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沙市边坡及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来源:二三娱乐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长沙市边坡及基坑支护设计文件

编制深度要求

长沙市建设委员会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总则

1.1 为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

例》,统一长沙市边坡(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确保岩土工程设计 质量和工程安全,编制本要求。

1. 2 本规定适用于长沙市行政区划内建(构)筑物及市政工程的边坡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支护设计。

1.3 长沙市边坡(基坑)岩土工程支护设计文件的编制按设计阶段划分

为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边坡(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的编制应

按不同设计阶段的目的和要求进行。本文主要对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 计阶段的支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做出要求。

1. 4 长沙市边坡(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要求外,

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的现行有关标准及长沙市的有关管理和技术规定,特 别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2、基本要求

2. 1 边坡(基坑)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 2.1.1 边坡(基坑)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资料;

2.1.2 边坡(基坑)邻近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结构类

型、层数、基础类型、埋深、荷载大小、分布和建筑质量等情况; 2.1.3 边坡(基坑)拟建场地现状地形图、工程用地红线图;

2.1.4 场地周围地下管线图,包括:上、下水、电缆、煤气、污水、雨 水、热力等管线或管道的分布和性状;

2.1.5 拟建建筑总平面图、基础和地下建(构)筑物平面图和剖面图、 桩位图等;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1.6 边坡(基坑)附近附加荷载的情况;

2.1.7 施工技术、设备性能和区域性施工经验。

2.2 边坡(基坑)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应包括支护体系选型、

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计算、边坡(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和计算、排水

系统措施、降(止)水方法、挖土方法与流程、现场监测和检验等内容。 2. 3 边坡(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应包括文字部分、计算书和设计图纸

等内容。

2.4 边坡(基坑)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有编制单位的设

计文件专用章,应有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签章。 图表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定人签字。

2.5 边坡(基坑)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文字、标点、术 语、公式、符号、数字均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3、方案设计

3.1 文字部分

3.1.1 边坡(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文字部分应包括下列目录:

1)工程概况;

2)设计依据;

3)周边环境条件;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5)设计方案选择;

6)地下水控制设计;

7)监控方案;

3.1.2 工程概况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边坡(基坑)长度(周长)、面积、开挖支护高度;

2)边坡应描述坡顶、坡底标高;基坑应描述± 0.00 标高、基底标高、 自然地面标高及其相互关系;

3)边坡(基坑)支护结构型式;

4)设计使用年限;

3.1.3 设计依据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1)应明确支护方案设计采用的规程规范;

2)应明确用于支护方案设计的勘察报告书;

3)拟建建(构)筑物的总平面图、建筑物立面图等相关图纸;

4)方案设计计算所使用的软件。

3.1.4 周边环境条件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1)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与边坡(基坑)的位置关系;

2)周边地下管线(包括上、下水、电缆、煤气、污水、雨水、热力、 通信、消防等)的重要性、特征、埋置深度、走向、使用情况。

3)周边建(构)筑物的工程重要性、层数、结构型式、基础型式、 基础埋深、建设及竣工时间、结构完好情况及使用状况;

4)周边地下人防设施的埋深、走向、截面尺寸、衬砌材料、使用情况。 3.1.5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1)与边坡(基坑)有关的地层描述,包括岩性类别、厚度、岩土力 学性质特征等;

2)场地内地下水的类型,含水层的厚度及顶、底板标高,含水层的

富水性、渗透性,场地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各地下水层之间的水力 联系,地下水稳定水位的埋深和标高;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3 )当场地地层简单且分布稳定时,可绘制一个简化剖面;当场地地

层变化较大时,宜沿边坡(基坑)周边绘制地层展开剖面图。图中标明边 坡(基坑)支护设计所需的各有关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如:r 、C 、φ、

k k

K 等。

3.1.6 设计方案选择应明确下列内容:

1)通过分析工程地质特征,指明支护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地层;

2)通过分析地下水特征,明确需进行降水或截水控制的含水层;

3)通过分析基坑周边环境特征,预测边坡(基坑)工程对环境的影

响,明确需保护的邻近建(构)筑物、管线、道路等,提出相应的保护措 施;

4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划分边坡(基坑)安全等级;边坡(基坑)

周边条件差异较大者,应分段划分其安全等级,各分段可采用不同的支护 方式;

5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的支护和地下水控制设计方案。

有关支护结构型式、基本尺寸、支护结构的材料及强度等级均要求在设计 图纸中表示。

3.1.7 地下水控制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降水设计:包括降水方法、井间距、井径、井深的设计,施工过 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2)截水设计:包括截水范围、方法、工艺参数及截水效果和检测要求。 3.1.8 监控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在边坡(基坑)支护结构体系及周边环境布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点,明 确监测方法;变形控制值、报警值、监测周期及精度等级。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3.2 计算书

