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开发技术规程,理论知识考试命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工作环节: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考核方式之一。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命题基本理论和国家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参考有关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按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和试题编制要求,编制理论知识试题。
以上每一个工作环节皆有明确的阶段成果,经审定后,这些阶段成果皆是下一个工作环节的基础。
一、编制《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标准中“比重表”确定的鉴定比重,分等级对“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逐级(层)细分形成的结构化表格,是理论知识命题的基础依据。
下面是初级摄影师理论知识比重表和鉴定要素细目表的部分内容:
初级摄影师理论知识比重表(部分) 项目 基本要求 相关知识 合计 职业道德 基础知识 拍摄 … 初级(%) 5 65 25 … 100 中级(%) … … … … … 高级(%) … … … … … 初级摄影师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部分)
职业:摄影师 等级:初级 鉴定方式:理论知识 页码:1 鉴定范围 鉴 定 点 一级 二级 三级 名称 鉴定 代码 名 称 代码 比重 重要程度比例 职业道德 001 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基本知识A 3 … … (04:02:01) 职业守则B (04:01:00) 2 001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 … 重要 页程度 码 X X X X X X Y 名称 名称 鉴定 鉴定 代码 代码 比重 比重 重要程度比例 重要程度比例 职业道德 A (08:03:01) 基本 要求 A (152:25:01) 70 基础知识 B (144:22:00) 65 5 001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摄影成像原理A 10 (22:10:00) 曝光控制与 影调调节 002 光轴的概念 003 光线传播的规律 … 10 … 001 曝光组合参数的含义 002 正常曝光的含义 1
B (22:12:00) … 30 合影照A (03:10:03) 拍摄A (38:26:17) 25 证件照B (15:06:04) … … 5 10 … 003 光比的含义 004 室外光线性质的分类 … … 001 小合影照布光的总体要求 002 … 001 拍摄证件照所使用的工具 002 阳面辅助光的作用 … … … … Y X X Y X 相关 知识 B (53:32:21) … … … … … … 填表人:※※※ 填表日期:200 年 月 日 审表人:※※※ 审表日期:200 年 月 日
(一)《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内容
从上例可以看出,《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层次结构,即将理论知识鉴定要素按国家职业标准逐级细化后,组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表格;二是特征参数,即各层次鉴定要素的代码、重要程度指标、鉴定比重等参数指标。
(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编写基本步骤和要求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按职业、分等级进行编制,即一个职业每一个等级编制一套细目表。
1.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基本要求” 和“工作要求”中相关知识的内容,分别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各级“鉴定范围”。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一级:是理论知识鉴定的总体要素。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对应,一般分为“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 代码分别用“A”“B”表示;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二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必须掌握的内容,原则上,“基本要求”部分的试题三个等级相同。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二级:是对“鉴定范围一级”的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的有关内容,将从业人员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职业活动范围领域进行划分。