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年造价师考题

来源:二三娱乐
历年造价师考题

工程施工组织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流水施工

1.以下关于“流水节拍”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2000年考题) A.一个专业队的作业时间;B.一个施工段的持续时间

C.一个专业队在某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D.一个专业队的流水时间。 2.划分施工段的目的是( )。(2001年考题)

A.便于明确责任保证工程质量;B.有利于计算持续时间; C. 便于组织专业队;D.使施工对象形成批量。

3.某工程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共有6个作业队,每队分5段施工,流水节拍为5d,其中第三、第五作业队分别间歇了2d、3d,则该工程的总工期应为( )d。(2002年考题) A.35;B.45;C.55;D.65。

4.若要对工程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其基本条件是( )。(2002年考题) A.各施工段工程量基本相等;B.各施工队作业人数相等; C. 各施工段的面积基本相等;D.各施工段所用机械相同。

5.为了使流水施工组织中施工段的划分更加科学合理,通常应使施工段数( )。(2003年考题)

A.与流水节拍相等;B.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C.小于或等于施工队数;D.小于流水节拍。

6.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时,当工作队数少于施工段数时,( )。(2003年考题)

A.专业队劳动生产率提高;B.工作面得到更充分的利用;C. 工作面出现间歇;D.专业队窝工。

7.等节奏流水施工的主要特点是( )。(2003年考题)

A.流水节拍不等但流水步距相等;B.流水节拍相等但流水步距不等;C.专业施工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D.流水步距相等且大于流水节拍。

8.全长10krn的一级公路,按照异节奏流水组织施工,计划分10段施工,每段长lkm,分路槽开挖、路基、路面和配套设施4个施工过程,预计各施工过程单段施工时间分别为20d、40d、40d和20d,则该公路工程计算总工期为( )d。(2003年考题) A.120;B.300;C.320;D.1200。

9.无节奏流水施工的主要特点是( )。(2003年考题)

A.各施工过程的施工段数不相等;B.施工段可能有间歇时间;

C. 专业工作队数不等于施工过程数;D.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相等。 10.流水施工的科学性和技术经济效果的实质是( )。(2004年考题)

A.实现了机械化生产;B.合理利用了工作面;C.合理利用了工期;D.实现了连续均衡施工。

11.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和施工过程数属于( )。(2004年考题) A.技术参数;B.时间参数;C.工艺参数;D.空间参数。 12.对确定流水步距没有影响的是( )。(2004年考题)

A.技术间歇;B.组织间歇;C.流水节拍;D.施工过程数。

1

13.建设工程施工通常按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是因其具有( )的特点。 A.单位时间内所需用的资源量较少;B.使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

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简单;D.同一施工过程的不同施工段可以同时施工。 14.下述关于流水施工组织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水施工方式可以使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为均匀,便于资源供应的组织 B.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组织最为简单的施工方式为平行施工 C.依次施工不能达成充分利用施工工作面的目的

D.流水施工中各工作队实现了专业化施工,也为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15.组织流水作业时一组流水中施工过程的个数,应归属于( )。 A.工艺参数;B.空间参数;C.流水节拍;D.流水步距。

16.若某一工程计划工期为40d,拟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施工段数为5,工作队数为4,插入时间之和和间歇时间之和各为3d,则该工程流水步距应为( )。 A.2d B.3d C.4d D.5d

17.有一六层建筑,每层有4个施工过程各组织一个专业队进行等节奏施工,流水节拍为8d(施工技术上无搭接也不间歇),则该工程的工期为( )d。 A.72 B.48 C.32 D.24

18.某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技术上不准搭接,划分4个流水段,组织两个专业队进行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4d,则该工程的工期为( )d。 A.18 B.20 C.22 D.24

19.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时,其特点之一是( )。

A.各专业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等于前一施工过程中第一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 C.各专业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不可能有空闲时间

D.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等于后一施工过程中最后一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 20.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其特点之一是( )。 A.由一个专业队在各施工段上完成全部工作; B.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专业队投入流水施工; C.各专业队按施工顺序应连续、均衡地组织施工; D.现场的组织管理简单,工期最短。 21.流水节拍是指一个专业队( )。

A.整个工作的持续时间;B.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 C. 最短的持续工作时间;D.转入下一施工段的间隔时间。 22.流水施工最理想的组织方式为( )。