3.2.1 边坡(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应装订成册。计算书应有编制单

位的设计专用章,应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计算人、检查人或审核人签字。 3.2.2 计算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 )边坡(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边坡高度(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深度、

放坡角度、超载类型及超载值、边坡(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等。 2 )边坡(基坑)相关土层名称及其参数值,如土层厚度 h、天然重度

r 、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C 、φ、渗透系数 K 等,土压力计算模式、水土合

k k

算或水土分算。

3 )当采用计算软件计算时,应注明所采用的计算软件名称、版本号。 4 )计算结果应包括的内容:

支护结构体系整体稳定性分析、局部稳定性分析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常见的支护结构应包括如下内容:

排桩、地下连续墙:应有嵌固深度计算、结构计算、截面承载力计算、 支撑体系计算结果;

锚杆格构式挡墙:应有锚杆抗拉承载力计算,挡土墙整体稳定性验算 结果;

土钉墙:应有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土钉墙整体稳定性验算结果。 3.3 设计图纸

3.3.1 支护设计文件的图纸应有工程名称、编号、图名,应有设计人、 审核人和审定人签字。

3.3.2 支护设计文件的图纸应包括下列图件:

1 )边坡(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图;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边坡(基坑)支护总平面布置图;

3)支护结构立面图;

4)支护结构剖面图;

5)基坑降水(止水)平面布置图;

6)边坡(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3.3.3 边坡(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周边建(构)筑物的平面分布、尺寸、基底埋深、使用状况等;周边道路 与边坡(基坑)之间的平面关系、尺寸;

3.3.4 边坡(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支护桩平面布置:应标明桩的编号、桩径、桩间距及平面位置,

桩中心线与建筑物边轴线及基础承台或底板外边线的位置关系;

2)锚杆竖向布置:标明锚杆编号、锚杆间距及平面位置;

3)土钉墙平面布置:标明建筑物边轴线、基础承台或底板边线、边

坡(基坑)开挖上边线、下边线及其与建筑物边轴线的位置关系。

3.3.5 支护结构立面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常见的支护结构型式有:

1 )排桩立面图:标明排桩的布置、冠梁标高、冠梁与上部结构的关

系(如土钉墙、砖墙),桩间锚杆布置及其标高等;

2 )锚杆格构式挡墙立面图,标明锚杆布置得标高、锚杆的排距和水

平距、砼肋梁的截面尺寸。

3 )土钉墙立面图:标明面层钢筋网、加强筋、土钉的间距及连接方式。 3.3.6 支护结构剖面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支护结构剖面图:应标明自然地面标高、坑底标高、桩顶标高、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桩底标高、周围建筑物管线及对应的地层剖面图等情况。支护桩的竖向、

横向截面配筋图,配筋图应标明配筋数量、规格、级别、保护层厚度等; 2 )冠梁图纸包括梁的截面尺寸、梁顶标高、混凝土强度及配筋图等; 3 )人工挖孔桩应提交护壁设计图纸,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时,应

标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

4 )锚杆支护剖面图应标明锚杆设置标高、锚杆自由段、锚固段长度

及总长,受拉承载力设计值、锚杆直径、倾角、杆体材料、数量,锚杆与 连梁或压板的连接等;

5 )土钉墙剖面图应标明自然地面标高,边坡开挖坡率,各层土钉设

置标高,各层土钉直径、长度、倾角、土钉拉力设计值、杆体材质及面层 混凝土强度、厚度等。

3.3.7 基坑降水平面图:应标明井的类型、井间距、排水系统布设等; 应标明降水井及观测井的直径、深度及标高;

基坑帷幕止水平面图:应标明止水帷幕轴线位置及止水帷幕孔间距; 以及工艺参数及设计要求帷幕墙的渗透系数。

3.3.8 边坡(基坑)监测点布置平面图:应标明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

监测点的平面位置、基准点的位置,明确变形控制值、报警值、监测周期 及精度等级。

4、施工图设计

4.1 文字部分

4.1.1 边坡(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文字部分应包括下列目录:

1)工程概况;

2)设计依据;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3)周边环境条件;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5)支护结构设计;

6)地下水控制设计;

7)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

8)监控方案及应急预案;

9)施工检验。

4.1.2 工程概况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1)边坡(基坑)长度(周长)、面积、开挖支护高度;

2)边坡应描述坡顶、坡底标高;基坑应描述± 0.00 标高、基底标高、 自然地面标高及其相互关系;

3)拟建建(构)筑物基础型式(桩、伐等);

