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1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36No.1 2015年1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Jan.2015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试析 吕富华,吕昕娱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024000) 摘 要: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 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红山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红山玉器独特的 造型设计和精湛的雕琢技艺,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有利于进一 步发掘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从玉器造型特征中汲取营养服务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更进一步深刻认识红山文化在中华 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造型动因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12—04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 是代表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红山玉器的创造基础是 今6500~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大、小凌河流 受自然环境、主题观念即“唯玉为葬”思想和细石器制作技 域。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 术的影响。首先,红山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为红山先民玉 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山文化 器的创造特别是在造型和纹饰上带来了灵感。在这一时段 玉器的出现,真实地传递了远在五六千年前,辽河流域部落 存在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前期文化遗址中,都 的生活习俗、图腾崇拜和艺术美感等。从考古调查或发掘的 出土有大量的原始农具、捕鱼用具、动物遗骨和木炭,表明 红山文化资料可知,红山玉器无论是造型特征,还是雕琢工 当时的西辽河流域一带,在农耕兼营狩猎的聚落周围,分布 艺以及用玉制度都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 着广阔的森林草原和面积足够的水域。 这种暖湿的气候适 是东北地区史前玉器雕琢和使用进入鼎盛阶段的主要标 合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如此众多的动植物,为日后红山 志。本文拟对红山文化玉器的创造基础、造型题材、造型特 先民进行器物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于这种条件,红山 征及造型动因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便进一步探讨 文化玉器中便产生了很多动物性玉器。同时在这种温湿的 红山玉器的文化意蕴和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森林中盛产鸟鹗,为红山先民创造逼真的玉鹗、玉鸟带来了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创造基础及造型题材 灵感。又由于红山文化时期,农牧渔猎经济并存,渔猎经济 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一 这时也非常活跃,故红山文化玉器中有大量玉龟和玉鱼的 种认为按造型题材分为动物形和一般佩饰两大类。另一种 造型。另外红山文化动物性玉器如兽面形玉、玉猪龙、双猪 认为依造型题材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装饰类、仿工具类、 首璜、双猪首环形器等,也都是红山先民受其周围自然环境 动物类、特殊类四种。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离不开玉器的 的影响,基于真实动物的启发而创作的。其次,红山文化时 造型题材这一基本要素。红山玉器最常见的是各种动物形 期,红山先民在“唯玉为葬”思想观念的影响下, 锵玉器从 玉器,具体造型有玉龙、玉猪龙、玉鹗、玉鸟、玉龟、玉鱼、玉 日常实用器皿中独立出来,成为祭祀祖先的宝物。红山文化 蚕等。佩饰形玉器中以勾云形佩饰、玉箍形器最为惹人注 早期玉器的装饰性功能较强,但到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装 目,此外,还有玉环、玉珠、玉块、玉璧等小型佩饰。