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职业功能”中有关内容对应;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目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三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三级:是对“鉴定范围二级”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工作内容”,将从业人员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工作内容范围进行划分,也可按知识单元进行划分。
2
名称一般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基础知识和工作内容”中有关内容相对应,或按知识单元确定名称;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目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如国家职业标准未给出具体比重则按该鉴定范围重要性由专家具体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四级”或“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四级至六级:是对上一级鉴定范围的分解,一般可按知识单元进行逐级细分。大多数职业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分至三级即可,如有必要细分至四至六级,请注意整个细目表结构层次应保持一致。名称、代码、鉴定比重、重要程度比例编写要求同鉴定范围三级。
2.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和深入细化,确定鉴定点
理论知识鉴定点:是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并按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细化到最小不可分割且独立可鉴定的“知识点”。
鉴定点的名称应准确表达鉴定点内涵,文字表述必须清楚明确、完整简炼。表述时多用某某的概念、性质、特点、分类、方法、规则、原理等语句,避免针对教材中某“章”或某“节”的内容,而不是某个“知识点”,避免使用疑问句。
鉴定点代码按鉴定点在鉴定范围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数字“001、002、003……”表示; 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是指每个鉴定点在整个鉴定点集合中的相对重要性水平,它反映了每个鉴定点与其他鉴定点相对重要程度。专家可根据经验确定各鉴定点的重要程度,并分别用“X、Y、Z”表示,X为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一般为职业活动必备的知识点;Y为一般要素;Z为辅助性要素。在鉴定要素细目表中,重要程度的数量分布一般是X占80%以上 ,Y不超过15%,Z不超过5% 。
鉴定点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理论知识鉴定点数量一般为鉴定比重的2倍以上,每个等级的鉴定点总量最少为200个。
精品题库的鉴定点数量至少为鉴定比重的3倍以上,每个等级的鉴定点总量最少为300个。如有特殊情况,个别职业鉴定点数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3.《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编写和审查基本要点如下:
●层次结构及比重与国家职业标准对应,且能满足国家题库组卷需要; ●内容不超出国家职业标准范围; ●各层次代码及特征参数合理正确;
●鉴定点划分遵循“最小且独立可测量”原则;
●鉴定点一般只针对一个考核要点,尽量选择该职业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能要素,即X点; ●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鉴定点在同一级别内不能重复出现; ●同一鉴定点在不同级别出现时,名称一致。
●鉴定点名称、所用术语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文字表述正确且符合编制要求; ●鉴定点总量满足鉴定需要(一般X占80%以上 ,Y不超过15%,Z不超过5%)。
3
二、编写理论知识试题
(一)理论知识试题编写基本原则
1.严格按《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中所列鉴定点内容命制试题,所命试题不得超出鉴定要素细目表所涉及的内容范畴。避免采用学科化的思路,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在关联性,从而导致要求考查的知识内容远远超出职业活动要求的倾向。
2.把握试题难度,使试题的难度符合对应鉴定点的内容深度水平。避免采用传统的过分强调知识死记硬背和文字游戏式的提问方式,在内容上避免偏题,在表述上避免怪题。