A.等节奏流水;B.异节奏流水;C.无节奏流水;D.变节奏流水。

23.一般情况下,主要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应是其他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代数和 24.某项工程的流水节拍见下表,其计算工期是( )。 施工段 流水节拍(d) 施工过程 一 二 三 甲 乙 丙 丁 3 2 4 3 3 2 4 2 3 2 4 4 A.20d B.23d C.25d D.18d

2

25.工程流水施工的实质内容是( )。

A.分工协作 B.大批量生产 C.连续作业 D.搭接适当 26.流水步距属于( )。

A.工艺参数 B.空间参数 巳时间参数 D.流水参数 27.以下关于“流水节拍”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水节拍是一个专业队的作业时间 B.流水节拍是一个施工段的持续时间 C. 流水节拍指一个专业队在某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 D.流水节拍是一个专业队的流水时间 28.某工程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共有6个作业队,每队分5段施工,流水节拍为5d,其中三、第五作业队分别间歇了2d、3d,则该工程的总工期应为( )。 A.35d B.45d C.55d D.65d

29.若要对工程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其基本条件是( )。 A.各施工段工程量基本相等 B.各施工队作业人数相等

C.各施工段的面积基本相等 D.各施工段所用机械相同 30.某工程分4段,按甲、乙、丙、丁4个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有关施工参数见表4-2所示,则该工程施工的总工期为( )。

工过程 一段 甲 乙 丙 丁 2 3 2 4 二段 3 2 4 3 流水节拍(d) 三段 4 3 2 2 四段 4 4 4 2 A.18d B.23d C.24d D.48d 31.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作业时间称为( )。 A.工期 B.流水步距 C,自由时差 D.流水节拍

32.流水作业施工中,造成专业队窝工是由于出现( )(N—施工过程数,N一专业队(组) 数,M—施工段数)。

A.M=N B.M=N C.MN

33.某工程划分为4个流水段,共4层,组织两个施工队进行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4d,其工期是( )d。

A.18 B.20 C.22 D。24

34.某工程施工的流水节拍数如表4—3所示,完成该项工程的时间及A、B的流水步距分别为( )。

施工过程 A B C 流水节拍(d) 第一段 4 2 3 第二段 3 2 3 第三段 5 1 3 A.20、4 B.19、4 C.15、7 D.19、8 35.流水作业的实质就是( )。

A.连续作业;B.工期紧凑;C. 连续、均衡、有节奏性的组织和平衡;D.均衡生产。 36.关于无节奏流水施工特点的不正确表述是( )。

A.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尽相同;B.流水步距也无明显规律; C.各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但流水节拍不尽相同;

3

D.流水步距、流水节拍之间并无有节奏流水的特点

37.试组织某分部工程的流水施工,已知t1=t2=t3=2d,共计3层,其施工段及工期分别为 ( )。

A.3段l0d B.3段5d C.2段8d D.3段22d

38.某分部工程有甲、乙、丙三个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分别为t甲=2d、t乙=3d、t丙=1d,试组织异节奏流水施工,其工期为( )。 A.11 B.8 C.7 D.15

39.流水施工的工期当施工段数增加时,则其相应( )。 、 A.减少 B.增加 C.无变化 D.施工过程增加

40.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将施工组织原因造成的间歇时间统称为( )。 A.组织间歇 B.技术间歇 C.流水间歇 D.搭接间歇 41.施工过程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它的分类不包括( )。 A.制备类 B.运输类 C.装修类 D.砌筑安装类

43.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如果各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彼此相等,则这种施工方式称为( )。

A.无节奏流水 B.等节奏流水 C.异节奏流水 D.细部流水

44.某工程相邻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I:2、3、3、4;Ⅱ:1、3、2、3;Ⅲ:2、3、3、1。现组织流水施工,则施工过程之间流水步距应分别为( )d。 A.2;1 B.4;3 C.6;2 D.9;2

45.某工程施工的流水节拍数见表4—4所示,则完成该项工程的时间为( )d,AB的流水步距为( )d。

施工过程 A B C 流水节拍(d) 第一段 4 2 3 第二段 3 2 3 第三段 5 1 3 A.20,4 B.19,4 C.15,7 D.19,8 46.某工程施工的流水节拍见表4—5所示,则该工程期为( )。 A.10 B.15 C.20 D.25 施工过程 甲 乙 丙 流水节拍(d) 一段 2 3 4 二段 4 3 2 三段 3 2 3 47.某工程划分4个流水段,共4层,组织2个施工队进行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为4d,则其工期为( )。

A.18d B.20d C.22d D.24d

48.以下关于“流水节拍”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体工程划分的施工区的个数 D.一组流水中施工过程的个数

