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发改委协调国内10 资引进国外企业的技术。当时零部件行 长伍耿新就曾呼吁“希望 余家汽车企业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的 业老专家陈光祖表示.如果在3年内不能 国内自主开发企业联合 单打独斗地走路更 消息不胫而走,包括一汽、上汽、东风、长 落实研究与发展的结合,这项技术又将 起来.艰苦。” 安、华晨、奇瑞、吉利等10余家国内大型 很快落后于他人。事实也正是如此。 此次企业成立联合技术开发机构, 企业之间联合进行 车企均出现在联合技术开发机构的名单 上.这个联合机构目前正在注册中,名字 就是为了能组建一个谈判平台,既能获 技术开发将大大降低开 得关键技术.又能分摊技术引进的成本, 发成本和投资风险以及 是“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 联合开发谁挑头 使得各家企业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购 科技攻关的难度。实现资 企业间 国内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早有 买之后,再由各家企业携手联合攻关,攻 源共享。在国外,专家为此呼吁.但在本报记者对发改委 克这项技术,实现自主生产。 联合开发的例子屡见不 工业司进行采访时.对方表示不便评价。 关键是企业联合开发出技术成果 “WTO规则规定,政府不能给企业 后,不存在技术推广的问题。能够很快应 进行补贴,除了针对节能环保的技术之 用到各自的车型中 外,不能组建企业技术联盟.要由企业根 谁愿为人作嫁衣 目前有消息称.“中联发”已经与博 据自身需要自主进行。”汽车行业资深专 家贾新光的话给出了答案。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的领导机构,不 能违反WTO规则或许就是发改委不愿 意抛头露面的原因之--rE。 但在今年1月.上汽和华晨进行自动 变速箱方面的合作时,国家发改委一位 副主任亲自参加当天的签约仪式.并表 示.此次合作是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重 鲜。2002年10月,通用和 福特两大汽车公司宣布 他们共同开发一种用于 四轮驱动车辆的六速自 大事件.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方向 可 见,对于企业间联合进行核心技术研发。 除了上汽和华晨积极参与外.其他 个经济型轿车平台,然 发改委还是持鼓励态度的 的汽车企业对此似乎并不“感冒”。吉利 后基于这个平台再各自 降低风险都受益 集团新闻中心称.“听说过这个消息,但 开发出不同的车型。 一动变速箱。2006年福特 格华纳展开谈判.希望在双离合变速器 Edge率先应用了他们的 方面进行合作。 研究成果。这个项目帮助 消息人士称.牵头的很可能是上汽。 这两个拼得“你死我活” 上汽和博格华纳的合作由来已久,年初 的竞争对手节省了上亿 上汽与华晨已经启动的联合开发DCT项 美元的开发费用。 目中,博格华纳就以上汽合作伙伴的角 相比于自动变速箱 色参与其中。华晨方面也证实与上汽的 技术.联合开发整车平台 合作项目正是此次联合开发项目中的一 似乎更容易行得通。比如 部分。 让奇瑞和吉利共同开发 “早就应该联合起来做了!”一位业 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叹道。 此次联合组建技术开发机构.联手 研发自动变速箱,尤其是双离合变速器 (DCT).是为了改变自动变速箱完全依 赖进口的现状。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 自动变速器,我国迄今完全依赖进口.每 年进口金额高达上百亿元。 贾新光说:“自主开发技术,资金投 还没有看到相关文件 ”奇瑞也称“不太 清楚”。据了解,他们各自研发的变速器 项目正在推进中.而他们采用的技术并 非DcT双离合变速器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比较分散.每家 伍耿新也表示:“大 家一起开发出几个比较 适合中国市场的平台来, 企业可以在这几个平台 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定 企业所采用的变速箱技术并不相同。如 位,开发出各种适应他们 果让其拿出资金来开发其他企业主导的 自己市场企业定位的一 技术,这种为别人作嫁衣的事,恐怕没有 些产品.当然对这种平台 人会那么情愿 的使用也应该是有偿的 入非常大,风险相当高。各企业单独来 而且,自“上南合作”之后,一些车企 使用 ” 搞.使投资分散,而且每个企业的技术力 间的重组传闻也让企业“大佬”们变得十 据了解.此次可能组建的联合开发 量有限,会延误开发时间。” 分敏感。传闻中被一汽作为收购对象的 机构.将按各家企业占的股本比例进行 几年前,河南洛阳三明实业有限公 长安,只有使企 就并不想和一汽扯上什么关系。一 分成。除了联合开发技术之外,司曾经攻克轿车用无级变速器技术难 汽、东风等是否愿意放下架子与民营企 业能够共同受益.寻找到企业间利益的 题,在国内引起轰动。但是他们却面临着 业一起开发技术,目前也还是个问号。 共同点,大联合的计划才能够真正实现。 技术应用推广难题.很多企业不愿意冒 联合开发有先例 无论怎么说.中国车企联合自主研发是 风险使用民营企业的新技术.仍花费巨 在2005年,美国底特律中华商会会 大势所趋。口 汽车 自己买车最关注车的马力、油耗、外观和 况是新车排放标准不断升高,汽车的更 买车、用车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微电脑设备。“我不需要用汽车证明我的 新率也在提高。尽快用符合环保标准的 更新率也会不断提升.专家预计更新率 价值,即我的价值不需要物化。汽车只是 车替换市场上现有的不太环保的车.既 若能达到三十至四十的水准,虽然仍远 为生活提供方便的代步工具而已.而这 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改善了环 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百分之七十的更新率 与国内的价值观不同。在国内,汽车是身 境。”能源环保是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 水准.但是每年四百万辆的更新规模已 份的代表,汽车必须符合车主的身份。” 瓶颈,《中国汽车工“十一五”发展规划》 完全能够确保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步入良 中国车企联合开发 必行 不仅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首要考 量,也将促进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的发 展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并对各生产厂家 下达了研发节能环保型车的指标。 性化的轨道。加上以自主品牌为主的乘 用车的出口仍将维持强势.因此预计二 零零八年以后的乘用车.乃至整个汽车 行业的产销增速不会低于百分之二十. 尽管现在这辆车才使用了两年.赵 征打算等零八年七月北京允许柴油车上 牌后,换一辆更环保的柴油车.他说北京 市区空气恶化日趋严重。“汽车工业的发 展必定影响环境,但目前中国市场的状 “汽车文化”已经在中华大地漫延. 汽车时代正在中国大陆出现。口 cmNA Au1'o&Mo1'oRBIKE PARTs 7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