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发展与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本文作者从新型建筑材料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入手,主要就几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新型筑材料;发展与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美观、清洁的居住环境。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但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建筑材料应该具备怎样的特性才能让人们感觉更舒适,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呢?因此,为了改善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和节能、节地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发挥,充分掌握新型建材的性能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关键。
1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材料也在研究之中,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主要特征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需要开发研究环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可生产水泥、砌块等材料;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墙体板材;利用废弃的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等:既可以减少固体废渣的堆存量,减轻环境污染,又可节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对环保和地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免烧水泥可以节省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态、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在施工中不需振捣,既可节省施工能耗,又能减轻噪音。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密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国外和国内利用纳米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建筑材料,目前主要是纳米tio:光催化生态建材。利用纳米的氧化分解能力和超薪水作用可制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态建筑材料,包括空气净化建材、抗菌灭菌建材、除臭和表面自洁建材等。 2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2.1 新型墙体材料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墙体材料的生产工艺采用现代技术,并将钢铁的耐磨技术移植到墙材生产设备中;生产向大规模、集约型方向发展;生产方法自动化程度更高,普遍采用电脑控制生产全过程。
要想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总量的比例上升,重点是建设上档次、
上水平、上规模的主导产品生产线。空心砖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弧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重点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重点发展机械化挤压式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应用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装配式条板。 2.2 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对防水材料提出了高质量的防水密封要求。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1995年新型防水卷材产量4 200万平方米,约占防水卷材产量的5%,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都有。 2.3 高分子化学建材
国外高分子化学建材发展迅猛,发达国家化学建材产值已超过水泥。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耐候性涂料树脂的研究开发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涂料研究的活跃领域。目前,最活跃的领域是含氟树脂和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究。建筑防水密封材料在国外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快,向
高分子树脂和高分子改性沥青为基料的方向发展;沥青油毡胎基向玻纤胎基、化纤胎基或树脂薄膜胎基方向发展;屋面防水构造由多层向单层、双层方向发展;施工技术由热熔粘结向常温、自粘、机械固定等方向发展。 2.4 保温隔热材料
国外矿棉和玻璃棉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率超过50%;泡沫塑料超过40%;硅酸钙和膨胀珍珠岩为5%左右。矿棉及其制品使用先进的摆锤技术。玻璃棉及其制品生产工艺采用一窑多线、一线多头、一头单一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废水、废物回收处理,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采用碎玻璃作为主要原料。泡沫塑料制品在建筑和工业保温领域应用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产品向轻质化、高强度、更长使用年限和更低的导热系数发展。 墙体是房屋建筑围护结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室内外热量交换的主要途径。所以研制高效保温墙体材料、设计合理的墙体结构形式是节能减耗的关键。节能墙体按其材料及组成方式可分单一材料节能墙体、复合节能墙体和采用新型节能复合墙板。单一材料节能墙体采用空心粘土砖、加气混凝土气块、普通混凝土气块以及以粉煤灰、煤矸石、浮石等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等砌体材料,采用保温砂浆作为砌体胶凝材料。复合节能墙体是由保温隔热材料与传统的如实心粘土砖、混凝土等墙体材料或空心砖、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复合而成的墙体。而新型节能复合墙板目前主要品种有:钢丝网岩棉夹芯复合板(简称gy板);grc夹芯复合板;钢板岩棉夹芯
复合板;硅钙板、保温层、石膏板复合板材等等。 2.5 复合材料
以纳米材料改性塑料,可使塑料的聚集态及结晶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使之具有新的性能,在克服传统材料刚性与韧性难以相容这一矛盾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总体上看,复合材料就是将现有的植物、矿物及塑料等材料有机结合,使之展现出更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建筑和公共设施领域中广泛应用。如阴井盖、纤维增强树脂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透明天棚、建筑模板等。复合材料将向着价廉、适用、耐久、成型方便、投资少、材料本身兼容性好、工艺合理,并能尽可能回收利用,以减少环境压力的方向发展。
2.6 新型建筑装饰材料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美观、清洁的居住环境。从而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景观材料的品种、质量要求愈高。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一大批具有良好装饰性、高效保温性、节能性、健康性的装饰材料应运而生:如利用透明玻璃与塑料进行组合,能抑制对流传热的透明隔热材料,随温度改变颜色的新型涂料,自动调节室内湿度的新型墙体材料等。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产值约为400亿元。1991~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递增速度30%。199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壁纸、墙布2.1亿平方米,塑料地板3 600万平方米,建筑
涂料65万吨,塑料管道9万吨,塑料门窗近1 000万平方米,化纤地毯450万平方米。目前三星级的宾馆装饰装修基本做到自已生产,四至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将来建筑装饰材料应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高档发展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产品,朝着功能化、高档化、无害化方向发展,做到新颖、美观、实用、方便。 2.7 高性能混凝土
在欧洲,矿渣硅酸盐水泥用量占水泥总量20%;在荷兰,矿渣掺量为50%~70%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占水泥销量的60%;在日本,矿渣掺量已占水泥的25%。高强度水泥基材料(mdf、dsp) 复合配制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将使混凝土行业能更好地适应建筑施工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3 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开发应用 3.1 高层建筑对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应用的性能要求 高层建筑要求性能卓著的新型建筑材料作为基础支持。首先,为了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减轻基础的负担,要求轻质而高强的材料;其次,考虑到地震、风荷载等水平方向荷载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变形量大,所以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为满足建筑物防火、耐火的要求,用于建筑物表面的材料要求不燃性和阻燃性;最重要的还有材料的耐久性。
3.2 在高层建筑中建筑材料制品化
为减少高空施工操作和原材料运输的难度,必须使建筑材料制
品化。目前采用的组装方式有,钢结构的骨架部分单独组装,楼板、外围幕墙等做成中、小型构件,用机械或手工搬运到现场安装到骨架上;或者采用大型板材与钢骨架一体化组装,即将楼板、墙体、顶棚等部分做成大型板材,与钢骨架一起,将建筑物的一部分做成块状进行组装。
4 新型建材的应用及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相当广泛,大至国家体育馆,小到民用住宅。为此,对新型建材提出一些建议:
(1)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批有基础的城市和有实力的新型建材及制品生产企业进行重点发展,使之形成生产规模大、配套能力强的大型建材及制品企业集团和生产基地。结合住宅产业化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批城市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使之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自己的主导产品和合理的产品结构,有一定规模和配套能力的新材料基地,对全国其他大中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2)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于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 5 结语
高层建筑的建造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反之,新型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也使现代的高层建筑实现更多的建筑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办公、公共设施以及社会活动和文化的需要。两者在彼此的存在、发展中共同发展。新型建筑材料还将一直更新,使有毒害的材料不断减少,新的绿色建材产品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费继业.论述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0.
[2]陈欣.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展望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