追求神 饰功能明显淡化,作为神器或法器使用的特殊功能显著增 似,讲究和谐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个突出特征。红山文化玉 强。由于红山文化晚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受自然环境 器之所以种类繁多,造型独特,是有其一定的创造基础和历 地理位置、山地、丘陵等地貌的影响,干旱困扰农业生产,祈 史渊源的。 求雨量充沛和农业丰收成为宗教典礼的中心内容,出现r 红山文化玉器和南方良渚文化玉器已被学术界公认为 很多祭祀性建筑,其位置多在山梁顶部,形制或方或圆,明 收稿日期:2014年12月1()日 作者简介:吕富华,女,1978年生,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吕昕娱,女,1963年生,赤 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专门史、历史文献学. .一12— 显有祭祀天地之意,这时可推断,玉器的使用功能可能是祭 司主持祭祀活动中所用的沟通天地的神器或法器,祭司死 后,玉器成为主要随葬品,具有标志墓主人等级、地位、身份 钻孔等技术,但兴隆洼玉器数量较少,造型简单,玉器形体 偏小,器类单一,雕琢工艺略显原始,具有早期玉器的原始 特征。然而却被后来的红山文化所承继下来,同时红山文化 等特殊功能。红山文化有的墓葬中,随葬品几乎都是玉器, 其他物品如陶器和石器几乎绝迹。因此可以看出,红山文化 墓葬中大量玉器的存在,说明红山玉器已经超越了实用器 也较好地吸收了东北其他地区突出的玉雕成果,如玉璧,在 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玉器中至今尚未发现,而红山 文化晚期玉璧却成为典型器类之一。兴隆洼文化主要器类 有块、匕形器、管、锛、斧等。根据其随葬位置可以判断,块是 佩戴在双耳上的;匕形器可以作为身体上的一种挂饰或衣 服上的缀饰,有时也可作项饰;管是一种项饰,这三种器类 物而是用于祭祀、丧葬中的礼器或法器。正如张星德先生所 说:红山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玉器非日常实用器物,而应当属 于礼器。呵见,玉器在红山先民心目中的位置要高于具有 实用价值的其他物品如陶器、石器。正是这种“唯玉为葬”的 思想,从而推动红山文化玉器从装饰品发展成为礼仪品。再 可以归为装饰品。赵宝沟文化玉器只出土一件算珠形玉块, @亦可为装饰品。红山文化继承了兴隆洼文化制玉传统,在 次,北方细石器制作传统为红山玉器的制作提供了技术上 的保证。正如郭大顺先生所说:“细石器传统为玉器的被发 现和制作提供了可能的条件”。④西辽河地区的红山诸文化 中,据考古学家发掘可知,都存在“细石器”这种类型的器 物,尤其在红山文化中更为丰富,红山先民在具有鲜艳色 彩,质地坚硬的石材上制作各类细石器,这主要与当时的渔 猎经济有密切关系,这些细石器主要用于射猎和刮削兽类 皮肉,带有明显的渔猎经济色彩。丰富的渔猎经济一方面带 动细石器的发展,同时也对细石器的制作技术提出更高的 要求,促使红山先民不断探索对坚硬石材的锻造方法,逐渐 改良雕刻工具。所以,红山文化玉器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艺 是得益于北方这种固有的细石器制作传统。 从目前已知的红山文化玉器看,其题材主要有三个来 源:一部分是来源于红山先民们的生产生活,人们日常使用 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皿,如斧、棒、斜口陶器等;另一部分是 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物,如猪、鸟、鹗、龟、鱼、蚕等;还有一部 分是来源于对天、地、日、月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具体表现为 玉器造型除写实的动物类、工具类外,其余多以方形、长方 形、圆角方形、圆形等几何形状为基本轮廓,比如玉璧、双联 璧、三联璧、勾云形器及玉猪龙等玉器的外廓形制,这种创 意可视为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理念的肇端。 二、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动因 众所周知,社会多年积累的文化传统是人类创造和发 明的基础。我们在分析红山文化各类玉器的造型时,仅仅凭 借直观而又单纯的形态进行比较是不够的,必须与当时社 会的共同文化传统联系起来。以下根据考古调查或发掘资 料,并结合相关民族学材料,对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动因进 行简要分析。主要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红山文化装饰类造型的玉器是因古人对玉质材 料产生审美情感,故将其雕琢成器以装饰和美化生活的。⑤ 红山先民由治石发展到治玉以后,最终的动机不外乎是美 化和装饰自己。在西辽河、大凌河流域,早于红山文化的兴 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 的承继发展关系。从兴隆洼遗址 和查海遗址⑦出土的玉器 看,兴隆洼先民能够将玉琢磨成形,并且已经掌握了抛光、 此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红山文化器类增 多,雕琢工艺更加精良。