(二)理论知识试题编写步骤及要求
1.根据《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确定试题对应的鉴定点,标注试题特征参数 理论知识试题基本特征参数如下:
●层次属性:指一道理论知识试题所对应的鉴定点;一般用鉴定点代码表示(如,A—A—A—001)。
●题型:依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不同等级的国家题库题型也有所区别。目前,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全部采用客观试题,初、中级采用单项选择题(代码为“B”)和判断题(代码为“C”)两种题型,高级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代码为“G”)、判断题等3种题型。
编写试题时,初、中级每个鉴定点下至少编写4道单选题、2道判断题;高级每个鉴定点下至少编写3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2道判断题。
●难度等级:由专家在试题编写时,对试题难度所作的难易程度等级的初步评定。一般分为易、较易、中等、较难、难五个等级,分别以1、2、3、4、5表示。难度以中等(3)为宜,偏易(1)或偏难(5)的试题尽量减少。
●题目-目标一致性:反映一道试题所考内容与对应鉴定点内容间的一致程度。通常由命题专家进行评定。一般分为差、较差、中等、良好、优秀五种水平,分别用1、2、3、4、5表示。区分度越高越好。
同时,为便于将试题导入国家题库,命题专家可以使用“国家题库专用录入器”直接录入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和试题,也可采用计算机WORD文档方式,录入理论知识试题。采用WORD文档方式录入试题的统一格式和各项试题特征参数如例1、例2所示。
例1(单项选择题):
4
鉴定点代码 难度代码 一致性代码 {A} 为题干 引导符号 各选项的代码不要采用自动编号 {.XZ}为“( )”识别符号 {A}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的宽容度{.XZ}景物的曝光范围。 A—B—C—001 B 3 5 (A)减去 (B)加上 (C)除以 标准答案 {B}为标准答案引导符号 (D)乘以 {B}A
例2(判断题):
A—B—C—001 C 3 5
{A}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的宽容度减去景物的曝光范围。 {B}√
例3 (多项选择题): A-B-A-001 G 3 5
{A}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XZ}。 (A)色温
(B)明度
(C)色相
(D)纯度
(E)密度 {B} BCD 2.按要求编写试题
●编写单项选择题:即一道试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对正确选项有一定干扰性的干扰选项。
●编写多项选择题:即一道试题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其他选项
5
都是对正确选项有一定干扰性的干扰选项。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题干一般采用空缺句,题中的空缺部分用“( )”表示,句尾一律用句号;
备选项号码一律用英文大写表示,并用“( )”圈起; 答案直接用选项字母表示; ●编写判断题:
题干一般采用陈述句,标准答案用“×”、“√”表示。 ●命题技巧及试题样例:
----通过改变题干考核关键点(即改变括号位置)的方式进行反复命题,如:
教材内容: 在计算曝光宽容度时,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曝光宽容度=胶片的宽容度-景物的曝光范围。
鉴定点名称:曝光宽容度的计算 A—B—C—001 B 3 5
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的宽容度减去( )。 (A)光源的光照度 (B)景物的曝光范围 (C)被摄物的反光率 (D)景物的明暗光比度 答案:B
上述这道试题可以通过改变题干考核关键点进行反复命题,如:
A—B—C—001 B 3 5
曝光宽容度等于( )减去景物的曝光范围。 (A)光源的光照度 (B)被摄物的反光率 (C)胶片的宽容度 (D)景物的明暗光比度 答案:C
A—B—C—001 B 3 5
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的宽容度( )景物的曝光范围。 (A)减去 (B)除以 (C)乘以 (D)加上 答案:A
6
----通过列举实例进行反复命题,如:
A—B—C—001 B 3 5
若胶片的宽容度为9级,景物的曝光范围为7级,则曝光宽容度是( )级。 (A)16 (B)4 (C)1 (D)2 答案:D
----通过改变选项内容(即题干不变,在四个选项中至少改变2个选项的内容),进行反复命题,如:
A—B—C—001 B 3 5
若胶片的宽容度为9级,景物的曝光范围为7级,则曝光宽容度是( )级。 (A)16 (B)2 (C)63 (D)8 答案:B
----通过改变题干中数字进行反复命题,如:
A—B—C—001 B 3 5
若胶片的宽容度为10级,景物的曝光范围为5级,则曝光宽容度是( )级。 (A)15 (B)5 (C)50 (D)2.5 答案:B
----通过改变题干表述的方式进行反复命题,如:
A—B—C—001 B 3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曝光宽容度等于光源的光照度减去景物的曝光范围 (B)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的宽容度减去景物的曝光范围 (C)曝光宽容度等于光源的光照度减去被摄物的反光率 (D)曝光宽容度等于景物的曝光范围减去被摄物的反光率 答案:B
----通过变换题型进行命题,如:
7
A—B—C—001 C 3 5
曝光宽容度等于胶片的宽容度减去景物的曝光范围。 答案:√
A—B—C—001 C 3 5
若胶片的宽容度为10级,景物的曝光范围为5级,则曝光宽容度是2级。 答案:×
(三)编写理论知识试题容易出现的命题技术问题 1.同一个鉴定点内试题没有与该鉴定点内容对应。
如鉴定点“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的装饰物”
试题1: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 试题2: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
的装饰物是( )。 的载杯是( )。 (A)樱桃 (A)古典杯 (B)苹果片 (B)柯林杯 (C)柠檬片 (C)鸡尾酒杯 (D)青橄榄 (D)雪利杯 答案:D 答案:C
试题2内容与该鉴定点内容不符,所以应按反复命题技巧进行修改。
2.反复命题技巧运用不当,造成重复命题。
如试题1: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 试题2: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
的装饰物是( )。 的装饰物是( )。 (A)樱桃 (A)柠檬片 (B)苹果片 (B)苹果片 (C)柠檬片 (C)青橄榄 (D)青橄榄 (D)樱桃 答案:D 答案:C
试题1与试题2题干没有改变,选项内容也没有改变,只改变选项顺序,因此互为重题。应按有关技术方法要求,改变题干表述或改变至少两个选项内容。如:将试题2选项内容改变为
试题2: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的装饰物是( )。
(A)香蕉片 (B)柠檬角 (C)青橄榄 (D)猕猴桃 答案:C 3.试题没有对应鉴定点的核心内容。 鉴定点: 科学概念的三个基本要素
如试题1:科学的概念至少应包括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知识等三个基本( )。
(A) 要素
8
(B) 因素 (C) 条件 (D) 依据 答案:A
试题2:科学的概念至少应包括对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等三个基
本要素。 (A)实践检验 (B)时间检验 (C)科学知识 (D)科学基础 答案:C
试题1考核的不是鉴定点的核心内容,应将鉴定点的重点和关键作为出题内容,如试题2。 判断题中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如试题3:有利于饭店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是客人投诉的意义之一。
答案: √
试题4:有利于饭店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是客人投诉的原因之一。
答案: ×
试题4否定的关键点是“原因”,但不是该鉴定点的核心内容。 4.单纯考核数字或文字记忆。 如鉴定点“调酒操作方法的种类”
试题1:进行调酒操作的方法共包括( )。 试题2:进行调酒操作的方法共包括( )。
(A)4种 (A)调和法、冲和法、兑和法和摇和法 (B)3种 (B)调和法、兑和法和摇和法 (C)2种 (C)兑和法和摇和法 (D)1种 (D)兑和法 答案:B 答案:B
该鉴定点的内容是调酒操作方法的种类。试题1只单纯考核了调酒操作方法种类数量,而试题2考核了调酒操作方法种类内容,因此试题2比试题1更好地反映该知识点的内容,也避免了考生对数字死记硬背。
但是如果职业活动本身要求考生必须记住某些有关数字,则可以命制这类试题。 5.选项无干扰性。
如:调酒师在接待顾客时,要( )。
(A)态度严肃 (B)表情呆滞 (C)热情待客 (D)说话粗鲁 答案:C
此试题A、B、D三个选项对正确选项C缺乏必要的干扰,考生能够迅速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9
正确的作法是:选择题三个非正确选项至少有一个选项对正确选项有强烈干扰。在编写非正确选项时要尽量选择考生易混淆或与正确答案相近、但不是正确答案的选项。
6.试题答案不唯一。
这一错误常出现在用形容词、副词做考核关键点的试题中 如:调酒师的仪态应( )。
(A)大方 (B)庄重 (C)高雅 (D)得体 答案:A 该题四个选项皆对,无唯一正确答案。应调整选项内容或改变试题题干。 如果选项之间相互包含,也会使答案不唯一。
如试题1:我国常见的低视力 试题2: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常见的
眼病有:( ) 低视力眼病的为:( )
(A) 白内障 (A)白内障 (B) 沙眼 (B)沙眼
(C) 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C)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D) 以上均是 (D)角膜炎 答案:D 答案:D
试题1选项D包含了A、B、C,造成4个选项都对。可以改变题干和选项,如试题2。 7.试题表述不完整,造成答案皆对或皆错或不唯一。这一错误常出现在从教材摘抄语句时缺少前提条件。
