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 NO:920504-1 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巩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眩目的文化第一次大繁荣。其中有一个独立特行的一派,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 国 君,后者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这就是庄子,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二)导学部分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 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
1
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 批准人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
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词。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于是鸱得腐鼠。 (6)鱼出游从容。 (7)是鱼之乐也。
(二)研读课文
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3、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4、欣赏《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鹩鹌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四、课堂小结
2
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 批准人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
《﹤庄子﹥故事两则》 NO:920504-2 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德育目标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一、导学部分
古时有一位大师,他的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师平静地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 面对死亡,这位大师表现的是何等的坦然!他就是庄子。谁能介绍一下庄子的基本情况?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二、自学释疑。
1、 学生分组读课文,参照注释翻译课文。
2、 翻译下列句子: A.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B. 于是鸱得腐鼠。
C.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 鱼之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
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 批准人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
E. 子故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三、 感知课文内容。 1、 齐读课文《惠子相梁》,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和语调,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 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加入自己的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 你同意庄子的见解还是惠子的见解? 谈谈你的看法。 四、 拓展延伸。 资料:
1、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找智慧。”
2、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中的“论语心得”、于丹讲庄子风靡全国。 3、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推崇“自然”反对“人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孟子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我们之前也曾学过孔子、孟子的文章,对他们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了解 ,孔子、孟子和庄子,你更欣赏哪一位?谈谈你对他的看法,以书面形式展示。
4
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 批准人_____ 使用日期_________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