C.一个专业队在某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D.两个相邻工作队的最小时间间隔 49.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时,当施工段数大于施工专业队数时,( )。 A.专业队劳动生产效率不高;B.工作连续但工作面有停歇 C. 专业队窝/12 D.工作连续且工作面得到充分利用

50.有一栋六层楼装饰工程,每层4个施工过程,按层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若流水节拍为

4

5d,插入时间之和与间歇时间之和均为4d,则该装饰工程的工期为( )d。 A.53 B.45 C.42 D.58

51.已知M=4,N=N=5,t=4d,k=4,∑Z=4d,∑C=4d,则其工期为( )。 A.28d B.24d C.32d D.26d

52.在流水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可认为是( )。

A.流水节拍 B.技术插入时间 C. 技术间歇时间 D.组织间歇时间

53.某工程相邻两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天)分别为工:2、4、3、2;11:2、3、2、3,则它们的流水步距为( )d。

A.2 B.4 C.5 D.10

54.各工作队流水节拍不等,但都是某一常数的倍数,这种流水方式称为( )。 A.全等节拍流水;B.固定节拍流水;C.成倍节拍流水;D.分别流水。 55.某项工作有3项紧后工作,其持续时间分别为4d、5d、6d;其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18d、16d、14d,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 )。(2000年考题) A.14d B.1ld C.8d D.6d

56.绘制分部工程的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时,首先应确定( )。(2000年考题) A.主导施工过程 B.流水方式 C.搭接方式 D.工作连续性

57.某项工程的流水节拍见表4-6所示,其计算工期是( )d。(2001年考题) 施工段 流水节拍(d) 施工过程 一 二 三 甲 乙 丙 丁 3 2 4 3 3 2 4 2 3 2 4 4 A.20 B.23 C.25 D.18

69.某分部工程有甲、乙、丙三个施工过程,分4段施工,甲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是3周、5周、2周、4周,乙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是4周、3周、3周、3周、丙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是5周、2周、4周、2周,为了实现连续施工,乙、丙两施工过程间的流水步距应是( )。(2004年考题)

88.某分部工程由三个施工段组成,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已知施工过程数为4,流水节拍为2d,间歇时间之和为2d,则工期为( )d。 A.8 B.10 C.12 D.14

89.某工程含三个施工过程,各自的流水节拍分别为6d、4d、2d,则组织流水施工时,流水步距为( )d。

A.1 B.2 C.4 D.6

90.某工程相邻两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I:2、3、3、4;Ⅱ:1、3、2、3,则I、Ⅱ施工过程间的流水步距应为( )d。 A.2 B.4 C.6 D.9

91.上题中,若该工程只有I、Ⅱ两个过程,则工期应为( )d。 A.15 B.12 C.18 D.9

101.某分部工程流水施工:n=4,m=3,t=2,流水步距均等于t,∑Z=0,∑C=1,∑G=0,求其流水工期为( )。 A.10 B.11 C.13 D.14

106.某分部工程流水施工n=4,m=4,t=2,流水步距均等于t,∑Z=0,∑G=2,求其流水工期为( )。 A.18d B.15d C.16d D.14d

5

网络计划

42.下列关于网络图逻辑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网络图的逻辑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网络图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工艺关系 C.组织关系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D.工艺关系与组织关系都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58.某网络计划中,甲工作有紧后工作乙和丙,其持续时间甲为5d,乙为4d,丙为6do如果B和C的最迟完成时间是第25d和23d,则工作甲的最迟开始时间是( )。(2001年考题) A.21 B.17 C.12 D.16

59.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延误时间超过了其自由时差,但未超过其所在线路的总时差,则该延误将使得( )。(2001年考题)

A.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后延 B.总工期延长

C.逻辑关系改变 D.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全部后延 60.某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4-1所示:

图4—1

则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2002年考题) A.0 B.2 C.3 D.4 62.已知某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B和C。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4d,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0d;C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d,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4d;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5d。则A工作的总时差为( )d。(2002年考题) A.0 B.5 C.7 D.9

6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参数计算以及计划调整工作,正确的说法是( )。(2003年考题) A.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养护可以用虚工作表示;B.关键线路长度无法调整;

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为零;D.一项工作的总时差包含着其惟一紧后工作的总时差。

64.已知E工作的紧后工作为F和Go F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6d,持续时间3d;G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20d,持续时间5d。E工作的持续时间4d,则E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 ( )d。(2003年考题) A.9 B。11 C.13 D.15