4)边坡(基坑)支护结构型式;

5)设计使用年限;

4.1.3 设计依据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1)应明确施工图支护方案设计采用的规程规范;

2)应明确用于施工图支护设计的勘察报告书;

3)拟建建(构)筑物的总平面图、建筑物立面图及地下部分建筑结 构图等相关图纸;

4)施工图设计计算所使用的软件。

4.1.4 周边环境条件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1)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与边坡(基坑)的位置关系;

2)周边建(构)筑物的工程重要性、层数、结构型式、基础型式、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基础埋深、建设及竣工时间、结构完好情况及使用状况;

3)边坡(基坑)周围地形、地貌条件;

4)周边道路的重要性、交通负载量、道路特征、使用情况;

5)周边地下人防设施的埋深、走向、截面尺寸、衬砌材料、使用情况。 6 )周边地下管线(包括上、下水、电缆、煤气、污水、雨水、热力、

通信、消防等)的重要性、特征、埋置深度、走向、使用情况。

4.1.5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部分应明确下列内容:

1)与边坡(基坑)有关的地层描述,包括岩性类别、厚度、岩土力 学性质特征等;

2)场地内地下水的类型,含水层的厚度及顶、底板标高,含水层的

富水性、渗透性,场地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各地下水层之间的水力 联系,地下水稳定水位的埋深及标高;

3 )当场地地层简单且分布稳定时,可绘制一个简化剖面;当场地地

层变化较大时,宜沿边坡(基坑)周边绘制地层展开剖面图。图中标明边 坡(基坑)支护设计所需的各有关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如:r 、C 、φ、

k k

K 等。

4.1.6 支护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明确边坡(基坑)安全等级;边坡(基坑)周边条件差异较大者, 应分段划分其安全等级,各分段可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

2)明确边坡(基坑)支护和地下水控制设计;常见支护结构型式的 设计内容应有:

a )排桩支护:桩型、桩径、桩间距、桩长、嵌固深度及桩顶标高;桩

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情况;冠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及顶面标高;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b )锚杆支护:锚杆直径、自由段、锚固段及锚杆总长;锚杆间距、

倾角、标高及数量;锚杆杆体规格、注浆材料及其强度等级,锚杆与连梁 或压板的连接;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锁定值;

c)土钉墙支护:边坡开挖坡率,各层土钉的设置标高,水平、竖向间

距;各层土钉直径、长度、倾角、杆体材料规格、注浆材料及其强度等级,

面层钢筋网、加强筋、混凝土强度、厚度、土钉与面层的连接方式等。 d)其它支护结构的设计内容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4.1.7 地下水控制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降水设计:包括降水方法、基坑涌水量、井间距、数量及井位、

井径、井深、过滤网、滤料、降水维持时间、地下水位、出水含砂量监测、

地面沉降的估算以及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相应的保护措施;降水设

备及连接管线;基坑内降水时,降水井与地下室底板的连接方式及防渗处 理措施、降水结束后的封孔要求等;

2 )截水设计:截水范围、方法、工艺参数及截水效果和检测要求。 4.1.8 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场地的硬化;

2)地表水控制要求、地下水控制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

3)土钉墙、护坡桩、锚杆等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

4)土方开挖顺序及要求;

5)材料质量及其控制措施;

6)人员、机械设备的组织管理;

7)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8)需特殊处理的工序及注意事项。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4.1.9 监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监控方案:边坡(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监测点平面布置,

监控项目的监测方法;基准点、监测点的位置及埋深方式、监测精度、变

形控制值、报警值,监测周期及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精度等级, 中间监测成果的提交时间和主要内容。

2 )应急预案:根据边坡(基坑)周边环境、地质资料及支护结构特

点,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逐一加以分析说明,制定具体可行的应急、 抢险方案。

4.1.10 施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对混凝土灌注桩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确定检测数量; 2 )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

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确定检测数量;

3)锚杆的质量检验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试验,并确定检测数量,对 特殊工程和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工程要求进行锚杆的基本试验。

4)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在施工技术参数相同时,确定检 测数量;

5)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采用钻孔检测,确定单位面积的检测数量。 4.2 计算书

4.2.1 边坡(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应装订成册。计算书应有编制单

位的设计专用章,应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计算人、检查人或审核人签字。 4.2.2 计算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 )边坡(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边坡高度(基坑深度)、地下水位深度、

放坡角度、超载类型及超载值、边坡(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等。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 )边坡(基坑)相关土层名称及其参数值,如土层厚度 h、天然重度 r 、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C 、φ、渗透系数 K 等,土压力计算模式、水土合

k k

算或水土分算。

3 )当采用计算软件计算时,应注明所采用的计算软件名称、版本号。 4 )计算结果应包括的内容:

