,经设计单位同意,可改为干封底。水下封底时,封底砼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不得抽取井内积水。

5、 浇筑底板砼前,壁板与底板接触面及底板与隔墙接触面必须凿毛,并冲洗干净。

6、 沉井施工前,先清除表层的杂填土,然后将泵房部位挖至黄海高程4.600m,再用中粗砂将泵房部位回填至黄海高程5.400m,开始第一节沉井制作,第一节沉井制作中的稳定方案由施工单位自行确定。

7、 沉井下沉施工时,人工挖土应采用先在每格井的中央取土,然后井壁下的顺序进

1

行,井壁刃脚下应采用全面同时分层(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取土的办法进行,以免沉井倾斜。刃脚四周也可根据需要留有土台,逐层挖削,使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时,其刃脚踏面下的土不允许掏挖。三格沉井必须同时均匀取土。

8、 弃土应运至安全距离以外,不得堆于井口周围,地面堆载考虑10KPa。

9、 下沉过程中,应加强沉降观测,如发现倾斜,应随时纠正。

10、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使用阶段抗浮水位按黄海高程4.800米计。

11、 沉井砼浇筑时,应尽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施工,降低砼的入模温度,减少井壁砼壁面温差。同时应加强养护,延长养护时间,避免砼出现早期干缩裂缝。

12、 沉井采用二次制作二次下沉,接高时必须满足沉井的稳定要求,沉井砼必须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方能下沉。

13、 沉井施工缝:

(1) 沉井井壁及隔墙不得设置竖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不得留在底板凹槽上,亦不得留在孔洞通过的地方,水平施工缝离上述部位的尺寸不得小于300mm,水平施工缝可设在每节沉井的分界处。水平施工缝宜采用凸式施工缝或钢板止水施工缝。

(2) 施工缝是壁板易产生渗漏的薄弱环节,故必须严格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CBJ141-90)的第

14、 采用承垫木法施工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顺序,对称、同步协调地抽取

2

垫木,并在抽出垫木的空穴及时填砂,使沉井均匀下沉。

二、 钢筋制作:

1、 为节约钢筋用量,钢筋接头应优先采用接触对焊。

2、 泵房底板,壁板钢筋接头应采用焊接,同一截面接头面积应不超过50%。接头净距应不小于35d且大于500毫米,当采用搭接焊接头时,焊接长度不小于10d;L型转角的水平钢筋及T型转角的水平钢筋均应与正交构件外侧的水平钢筋搭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除上述钢筋外,为方便施工,可采用绑扎接头,但同一截面上的接头面积不应超过25%,其搭接长度HPB235钢筋不小于31d;HRB335钢筋不小于38d,HRB400钢筋不小于50d,且不小于300毫米。接头中心间距分别不小于40d、49d和65d。本构筑物要求孔洞加强环向钢筋必须采用焊接。

3、 阀门井底板、壁板的水平钢筋接头应采用焊接,同一截面上接头面应不超过50%。接头净距应不小于35d且大于500毫米,当采用搭接焊接头时,焊接长度不小于10d;L型转角的内侧水平钢筋应与正交构件外侧的水平钢筋搭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除上述钢筋外,为方便施工,可采用绑扎接头,但同一截面上的接头面积不应超过25%,其搭接长度HPB235钢筋不小于34d;HRB335钢筋不小于42d,且不小于300毫米。接头中心间距分别不小于45d和55d。本构筑物要求孔洞加强环向钢筋必须采用焊接接头。

4、 底板和壁板撑铁纵横向间距为1000毫米,撑铁的直径、形式由施工单位自定。

三、 模板制作:

3

1、 鄙板模板不宜采用对穿螺栓固定,否则应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第

2、 拆模后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模板接头痕迹,底板上表面应用原浆抹光;沉井内表面1:2水泥砂浆粉刷20mm厚。壁板外表面在室外地面以下部分的模板制作仅须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204-2002)的相应规定。

四、 混凝土制作要求:

1、 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 水灰比不应大于0.50。

3、 混凝土内的总含碱量不应超过3.00Kg/m3。

4、 除施工缝外,每层混凝土必须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

5、 冬期施工时不得掺用氯盐类防冻剂,不得用明火提高环境温度,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的相应规定施工。

6、 混凝土养护:泵房及阀门井的养护应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第,

五、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

4

1、 凡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均需按设计图纸,并对照各专业相关图纸所标定的标高及尺寸事先预埋及预留,不得事后打洞(图中规定采用膨胀螺栓者除外)。

2、 相关设备的预埋件,需待设备选购后,按厂家的要求进行预埋。

3、 用振捣器捣实预埋件周边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并应辅以工人振捣,确保预埋件周边混凝土能振捣密实。

六、 施工允许偏差

应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第六章第一节的有关规定。

七、 活荷载取值

地面堆载:10KN/m²;泵房楼面平合板:5.0 KN/m²。

八、 注意事项

1、 沉井沉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封底。沉井下沉及封底过程中,控制地下水位不高于黄海高程4.800米。

2、 基坑周边的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的限制条件。

3、 沉井混凝土结构内表面均应进行DPS防渗、防腐、防碳化处理,具体办法如下:

(1) 清除沉井内表面的浮灰及污物;

5

(2) DPS涂料搅拌均匀后装入喷雾器中;

(3) 对沉井内表面进行均匀浸润喷涂处理(用量及要求详产品使用说明)。

(4) 壁板应从底板往上进行喷涂处理。

九、 回填要求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对开挖的基槽用中粗砂进行回填,回填时应分层压实,压实系数应大于0.94。

在阀门井基础范围内,若因沉井施工,对基底土有扰动,则将扰动土清除,然后用碎石砂(碎石:砂=65:35)回填至设计垫层底标高,回填时应分层压实,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6。

十、 沉降观测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期间内,应由建设方委托相关单位对泵房进行地基沉降观测,作为今后使用维护的依据。具体要求为:

1、 泵房必须埋设2~3个沉降观测专用水准点。

2、 沉降点的布设:要求布点均匀且便于观测和不易遭到破坏。

3、 观测要求:施工期的观测日期和次数,应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原则上在底板浇筑完成后、主体结构完成后及基坑覆土完成后均应进行观测。泵房竣工投入使用后的第一年,

6

每隔2~3月观测一次,以后适当延长至4~6月,直至达到沉降变形稳定在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毫米为止,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后应提供给相关单位,以作验算依据。

4、 观测精度:沉降观测可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等级,其闭合差应小于± 毫米(N为测站数)。为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不得任意改用水准点和更改其标高。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