65.已知L工作的紧后工作为M和N。M工作的总时差为4d,持续时间6d;N 工作的总时差为3d,持续时间4d;L工作的自由时差为3do则L工作的总时差为( )d。(2003年考题) A.3 B.6 C.7 D.9

66.某工程网络计划共有十项工作,其中A工作为起始工作,其紧后工作为B,B工作的紧后工作为C,持续时间分别为3d、4d、4d,B工作的总时差为2d,则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 ( )d。(2003年考题) A.3 B.4 C.5 D.7 67.关于网络计划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2003年考题) A.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的波浪线代表虚工作

B.双代号网络图中,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包括其最早完成时间和总时差 C、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相等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6

D.单代号网络图不便于计算网络参数

68.某工作E有两项紧后工作F和G,已知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2d,F工作的总时差为0d,G工作的总时差为2d,则E工作的总时差为( )d。(2003年考题) A.0 B.2 C.4 D.6

70.已知E工作有一个紧后工作G。G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4d,持续时间为3d,总时差为2d。E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6d,持续时间为1d,则E32作的自由时差为( )d。 (2004年考题) A.Id B.2d C.3d D.4d

71.关于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2004年考题) A.自终点至起点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B.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表示虚工作的箭线有可能出现波形线 C.每条箭线的末端(箭头)所对应的时标就是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D.每条实箭线的箭尾所对应的时标就是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72.为缩短总工期,应该采取措施缩短双代号网络计划中( )。(2004年考题) A.总时差最大的项目的持续时间 B.自由时差为零的项目的持续时间 C.某关键线路上的关键项目的持续时间 D.所有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 73.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网络图中,虚箭线的作用是( )。(2000年考题) A.正确表达两工作的间隔时间 B.正确表达相关工作的持续时间 C.正确表达相关工作的自由时差 D.正确表达相关工作的逻辑关系 74.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中,“箭线”表示( )

A.工作名称;B.一项工作;C.工作持续时间;D.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75.双代号网络图中,“总时差”是( )。

A.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B.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C.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D.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76.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2d和第15d,其持续时间为6d。工作M有3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1d,第24d,第28d,则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 )。 A.1d B.3d C.4d D.8d

77.某工程施工时,因业主原因造成某工作拖延1周,该工作具有5d总时差,3d自由时差,则承包商可获得工期索赔为( )。 A.7d B.2d C.5d D.0d

78.已知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ES=4d,EF=6d,LS=7d,LF=9d,则该工作的TF为( )d。 A.6 B.4 C.3 D.2

79.某项工作C有两项紧前工作A、B,其持续时间A=3d,B=4d,其最早开始时间相应为第5d和第6d,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0d,则C工作的总时差为( )d。 A.10 B.8 C.7 D.0

80.有A、B两项连续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4d和第10d,其连续时间分别为4d和5d,则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d. A.6 B.4 C.2 D.0 81.某项工作有两项紧前工作A,B,其持续时间是A=3,B=4,其最早开始时间是A=5,B=6, 则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 )。 A.5 B。6 C.8 D.10 82.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波形线表示( )

A.总时差 B。自由时差 C.间歇时间 D.搭接时间 83.工作总时差是( )。

A.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前提下,本工作的机动时间

B.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7

C.在不影响总工期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D.在不影响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84.工作自由时差是( )。

A.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B.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C.在不影响总工期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D.在不影响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前提下,本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85.某网络计划在执行中发现B工作还需作业5d,但该工作至计划最迟完成时间尚有4d,则该工作( )。

A.正常 B.影响总工期1d C.影响总工期4d D.影响总工期5d

86.已知某网络计划中某工作及ES=4d,EF二6d,LS=7d,LF--9d,则该工作的总时差为 ( )。 A.2d B.3d C.4d D.6d

87.如果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某条线路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则该条线路上所有工作 ( )

A.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早完成时间 B.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早开始时间 C.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完成时间 D.持续时间相等 92.关于自由时差和总时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定为零;B.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必定为零 C.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总时差

D.在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自由时差 93.某项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其持续时间分别为4d、5d、6d;其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18d、16d、14d,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 )。 A。14d B.1ld C.8d D.6d

94.已知某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B和C。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d,最早开始时间为10d;C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16d,最早完成时间为14d;A工作的自由时差为5d。则A工作的总时差为( )。

A.0d B.5d C.7d D.9d

95.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其( )

A。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自由时差之差B.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自由时差之和 C.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差 D.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和 96.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d,其持续时间为7d。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d和第30d,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d和第33d,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d。