红山先民不仅对玉质材料产生了美 感,同时对玉器的形式美和表现美也有了刻意的追求。 第二,具有动物类造型的红山文化玉器是万物有灵论 思想观念的反映。红山文化玉器的各种动物类造型都来源 于红山先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红山先民们创造这种动物 类玉器的思想基础是万物有灵论。在原始人的思维中,自然 界所存在的一切都具有神秘属性。动物都有灵性。为了避免 灾难,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借某种神力保护自己,以便获取 更多食物,于是产生了动物崇拜。而动物崇拜有三种形式: 其一,对动物的直接崇拜;其二,将它们作为神显现于其中 的物神而间接崇拜;其三,作为图腾或该部落祖先的化身来 崇拜。有的学者还认为有第四种形式,即作为巫师完成宗教 使命的助手来崇拜。⑨红山先民继承了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 文化时期雕琢玉器的技术,依据各种动物不同的特征,以及 自身不同的精神需要,将他们所崇拜的动物雕琢成器,作为 图腾来崇拜,并依据万物有灵论的思想意识,将这些图腾拟 人化,按自身模样来塑造他们,从而使自身与这些拟人化了 的动物图腾之间的距离拉近,并希望这些动物图腾能给予 自己安全感和某些神奇的力量,成为自身的保护神。据爱德 华?泰勒著,边树声翻译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记载,在乔治 群岛上,人们把某些苍鹭、翠鸟和啄木鸟认为是神圣的动 物,并用祭祀的肉来喂它们,同时确信,在这些鸟的身上体 现着神,神以它们的形象飞来吃供奉的食物并借助啼声来 喧号预言。因此把这些神圣的动物作为神来崇拜。此书还记 载,每一个萨摩亚人都有单独的护身神,这种神具有鳗、鲨、 狗、龟等动物的形象。新西兰人的“阿图阿”是某种神或祖先 的灵魂,也常以动物的形象出现。可见,在世界各地原始部 落中,龟、鸟、鱼等各种动物被当作神、或本部落的图腾而加 以崇拜是极为普遍的。而红山文化动物类造型的玉器主要 有玉龟、玉鸟、玉鹦、玉鱼、玉蚕、玉猪龙等,由此可以推断, 红山文化动物类造型的玉器制作其真正动因应该是,作为 图腾崇拜及供奉的各种灵物精心雕琢而成的,并不是出于 装饰目的。总之,从红山文化动物类玉器的使用方式上看, 它具有礼器或法器的功能。 一13— 第三,红山文化工具类和特殊类造型的玉器均是为满 足当时宗教典礼的特殊需要雕琢而成的。在红山文化玉器 群中,特殊类和动物类玉器占据主导地位,装饰类、工具类、 人物类所占地位并不突出。工具类玉器与红山文化遗址中 出土的石质或陶质生产工具造型相近,所以可以推断这类 玉器是在模仿实用工具的基础上雕琢而成的。那斯台出土 的玉斧与红山文化典型石斧造型相仿,该遗址出土的玉纺 瓜与同出的陶纺瓜造型相近,其不同在于玉纺瓜的形体偏 小,雕琢更为精致。红山文化特殊类玉器造型多样,如勾云 形器、箍形器、单璧、双联璧、三联璧等,这些特殊类玉器不 仅形态多样,而且寓意深刻。这就充分反映出红山文化与本 地区文化和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关系,同时 也强烈地表现出红山先民对玉的独特理解和首创精神。不 同器形的特殊类玉器,其造型动因和使用功能存在明显差 异,但其社会文化背景却是相同的,都是为满足当时宗教典 礼的特殊需要而雕琢成的。 三、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特征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红 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表现形式,玉器的造型 纹饰展示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玉料、精湛的技 艺、多样的造型、别样的纹饰以及富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的艺 术风格,充分体现出了红山先民较强的形式感、丰富的想象 力和社会风尚,这些都构成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基本造型特 征。 红山文化玉器属东北玉系统,质地为阳起石——透闪 石类软玉,有一小部分是蛇纹石一类的彩石玉,⑩软玉实际 上就是中国古代的真玉,它的硬度在中国古代仅次于金刚 石,加_T琢磨难度很大。但红山匠人在制作玉器时已能够依 据器物的造型特点,熟练地运用切割、琢磨、隐起、钻孔、抛 光、圆雕、浮雕、透雕镂空、两面雕等多种技法来加工玉石, 使之成为形态各异、生动形象的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具有精湛的技艺,突出体现在钻孔和镂 空技术,二者在表现器物造型时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 用对钻的圆孑L来表现动物的眼睛,主要有玉鱼、兽面形牌 饰、带齿类兽形器等,眼睛的圆孔依据器形,有大有小。此外 在玉环、玉镯、玉块、玉璧(单孔、双孔、三孔)、玉龙、玉猪龙、 三孔器等玉器上打钻直径相对较大的圆孑L,在玉箍形器上 打制较深的孑L洞等。透雕镂空技术主要用于勾云形器,镂空 的部位呈圆弧勾形。此外,镂空技术还运用于带齿类兽形器 眼睛上部及器体两侧。 