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保华 吴立锋 张自由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期
陕县农业局 唐保华 吴立锋 张自由
一、技术简介
(一)技术背景及应用地区
近年来,豫西夏玉米在9月20日左右开始收获,乳线(即籽粒外部的黄白线)位于基部的1/2~1/3处,这时,玉米正处于果穗籽粒蜡熟期,籽粒灌浆时间不足40d,籽粒含水量在40%以上,成熟度差,这时收获,千粒重低,品质差,产量损失在10%左右。
(二)技术优点及应用效益
1、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小麦玉米1年2熟高产灌溉区域,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玉米应以早熟品种为主,减少水分消耗。玉米适当晚收可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使籽粒饱满充实且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含水量降低,便于脱粒和储藏,明显提高质量。据陕县农技站近2年的试验田收获情况调查,玉米晚收10d,每667m2可增产10%,可以提高玉米籽粒内在品质和商品性能。从玉米籽粒灌浆规律的观察试验中发现,玉米在授粉后28~29d时,籽粒体积迅速膨大,达到籽粒体积的最大值。此时,籽粒内部充满着乳块状物质,含水率很高,约为52%。而以后的灌浆是从籽粒顶部开始,逐渐向下进行。籽粒的顶部先充实固体状的淀粉,与下部乳块状的淀粉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固乳界限,称乳线或灌浆线。随着灌浆的进行,乳线逐渐下移。在授粉38~40d时,乳线移至籽粒中间,此时果穗苞叶发黄,用指甲在籽粒乳线上部掐时感觉已变硬,在乳线下部掐时会溢出乳汁。这时籽粒的干重相当于最终干重的85%~90%,而此时,玉米的茎叶青绿,还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营养物质。在授粉48~50d时,乳线移至籽粒基部消失,籽粒灌浆结束,基部形成黑色层,籽粒的含水率在32%以下,玉米成熟,此时收获的玉米产量最高。
2、现在的生产条件改善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从玉米腾茬到小麦播种的时间已大大缩短,在正常年份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并不影响适时种植小麦。每年6月10日左右播种、9月20日左右收获的玉米地块推迟8~10d,改在9月30日左右收获。
在10月5日前后播种小麦仍是适期播种,而且小麦适当晚播还可减少病虫害,群体发育更容易协调,旺长和倒伏的危险降低,造成减产的可能性很小。
玉米成熟期分乳熟、蜡熟、完熟3个时期,按以往习惯,陕县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收获偏早。在玉米尚未完全成熟时,农民就急于收获,一般提前7~10d,有的早收10d以上。近年来,陕县夏玉米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中科11和滑玉11和中科4号等,实际生长期为105~110d,籽粒灌浆需50~52d,如果播种期在6月10日,其收获期应当为9月25日—10月1日,而农民收获时间实际为9月15日,9月20日达到高峰,籽粒灌浆不足45d,此时玉米正处于蜡熟期。此时收获,不仅前期的肥水投入被浪费,品种的生产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而且玉米淀粉积累时间短,灌浆不饱满,影响了产量,一般造成玉米减产10%左右,品质也有所下降。如果在这个时期的玉米每多生长1d,千粒重增加3~4g,每667m2增加产量6~8kg,如果晚收7~10d,每667m2可增产50kg以上。
二、主要技术步骤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新品种,生育期为105d左右,籽粒生理晚熟期为113d,有效积温1 400~1 500℃,籽粒灌浆时间在50d左右。
(二)适时播种
豫西地区大都集中在6月5—15日播种。
(三)合理密植
及时间苗、定苗,于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每667m2留3 500~3 800株,不得延迟,以防苗荒;应及时将分蘖除去,在小喇叭口期及时拔除小弱株;在拔节到小喇叭口期,对长势
过旺的玉米,合理喷施安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健壮素、多效唑等),以防止玉米倒伏。
(四)搞好化学除草
播后处理:玉米播种后到出苗前每每667m2用40%阿特拉津加50%乙草胺各75mL,对水50kg进行封闭式喷雾,可在地面形成一层药膜,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药效在1个月以上;或在玉米3~5叶期苗后茎叶处理,每667m2可用4%烟嘧磺隆90mL加40%阿特拉津75mL防除单双子叶杂草。
(五)科学管理
全生育期分3次施肥,第1次为拔节期,6~7片展开叶(播后约25d)时,每667m2追施尿素15kg;第2次为大喇叭口期,12~13片展开叶(播后约45d)时,每667m2追施尿素25kg;第3次为吐丝期,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做到前轻,中重,后补足。浇水分别于苗期、抽雄期前各1次,以满足玉米发育时对水分的需求。
(六)综合防治病虫害
播后出苗前,每667m2喷施毒死蜱50g,杀死还田麦秸中残留的地老虎、粘虫和蓟马等害虫。主要防治蚜虫和玉米螟,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和辛硫磷颗粒剂。
(七)适当晚收
收获期应在9月下旬,一看玉米苞叶,当苞叶皮干后7~10d,苞叶松弛变干后即为晚熟;二看籽粒,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胚端出现黑胚层即为晚熟。达到这两个转指标,即可收获。
三、技术评价
玉米适当晚收可以改变农民传统耕作观念,可以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商品性,玉米晚收7~10d,每667m2产量可增加35~50kg,增加了农民收入。该项栽培技术易学易掌握,不需增加用工和投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