A。均为5 B.分别为6和5 C.均为6 D.分别为11和6

97.某分项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图4—2所示,其中工作C和I的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第( )d。A.4和11 B.4和9 C.3和11 D.3和9

8

图4—2

98.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4—3所示,其关键线路有( )条。 A.2 B.3 C.4 D.5

图4—3

99.在工程网络图中,M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2d,持续时间为5d,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8d、19d、20d,则M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 A.4d B.3d C.2d D.1d

100.在工程网络图中,M2E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8d,持续时间为3d,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4d、15d、16d,则MT作的自由时差为( )。 A.4d B.3d C.2d D.1d

102.在工程网络图中,M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9d,持续时间为4d,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5d、17d、19d,则M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 A.4d B.3d C.2d D.1d

103.在工程网络计划中,MT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6d,其持续时间为4d,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2d、第23d、第25d,则M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 )。 A.4 B.2 C.3 D.5 1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端为关键节点的工作一定是关键工作 . B.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有可能相等 C.关键工作两端的节点不一定是关键节点 D.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一定是关键线路

105.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 )的前提下,该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A.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B.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C.紧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D.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107.某工程网络图如图4—4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节点编号有误;B.存在循环回路;C.有多个起点节点;D.有多个终点节点。

图4—4

108.某分部工程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4—5所示,错误之处是( )。

9

图4—5

A.节点编号不对;B.有多余虚工作;C.有多个终点节点;D.有多个起点节点

109.已知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所示,绘出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4-6所示,错误有( )

工作 A B C D E 紧前工作 - - A AB CD

图4-6

A.节点编号有误 B.有多余虚工作 C. 逻辑关系错误 D.有多个终点节点 110.某工程网络图如图4-7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图4-7

A.有多余虚工作;B.节点编号有误;C.有多个终点节点;D.工作逻辑关系有误 111.某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图4-8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图4—8

A.工作A的FF为4 ;B.工作D的FF为1;C。工作I的LF为13;D.工作E的FF为1

112.某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图4-9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图4—9

A.有重复工作出现;B.有多余虚工作;C.有循环线路;D.有多个终点节点。 113.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指( )。 A.没有虚箭线的线路 B.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C。没有波形线的线路 D.持续时间最长工作所在的线路

114.某工程时标网络图如图4-10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工作C的TF为2 B.工作I的FF为3

10

C.工作D的TF为3 D.工作G的FF为1

图4—10

115.某工程时标网络图如图4—11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图4—11

A.工作A的LF为3;B.工作C的TF为1;C.工作E的TF为2;D.工作G的FF为3

116.某工程时标网络图如图4—12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图4-12

A.工作E的TF为2;B.工作F的FF为3;C.工作G的LS为8;D.工作H的EF为16

组织设计

11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重点,应围绕三个主要方面是( )。(2000年考题),

A.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率、计划利润率 B.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措施、施工平面图 C. 劳动指标、材料使用指标、机械使用指标 D.质量、工期、成本 118.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额是指( )。(2000年考题)

A.全部计划成本与全部目标成本的差额 B.全部承包成本与全部目标成本的差额 C. 全部承包成本与全部计划成本的差额 D.全部实际成本与全部目标成本的差额 119.施工工期与造价的关系是( )。(2001,年考题) A.合理的造价,工期较短 B.合理的工期,造价较低 C.工期越长,造价越低 D.工期越短,造价越低

120.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是指施工期内( )人数之比。(2001年考题) A.高峰人数与最少 B.高峰人数与平均 C.平均人数与高峰 D.总用土与平均

121.进行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时,首先应( )。(2002年考题) A.布置临时设施 B.引入场外交通道路 C.确定起重机位置 D.布置水电管线

12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内容是( )。(2002年考题)

11

A.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方案、施工平面图 B.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 C.总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需用量 D.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质量

123.编制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拟建工程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迅速发挥投资效益;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2003年考题)

A.提高施工质量 B.加快施工进度 。C.节约施工费用 D.改善施工环境 124.关于施工组织设计表述正确的是( )。(2003年考题) A.“标前设计”是规划性设计,由项目管理层编制 B.“标后设计”由企业管理层在合同签定之前完成 C. 施工组织设计由设计单位编制 ’ D.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用于项目管理 、

125.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突出( )。(2004年考题) A.全局性 B.综合性 C.指导性 D.作业性 126.确定单位工程施工期限的依据是: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和( )。 (2004年考题)