支护结构体系:支护结构体系整体稳定性分析、局部稳定性分析及地 基承载力验算;常见的支护结构应包括如下内容:

排桩、地下连续墙:应有桩径、桩间距、桩长及嵌固深度;最大弯矩

及其位置;最大位移及其位置;配筋量及配筋方式;支护结构受力计算;

锚杆格构式挡墙:应有自由段、锚固段长度;直径、倾角、杆体材料 及数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土钉墙:应有土钉位置及长度;水平向及垂直向间距、直径、倾角及

杆体材料及规格;土钉抗拉承载力设计值;土钉墙整体稳定性分析验算; 必要时进行变形计算。

其它支护结构型式应明确结构基本尺寸、构件的材料规格及强度等 级,整体稳定性的验算及支护结构受力计算。

4.3 设计图纸

4.3.1 支护设计文件的施工图应有工程名称、编号、图名,应有设计 人、审核人和审定人签字。

4.3.2 支护设计文件的施工图应包括下列图件:

1)边坡(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图;

2)边坡(基坑)支护总平面布置图;

3)支护结构立面图;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4)支护结构剖面图及局部大样图;

5)基坑降水(止水)平面布置图;

6)降水井观测构造大样图;

7)边坡(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4.3.3 边坡(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周边建(构)筑物的平面分布、尺寸、基底埋深、使用状况等;周边道路

与边坡(基坑)之间的平面关系、尺寸;地下管线的用途、材质、管径尺寸、 埋深等。

4.3.4 边坡(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支护桩平面布置:应标明桩的编号、桩径、桩间距及平面位置,

桩中心线与建筑物边轴线及基础承台或底板外边线的位置关系;

2 )锚杆平面布置:标明锚杆编号、锚杆间距及平面位置;

3 )土钉墙平面布置:标明建筑物边轴线、基础承台或底板边线、边

坡(基坑)开挖上边线、下边线及其与建筑物边轴线的位置关系。

4.3.5 支护结构立面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排桩立面图:标明排桩的布置、冠梁标高、冠梁与上部结构的关 系(如土钉墙、砖墙),锚杆布置及其标高等;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锚杆立面图:标明锚杆编号、锚杆间距及位置;

3)土钉墙立面图:标明面层钢筋网、加强筋、土钉的间距及连接方式。 4.3.6 支护结构剖面图及局部大样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支护结构剖面图:应标明自然地面标高、坑底标高、桩顶标高、

桩底标高、周围建筑物管线及对应的地层剖面图等情况。支护桩的竖向、

横向截面配筋图,配筋图应标明配筋数量、钢筋布置形式、钢筋规格、级 别、保护层厚度等,非对称配筋应在配筋图上明确标示方向;

2 )冠梁施工图包括梁的截面尺寸,梁顶标高、混凝土强度及配筋图等;

3)人工挖孔桩应提交护壁设计施工图。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时, 应标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

4)锚杆剖面详图应标明锚杆设置标高、锚杆自由段、锚固段长度及

总长,受拉承载力设计值、锚杆直径、倾角及杆体材料、数量,锚杆与连

梁或压板的连接等;锚杆施工说明应对锚杆浆体材料、配比、浆体设计强

度、注浆压力等加以说明;对锚杆的基本试验及验收试验提出具体要求; 5 )土钉墙剖面图应标明自然地面标高,边坡开挖坡率,各层土钉设

置标高,各层土钉直径、长度、倾角、土钉拉力设计值、杆体材质及面层 混凝土强度、厚度等。

土钉与面板连接大样图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构造形式,依据土钉受力大 小,土钉与加强筋宜采用“ ┐┌”字型或“ L ”型、“# ”字型焊接,或其它 可靠连接形式;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土钉墙施工说明应对土钉浆体材料、配比、浆体设计强度等加以说明。 4.3.7 基坑降水平面图:应标明井的类型、编号、井间距、排水系统

及供电系统布设等;降水井、观测井构造大样图应标明降水井及观测井的

直径,实管、滤水管的长度,井的深度,滤料,过滤网,膨润土的回填深 度和标高;

基坑帷幕止水平面图:应标明止水帷幕轴线位置,止水帷幕孔间距;

立面图应标明止水帷幕范围(顶、底标高)其施工说明应包括施工方法及 其工艺参数,设计要求帷幕墙的渗透系数等。

4.3.8 边坡(基坑)监测点布置平面图:应标明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

监测点的平面位置、基准点的位置,明确变形控制值、报警值、监控周期 及测量精度等级。

学习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