红山文化玉器在造型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红山玉器 种类繁多,造型独特,主要是运用了具象写实、抽象夸张或 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等多种构图方法来雕琢不同题材的玉 器。充分反映出红山先民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独具特色 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用具象写实的构图方法雕琢的玉 器主要以动物类和仿工具类题材的玉器为主,包括玉鸟、玉 14一 鹗、玉龟、玉鱼、玉蚕、以及玉斧、玉棒、玉钩形器、玉纺瓜等。 用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构图方法,把动物的首部与抽象的 几何形体相结合进行写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玉龙,其中包 括蜷体玉猪龙和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玉龙为代表的 c形玉龙。这两种玉龙都是具象的猪首与抽象的圆体相结 合。用抽象的构图方法雕琢的玉器,主要包括玉璧(单孔、双 孔、三孑L)、勾云形器以及带齿类兽形器等,这些器物在构图 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还有,红山玉器因使用功能的不 同而各自有不同特点。一种是造型以圆形构图为主,以美 观、实用为目的一类玉器,主要包括玉环、玉珠、玉块等装饰 类玉器;另一种是玉箍形器,它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独具特色 的器物,从它的出土位置看,认为是一种与宗教祭祀有关的 礼器,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 红山文化玉器纹饰也具有别样性的特点。在纹饰刻划 和布局上独具特色,有通体光素无纹饰、半光素半施纹、关 键部位施纹等多种形式。光素无纹饰的器物如玉箍形器、玉 璧、双联壁、三联壁、玉环、玉镯、菱形饰及玉斧、玉纺瓜、玉 珠等通体磨光;半光素半施纹的玉器以玉龙为主,在头部施 纹刻划,龙体则通体磨光。用这种方法刻划的玉龙、玉猪龙 的形态,显得沉稳而刚健、肥硕而饱满;关键部位施纹主要 用于刻划动物形玉器,也就是为了表现这类器物的形态特 征在特定部位进行繁简不一、粗细不等、深浅不同的纹饰刻 划,玉鸟表现出展翅欲飞的形态,小玉龟栩栩如生,兽面彤 牌饰、抽象的带齿类兽形器则表现出神秘而庄重的形态。 从审美的角度看,红山文化玉器不仅运用了多种构图 形式和雕琢技法,而且讲究玉材色泽与器形的统一,注重器 体造型与刻划纹饰的和谐、均衡、对称等比例关系。 星他 拉玉龙就体现了现代审美的理念,玉龙的头颈和躯十恰好 位于现代审美理论的所谓黄金分割线上。 从总体上看,红山玉器独特的造型设计和精湛的雕琢 技艺使之具有具象生动、抽象神秘、粗犷豪放、自然质朴的 特点。 红山玉器尤其是礼器形玉器在造型方面还突出地体现 了先民的“尚圆意识”。红山文化器物中有大量的圆形玉璧 及玉联壁。特别是红山文化的三孔玉器,更是以三个连续的 圆孔突出显示了“圆”的设计思想在先民头脑中的重要地 位。不仅仅是放在墓葬中的随葬玉器的设计重“圆的思想”, 就连放置在墓葬外围的筒形器也是圆的,祭坛的设计更是 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史前文化的设计而采用了圆形。这些 现象无不反映了红山先民心中潜藏的“圆”的审美意识。圆 昭示出流畅、运动、活泼、宛转、和谐、完美等特征,中国古人 在审美活动中追求一种圆满具象的体验,追求圆融无碍、流 转不息的生命境界。圆是运转无穷,生生不息的表现,体现 了绵延不已、循环往复的宇宙精神和生命特征。⑩正因如此, 红山先民普遍运用“圆”的思想设计理念,其尚圆意识不仅 局限于标准的圆环上,还体现在玉块形的器物上。它很大程 度上继承了兴隆洼文化中玉块的设计,典型特征就是圆环 之上有一个断口,以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 出土的C形玉猪龙为代表的红山玉块形类器物,大致呈一 个完整的圆环又有了一个缺口的形状。这种圆环上有空缺 与完整的圆环相比,既有它圆润的效果,又蕴藏着开放、广 博的内涵,在造型上更显得舒展,同时,给人以更为开阔的 想象空间。 ( 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 识Ⅱ].文物,1997(8). ③张星德.红山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 郭大顺.玉器的起源与与渔猎文化U].北方文物,1996(4). ⑤刘国祥.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UJ.考古,1998(5).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 兴隆洼遗址发掘简4 ̄q1].考古,1985(10);兴隆洼聚落遗址 发掘简报【N】.中国文物报,1992—12—13;杨虎,刘国祥.兴 综上所述,红山文化玉器的内涵丰富,造型特征鲜明, 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红山玉器是在当时的自然 环境、社会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也是社 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形态简笔勾勒,大写 隆洼聚落遗址发掘再获硕果【N】.