A.企业年度建设计划 B.施工设计图纸出图时间 C.劳动力和材料供应情况 D.建设资金到位情况

127.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计算主要施工机械的需要量要依据( )。(2004年考题) A.工程建筑安装造价 B.扩大定额

C.建筑面积 D.施工方案、计划进度和工程量

128.某工程施工工期为30d,施工需总人工2700工日,而施工高峰期施工人数为150人,则该工程的劳动力不均衡系数为( )。(2004年考题) A.0.06 B.0.60 C.1.25 D.1.67 129.设计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当确定( )。 A.临时房屋的位置 B.场内道路的位置 C.仓库的位置 D.场外道路引入的位置 130.设计施工总平面图的第一步为( )。

A.场外交通的引入; B.仓库材料堆场的布置 C.加工厂布置 D.布置内部运输道路

131.标后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①设计施工平面图;②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设计;③计算技术经济指标;④拟定施工方案;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试选择正确的编制程序( )。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④—③ D.④—①—②—⑤—③ 132.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首先要确定( )位置。

A.搅拌站 B.垂直运输机械 C.道路 D.材料堆场 133.成本降低额是指( )。

A.全部计划成本与全部目标成本的差额 B.合同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 C.全部计划成本与全部实际成本的差额 D.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

134.一般情况下,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的进度计划工期与造价的关系可表述为( )。 A.计划工期越长,造价越低 B.计划工期越短,造价越高

C.计划工期越短,造价越低 D.计划工期的改变对造价无实质影响 135.施工总平面图的首要设计步骤是( )。

A.垂直运输设施布置;B.内部运输道路布置;C. 动力设施布置;D.布置场外交通引入

12

136.标后设计的工作内容有:①设计施工平面图;②编制供水、供热、供电计划;③编制施工进度计划;④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运输计划;⑤进行调查研究,获得编制依据;⑥计算技术经济指标;⑦确定施工部署;⑧拟定施工方案。其正确的顺序应为( )。

A.⑤⑦⑧①⑥③④②;B.⑤⑧⑦①④②③⑥;C.⑤⑧⑦④②③①⑥;D.⑤⑦⑧③④②①⑥

137.劳动力不均衡系数的正确表述是( )。 A.劳动力不均衡系数=

施工期高峰人数某一时期施工人数 B.劳动力不均衡系数=

另一时期施工人数施工期平均人数 C.劳动力不均衡系数=

施工期高峰人数施工计划用工人数 D.劳动力不均衡系数=

施工期低谷人数施工实际用工人数138.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有①安排施工进度②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③确定各单位工

程的竣工时间和搭接关系④列出工程项目一览表并计算工程量等几项工作,其开展的顺序为( )。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④一②一③一① C.④一③一②一① D.②一③一④一①

139.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①布置仓库②布置加工厂和混凝土搅拌站③布置临时水电管网④引入场外交通道路⑤布置内部运输道路⑥布置临时设施。试选择正确的程序( )。

A.④一③一②一⑥一①一⑤ B.④一①一②一⑤一⑥+③ C.⑤一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④ D.⑤一④一③一①一②一⑥ 140.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 )为对象编制的。 A.单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D.整个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

141.某项目由下列四项工作构成,其中哪项可不列入该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 )。 A.砖砌体砌筑 B.预制板厂预制及运输 C.预制板现场安装 D.门窗安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流水施工

1.组织流水作业的基本要素有( )。(2002年考题)

A.施工过程数;B.施工区段数;C.施工作业时间;D.施工间隔时间;E.工程量 2.流水施工组织方式具备的优点有( )。(2003年考题)

A.能准确反映各工作的机动时间;B.便于连续、均衡地组织施工 C.便于现场管理,提高作业效率;D.能及时反映问题,便于计划管理 E.专业化生产,保证了施工质量

3.为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施工段的划分应遵循的原则是( )。(2004年考题) A.各施工段上同一专业工作队所消耗劳动量大致相等

B.各施工段上的工作面满足劳动力和机械布置优化组织的要求 C.施工过程数大于或等于施工段数 D.流水步距必须相等 E.流水节拍必须相等

13

4.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

A.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 C.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D.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E.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5.固定节拍流水施工特点( )。

A.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B.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C.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 D.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E.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

6.关于施工组织流水作业中时间参数有关的问题,下列正确的有( )。 A.流水节拍是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作业时间

B.主导施工过程中的流水节拍应是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平均值 C. 流水步距是两个相邻的工作队进人流水作业的最小时间间隔