如试题1:调酒师应当( )瓶口。 试题2:在斟倒完葡萄酒后,调酒师应当( )瓶口。
(A)握住 (A)握住 (B)旋转 (B)旋转 (C)平托 (C)平托 (D)擦拭 (D)擦拭 答案:B 答案:B
当试题摘抄教材文字时,必须考虑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对内容和文字重新进行细加工,保证试题内容完整、准确。
8.试题内容过于强调系统完整,给本题或其它“鉴定点”试题提供正确答案的线索或提示。 如试题:一幅素描色彩的局部调子应符合总体调子,要和整体调子( )。 答案:相统一。 应改为:一幅素描色彩的局部调子要和整体调子( )。 答案:相统一 9.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特别是“、”“,”“:”使用不当,让考生费解或误解。 10.在编写基础知识试题时,涉及到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内容要慎重。 (四)审查试题
除审查是否出现上述命题技术问题外,还要审查:
1.试题内容与《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鉴定点相对应,不超范围,也不缩小范围。
10
2.初、中级一个鉴定点内题量一般不少于6道题(单项选择题不少于4道,判断题不少于2道);高级一个鉴定点内题量一般不少于7道题(单项选择题不少于3道,多项选择题不少于2道,判断题不少于2道)。
3.试题中术语与符号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和现有国家标准中规定或通用的术语、名称、符号等,不能用地方习惯用语及自定的符号、代号等。
4.正确选项的字母应随机排列,避免出现多数正确答案为某一特定选项的现象。
5.试题附图应清晰,不要过大,一般最大不超过100×160mm。如用手工绘图应使用炭素铅笔制作,并提供相应的原始图形;如用绘图软件做图,应提供绘图软件的名称、版本。
6.试题的录入与校对直接影响国家题库内试题质量及由题库生成试卷的质量,同时又是检查试题内容与参数正确性的最后机会。为了确保试题的编写与录入质量,建议使用“三稿九校工作法”,即三次打印文稿,每次由三人流水作业进行校对。具体标准如下: 技术标准(差错率指标): - 标点符号差错率 ≤ 10/1000题 - 非关键文字差错率≤ 8/1000题 - 关键文字差错率 ≤ 5/1000题 - 统一标志差错率 ≤ 5/1000题 - 参数差错率
≤ 3/1000题
2
- 图形、公式差错率≤ 1/1000题 - 计算结果差错率 ≤ 2/1000题 - 格式要求差错率 ≤ 1/1000题 - 评分标准残缺率 ≤ 5/1000题
(五)注意事项
1.如果教材内容和国家职业标准不一致,应尽量回避。 2.如果教材内容有技术错误,应尽量回避。
3.如果教材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不一致或有技术错误,确实回避不了的,应提请命题处共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
11
三、有关表样
(一)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表样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 等级: 鉴定方式:理论知识 页码:
鉴定范围 鉴 定 点 一级 二级 三级 名称 鉴定 代码 代码 比重 重要程度比例 001 A 002 ( : : ) … B ( : : ) A ( : : ) 001 002 … 名 称 重要 程度 名称 名称 鉴定 鉴定 代码 代码 比重 比重 重要程度比例 重要程度比例 页 码 A ( : : ) 基本 要求 A ( : : ) … … 001 002 … B ( : : ) B ( : : ) 001 002 … … … … A ( : : ) A ( : : ) … … 001 002 … 001 002 … B ( : : ) … 相关 知识 B ( : : ) … A ( : : ) B ( : : ) 001 002 … 001 002 … B ( : : ) … … … … … 填表人: 填表日期:200 年 月 日 审表人: 审表日期:200 年 月 日
12
(二)审定意见表表样
1.过程审定意见表样
职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及试题编写过程审定意见表 项目 意见 级别 初级 中级 高级 需要修改的内容 编写专家 是否采纳 编写专家未采纳意见的理由 审定专家签字: 命题处项目负责人签字: 编写专家签字: 说明:审定专家和命题处项目负责人就题库细目表或试题编写提出意见,填入需要修改的内容一栏;编写专家应逐项研究意见,合理的意见应采纳,有异议的意见应说明未采纳的理由(可另附页)。
13
2.终审意见表样
职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及试题终审意见表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邮编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及试题的总体审定意见: 初级需要调整或修改的具体意见(可另附页) 中级需要调整或修改的具体意见(可另附页) 高级需要调整或修改的具体意见(可另附页) 审定专家签字: 审定日期: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