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应有的那份信念
记得那年大一初入学时,班会的一个主题叫“毕业以后你想过怎样的生活?”当时我很没出息的说:“我不要钱太多,够花就行,我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时常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旅游,欣赏着各地美景,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而我们辅导员却说这个愿望不好完成,你可要好好努力!顿时,心中无数不解......
步入社会后才慢慢地发现,在保证生活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寻找大家合适的旅游时间实属不易。而有一个地方一直被我惦记----泸定桥,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在那里不但有美丽迷人的风景,更有要一睹真面目的那座桥。虽然那篇《飞夺泸定桥》的课文已经描述的很清楚:“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着:‘来吧,来你们飞过来吧!’”但是,我始终觉得不真实,像是隔着一层薄纱,怎么摸也摸不到真实的感觉,就像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亲身体会一样,让自己的每个毛孔、细胞都有所感触。这与常常我们觉得,别人走过的路那是经验,自己走过的才叫路是一个道理。
终于一次应朋友约,来到泸定,看到了著名的泸定桥。我远远的看到它是平静的温柔的,并不如课文讲述那般狰狞。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它横跨大渡河,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它由十三根铁索和连接在铁链间的木板整齐铺列成,安静的横跨在似乎沉睡的大渡河面上,与两侧的高山连接成一体,没有半点违和感,更为这个小县城增添无限美感,让我更加沉醉它的美丽......
朋友问,要去过桥吗?“去啊,为什么不呢?”朋友神秘的笑了,你确定?等下不要哭哦!而我看到的是他的一脸奸诈,绝对有坑!!!疑惑地抬头则看到他一脸认真的说,等下过桥,你扶着桥栏的铁链,尽量走中间,不要看桥下。看着他的一脸严肃,自然也对他的话上心了。刚踏上桥头,顿时恐惧袭来,各种不适。首先,是河水的刺骨寒意,大夏天的都这样明显,那年的他们在5月的夜晚到清晨是怎样来抵御这份寒意的?其次,是看似平静的红褐色的大渡河在铁桥下叫嚣着,像魔鬼伸着它的无数利爪拉我到地狱,无数恐惧密密麻麻的窜上心头,我不走了!而那年的他们在没有木板的连接下,在敌人用火攻方式阻击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什么支撑着的?再则,是摇晃的铁索和咆哮的河水,让人眩晕,再走我就要吐了,确实不行了,而那年的他们不仅要躲避敌人的枪林弹雨,还要克服心中恐惧,战胜自然反应的晕厥,还要不让自己掉入河中,他们依靠的是什么?想想:当时他们处于怎样的环境,而现在的我又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不能,我退缩,仅仅是我没有必过的理由,我没有那份勇气,我没有他们那种坚定的信念。
战争距离我们很遥远,战火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而我们也出生在一个和平而美好的年代,不需要再赤裸裸的用生命保卫家园,但是鲜血的教训我们需要铭记,鲜血的信念我们需要继承!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切事实都告诉我,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而自己需要用信念来喂养,怀着怎样的信念、信仰,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前进,哪怕仅仅挪动了一小步,也距离目标近了一点。自己的路还需自己来走,自己的生活还需自己来争取,自己想要怎样
的生活就要永不退缩的去拼搏,就算再辛苦再累,也不会有飞夺泸定桥那般用生命来堆砌,当年那般红军战士都坚信革命会胜利,新中国会成立。何况现在的我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