D.工期是指第一个专业队投人流水作业开始到最后一个专业队进人流水作业止的延续时间 E.流水步距的最大长度必须保证专业队进场后不发生停工、窝工现象 7.组织流水施工可以( )。

A.实现均衡有节奏施工 B.节省工作时间

C.节约工日数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节约材料 8.流水施工作业中的主要参数有( )。 A.工艺参数 B.时间参数

C.流水参数 D.空间参数 E.技术参数 9.划分施工段应注意( )。

A.组织等节奏流水 B.合理搭接

C.有利于结构整体性 D.分段多少与主要施工过程相协调 E.分段大小与劳动组织相适应

10.按流水施工的节奏性分类可分为( )。 A.有节奏流水 B.无节奏流水

C.细部流水 D.综合流水 E、变节奏流水 11.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特点( )。

A.各个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上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时间 D.专业工作队数等于过程数 。

C. 同一施工过程在其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等,但其值为倍数关系

D.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

E.所有施工过程的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12.组织建筑施工流水作业,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是( )。 A.分解施工过程 B.保障资源供应

C.确定工作持续时间 D.划分施工段 E.明确施工工期 13.组织流水作业的基本要素有( )。 A.施工过程数 B.施工区段数

C.施工作业时间 D.施工间隔时间 E.工程量

14

14.下列属于流水施工时间参数的是( )。 A.施工过程数 B.施工段数

C.流水节拍 D.流水步距 E.技术间歇和组织间歇 15.工程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降低工程造价 B.缩短结算时间

C.缩短工程工期 D.减少工程索赔 E.提高工程质量 16.关于流水施工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拟建工程项目全部建造过程,在工艺上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 B.按照施工过程组建专业工作队(或组) C.专业工作队按规定的施工顺序投入施工

D.完成第一施工段上的施工过程之后,专业工作人数、使用材料和机具应重新组合,然后投入到第二、第三、„„施工段,完成相同的施工过程

E.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开工时间上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起来

17.施工过程根据工艺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制备类、运输类和砌筑安装类三种施工过程,以下( )施工过程一般不占有施工项目空间,也不影响总工期,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 A.砂浆的制备过程 B.地下工程

C.主体工程 D.混凝土制备过程 E.屋面工程

18.主体砌筑工程施工过程,按其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工艺性质和复杂程序不同,属于( )施工过程。

A.主导的 B.穿插的 C.连续的 D.间断的 E.复杂的 19.确定流水步距考虑的因素有( )。

A.每个专业队连续施工的需要 B.工作班次的数目 C.流水节拍数值的大小 D.技术间歇的需要

E.流水步距的长度应保证每个施工段的施工作业程序不乱 20.异节奏流水施工的基本特点有( )。

A.同一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B.流水步距等于各个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C. 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都没有间歇时间 D.专业工作队数目大于施工过程数目 E.专业工作队数目等于施工过程数目 21.装饰工程中的油漆工程,按其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工艺性质和复杂程序不同, 属于( )施工过程。 A.主导的 B.穿插的

C.连续的 D.间断的 E.简单的

22.组织流水施工时,确定流水步距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 )。 A.各专业队投入施工后尽可能保持连续作业

B.相邻专业队投入施工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合理搭接 C.流水步距的数目应等于施工过程数

D.流水步距的值应等于流水节拍值中的最大值

E.流水步距的值取决于相邻施工过程中的流水节拍值

网络计划

23.下列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式,正确的有( )。(2000年考题) A.ESi-j=ESk-i-Dk-i B.LSi-j=min{LFj-k—Dj-k

15

C. TFi-j= LSi-j—ESi-j D.DFi-j= ESj-k —ESi-j -Di-j E.LFi-j=min{LFj—k—Dj-k }

24.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适用于( )网络计划。(2001年考题)

A.大型 B.作业性 C.使用实际进度前锋线的 D.小型 E.综合

25.某网络计划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若不打算提前工期,则可以( ) (2003年考题)

A.将资源占用量大的后续关键工作适当延长作业时间 B.在时差范围内适当延长非关键工作的作业时间 C.调整非关键工作的开始作业时间 D.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逻辑关系 E.删除资源占用量大的关键工作

26.双代号时标网络的特点有( )。(2003年考题) A.可以用箭线长短直接表示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B.关键线路在图上一目了然 C. 避免出现循环回路等逻辑错误

