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应用于复发性卵巢癌效果分析

来源:二三娱乐
·556·

哈尔滨医药2019年12月第39卷第6期

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应用于复发性卵巢癌效果分析

位静波

河南郑州450000)(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贝伐株单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复发性卵巢

常规组41例进行紫杉醇化疗,联合组42例加贝伐株单抗进行化疗,癌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两周期后肿瘤相关坏死因子、

(P<0.05)生存质量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EGF、Bax水平均低于常规组,Bcl-2水平高于常规组,两组

(P>0.05)轻、重度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可改善其相关肿瘤标志

物水平,较为安全。

复发性卵巢癌关键词紫杉醇;贝伐珠单抗;

[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2024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6-0556-02

具有较高卵巢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

研究表明[1],的发病和致死率。经肿瘤细胞减灭术治

疗后75%左右的卵巢癌患者病情可得到完全缓解,

并有20%以上产生肿但两年以内60%以上可复发,

瘤耐药性,复发性卵巢癌经常规化疗或手术治疗效

故寻求针对其治疗的果均较为有限,且产生耐药,

新型、有效治疗方案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经贝伐株单抗联合紫杉醇进行治疗后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1.1一般资料:

月收治的83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均伴可测量病灶,经病理学等相关检查确诊[2],均有行肿瘤细胞间

签署知灭术,生存时间预计跃3个月;可耐受化疗;

常规组41情同意书。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51.48依5.53)例,年龄37~66岁,平均岁。联合组42(52.08依5.42)例,年龄35~69,岁,平均岁。两组一般(P>0.05)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于化疗前0.5d进行20m地塞米松、400mg西咪替丁静脉推注,40mg苯海拉明肌肉注射等相关预处理的基础上,常规组依次进行600mg/m2环磷酰胺静脉滴注,d1,135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d1,同时进行静脉水化;联合组先将贝伐珠单抗d1,取本品7.5mg/kg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首次1.5h内静滴完成,后静滴时间控制在0.5~1h,注射完成1h后,开始进行化疗,使用紫杉醇135mg/m2,d1,均每间隔3周进行一次治疗,治疗两个周期。

两组患者血管1.3观察指标:淤相关肿瘤标志物:

(VEGF)(Bcl-内皮生长因子、B淋巴细胞瘤-2蛋白

(Bax)参照不2)及其相关X蛋白水平;于毒副反应:

良反应相关标准将其分级[3],3~4级分为重度毒副反应,1~2级为轻中度毒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

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资1.4统计学处理:

采用字2检验,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依标

(x依s)采用t检验,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1相关肿瘤标记物: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EGF、Bax水平均低于常规组,Bcl-2水平高于常规组,差

(P<0.05)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组别

两组肿瘤标记物相关水平治疗前后比较(x依s)时间

VEGF(pg/mL)

Bax

Bcl-21.09依0.06ab0.61依0.09a0.88依0.080.86依0.13

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1834.39依301.460.31依0.15

常规组治疗前1828.61依302.340.32依0.13

治疗后855.34依54.25a

治疗后560.96依41.72ab1.11依0.02ab

0.59依0.05a2.2毒副作用:两组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相

(P>0.05)关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

表2。

表2组别

分级重度重度

联合组轻度

两组相关毒副反应情况比较

黑便1(2.38)0(0.00)

恶心呕吐

[n(%)]Hb减少WBC减少

ab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41(97.62)42(100.00)40(95.24)37(88.10)

0(0.00)2(4.76)5(11.90)1(2.44)1(2.44)5(12.20)

常规组轻度41(100.00)40(97.56)40(97.56)36(87.80)

卵巢癌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与持续性排卵过程有关,近年来临床逐渐通过对肿瘤在卵巢生长所需要的微环境进行改变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紫杉醇可对微管蛋白结合形成二聚体的过程

使微管稳定性得到产生抑制作用,并阻断其解聚,

稳定,进而阻断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期及分裂间期过

还可引起其多发性程中微管网的形成及重组过程,

多星状体生成过程中微管束的异常排列,多方面、

3讨论

(编号13A32003)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哈尔滨医药2019年12月第39卷第6期

·557·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陈辉玲

广东顺德528300)(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n=48)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和观察组分别行传统刮宫术和宫腔镜电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淤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且术后月时间较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于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观察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

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盂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

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榆术后复发情况,。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

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上,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优化手术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2024文章编码:1001-8131(2019)06-0557-02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的一种局限性内膜肿物,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增加,不规则性子宫出血等。子宫内膜息肉为

且患病良性病变,近年来,该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

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本研究旨在评价宫腔镜电切

现报告如下。术的治疗效果,1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途径的阻断其分裂、生长过程,临床多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及进展期卵巢癌等的治疗。研究表明[4],恶性肿瘤的发展与发生均离不开微循环中的新的血管的发生,如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无新生血管形成的微环境,其可生长幅度将会约2mm,

进而反之肿瘤新生血管多功能紊乱且通透性较高,

不利于化疗药物向肿瘤部位的运送和药效的发挥,故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在其进行常规化疗方案的同时联合抗血管药物,将更有利于化疗药物效果的发挥,提高效果的同时改善其预后。临床常用抗血

内管药物据其机制不同可分为血管生成素抑制剂、

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及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三种类型,其中贝伐珠单抗即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主要靶点的药物,可和人体中的血管VEGF选择性的结合,抑制其和内皮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过程,VEGF活性被抑制进而减少肿瘤新血管的生成,抑制并阻断肿瘤的生长与进展,临床多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有学者研究发现,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贝

可对其体内的Bcl-2及Bax表伐珠单抗辅助治疗,

达状态进行调节,而上述蛋白及细胞因子可参与细胞的凋亡过程,从而使患者肿瘤的发展发生过程被

资料与方法

患者均符合如下纳入标准:淤入院后经常规妇科检

符合《子宫查、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

中的诊断标准[3];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实践指南》

于患者无麻醉药物过敏史;盂此次研究在患者知情

随机分组由我院同意并且自愿参与的情况下开展,

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4]。排除标准[5]:淤子宫肌瘤;于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盂对研究存在异议。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38.96依2.26)病例,对照组年龄31~48岁,平均岁;

(7.48依1.23)程2~12个月,平均月;其中单发29例,抑制,进而提高其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本研

究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EGF、Bax水平均低于

重度毒副反应常规组,Bcl-2水平高于常规组,轻、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贝伐珠单抗可调节肿瘤新

抑制肿瘤内部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

进而微环境新血管的生成,提高紫杉醇治疗效果,

利于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抑制复发

利于化疗效果性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新血管的生成,

值得推广。的提高,且不明显增加化疗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吕博文,钱钧,王杰,等.miR-455-5p在上皮性卵巢癌

中表达研究及其靶基因功能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9,33(2):115-121[2]卢淮武,王东雁,林仲秋.2015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卵

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5);378-384.[3]鲍云华,李俭杰.介绍新的实体瘤治疗反应评价标准

(RECIST)[J].中国肺癌杂志,2005,8(1):77-78.[4]陈杰,陈春婷,关慧,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

珠单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7):1117-1119.

收稿日期:2019-07-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