中国文物报,1993—12— 26. 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讲究和谐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突 出特点。红山玉器的具体造型不仅对后世产生审美影响,而 且还影PIlaU了很多思想理念。红山玉器具有温泽润湿的质 ⑦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 年三次发掘U].文物,1994(11);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又获新 成果UJ.中国文物报,1994—5—1;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在获 重大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5—3—19. 地、精妙绝伦的工艺、龙飞凤舞的造型、狞厉中的神秘,充分 展现了数千年前红山先民们的伟大创造。通过对红山文化 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掘我国 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充分认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 起源中的作用。 ⑧任式楠.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U].考古,1994(8). ( 于明.红山文化【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⑩闻广.中国古玉的研究.科技考古论丛.中国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1. ⑩张乃仁,田光林,王惠德.辽海奇观——辽河流域的-b-4L ̄ 注 释: 明[M1.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①田广林.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M】.北京:中华 书局.2004.4. ⑧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孙国军) Try to Analysis of Styling Features of HongShan Culture Jade and Related Issues Lv Fuhua Lv Xinyu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ChiFeng University,ChiFeng City,Inner Mongolia,024000) Abstract:Hongshan culture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northern primitive neolithic culture in onr country. Hongshan jade is the most prominent symbol and hongshan culture important constituent,in the process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played aD important role.Lots of hongshan cuhure jade unearthed,to show the hongshan jad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Hongshan jade unique design and exquisite carving skills,have a profound impact in China’S history of jade.Characteristics of hongshan culture jade mod— elling and related studies,is conduci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excell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our county,draw nutrrition from jade modelling characteristic service in toda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 opment,further deep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effect of hongshan culture in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 tiOn Key words:Hong shan culture;Jade;Modelling characteristic;Modelling agent 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