D.便于利用切割线法进行进度检查 E.适用于作业性网络计划

27.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 )。(2004年考题) A.所有线路中线路上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之和最小的线路 B.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总时差均为零的线路 C. 线路上各项工作的自由时差均为零的线路

D.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均不可压缩的线路

E.线路上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相等的线路 28.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主要计算方法有( )。 A.节点计算法 B.表上计算法

C.图上计算法 D.通路计算法 E.分析计算法 29.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时,节点编号的原则是( )。 A.不应重复编号 B.可以随机编号

C.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 D.编号之间可以有间隔 E.虚工作的节点可以不编号

30.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叫做逻辑关系,它包括( )。 A.工艺关系 B.组织关系

C.技术关系 D.控制关系 E.搭接关系 31.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

A.箭线 B.圆圈 C.虚工作 D.线路 E.编号 32.按网络计划包含的范围区分,双代号网络计划可分为( )。 A.局部网络计划 B.单目标网络计划

C.时标网络计划 D.单位工程网络计划 E.综合网络计划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都是关键工作

B.要达该工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是先行工作 C.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不会发生转移

D.总持续时间最短的线路是关键线路 E.关键线路只有一条 34.关于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6

A.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D.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C.双代号网络图绘制时,不允许使用母线法

D.双代号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始工作和一个结束工作 E.双代号网络图中不可以引入虚工作

35.关于网络计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不可以存在虚工作 B.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不存在虚工作 C.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不存在虚箭线

D.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凡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E.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36.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主要特点是( )。 A.能够清楚地表明计划的时间进程

B.能在图上直接显示各项工作的开始与完成时间、工作总时差及关键线路 C.不易产生循环回路之类的逻辑错误 D.可在图上直接统计资源需要量 E.便于资源优化和调整

37.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适用于( )。

A.工作项目较少,工艺过程比较简单的工程 B.局部网络计划 C.作业性网络计划 D.使用实际进度前锋线进行控制的网络计划 E.综合网络计划

38. 根据表4—8给定的工作间逻辑关系绘成的双代号网络图如图4-13所示,其中错误有( )。 工作名称 紧后工作 A CD B EF C - D F E - F - A.节点编号有误 B.有循环回路

C. 有多个起点节点 D.有多个终点节点 E. 不符合给定的逻辑关系

图4-13

39.某部分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4-14所示,其作图错误包括( )。

图4-14

17

A.有多个起点节点 B.有多个终点节点 C. 存在循环回路 D.工作代号重复 E.节点编号有误

40.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4-15所示,其作图错误包括( )。

图4-15 A.多个起点节点 B . 多个终点节点 C.节点编号有误 D. 存在循环回路 E.有多余虚工作

41.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其( )。 A.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和 B.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之和 C.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之差 D.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差 E.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自由时差之差

组织设计

42.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指导( )。(2001年考题) A.施工图预算 B.投标与签约

C.施工准备 D.施工作业 E.生产设备、材料订货计划 43.标前设计和标后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 )。(2002年考题) A.所追求的效益目标不同 B.所依据的设计条件不同 C. 所涉及的工程范围不同 D.编制单位不同 E.服务范围不同

44.编制投标前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有( )。(2003年考题) A.合同文件; B.施工预算文件

C. 工程量清单 D.招标文件 E.施工任务书 45.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2003年考题) A.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B.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C. 合同谈判方案 D.主要措施项目清单 E.总进度计划

46.工程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中,关于加工厂布置说法正确的是( )。(2004考题) A。运输条件较差时,搅拌站宜分散布置 B。砂浆搅拌站应分散布置

C. 原木、锯木堆场宜沿公路线布置 D.简单机具型的钢筋加工宜分散布置 E.预制加工厂宜在施工场地内布置

4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所设计的技术组织措施应包括( )。(2004年考题) A.降低成本的措施 B.节约工期的措施

C. 季节性施工措施 D.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 E.保证资源供应的措施

48.下列给定工作的先后顺序中,属于工艺关系的是( )。

18

A.先室内装修,后室外装修 B.先支模,后浇混凝土 C.先上部装修,后下部装修 D.先挖基槽,后浇垫层 E.复杂部位先施工,简单部位后施工

49.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三项最主要内容是( )。 A.工程概况 B.施工方案

C、施工技术措施 D.施工进度计划 E.施工平面图 50.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包括( )。 A.技术资料准备 B.资金准备

C. 劳动组织准备 D.现场准备 E.物资准备 5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包括有( A.工期指标 B.劳动指标 C. 台班利用率 D.成本降低率 E.机械使用指标

)。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