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点与内涵分析

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点与内涵分析

来源:二三娱乐
national music 民族音乐

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点与内涵分析邢倩文(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摘要】丰富多彩的各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发展历史中被不断派生出来,其中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便是声乐艺术。民族声乐艺术是指民间曲艺、戏曲即传统的民歌等诸多唱法,和以此为基础创新发展的各种唱法的统一称呼。民族声乐艺术演唱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其旋律和音色优美而个性独特,这种演唱将作品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将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在听众面前。【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点;内涵;分析【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民族声乐艺术中蕴含着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结晶,作为文化积淀的产物和民族精神气魄,该艺术将国家文化形式完全体现,而且自身所有的内涵更加独特丰富。在民间诞生的民族声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将传统音乐作为基础,同时将多种音乐形式融合,给听众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享受。本文主要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内涵进行分析。一、民族音乐传承及发展的目的(一)民族音乐是民族历史进程的见证在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经过历史沉淀逐渐成为一种别样文化。目前,我们无法从文字记载的书籍中详细了解史前人们的生活与历史进展情况,但通过世代相传的民间音乐可查找到史前人们的踪迹。民族歌曲将人们的思想情感表达的同时,还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一定表达。(二)民间音乐是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诸多的人文及生活元素包含在民间歌曲中,因此可以称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内容。将民间歌曲继续流传下去才能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但由于民俗文化在涉及人们生活习惯语言的同时,还将宗教信仰等多重人文元素包含其中,因此,民间音乐中可体现出各种不同的民俗文化。在民间歌曲中,对当时时代的文化、政治等反映来自于民众在生活劳动中将真情实感进行口头创作。(三)地域文化标志及各民族蕴含的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代表民族身份的民间音乐还会将每个民族不同的性格特点完全体现出来。例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展现当地地理风貌及人文艺术的同时成为该地文化的代表。由于民间音乐为民众创作,人性中美好的东西通过音乐表达,即使出现的反面音乐也会在历史中被淘汰。二、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一)民间性的特点作为最初形态的民族声乐-民歌之所以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流传千古,主要在于歌曲制作者全身心的演唱使大众的心灵共鸣被唤起。一首民歌通过人们不断的流传唱诵、加工等拥有了十分顽强的生命力。民歌来源于民间生活、自然、人文情怀等各方面,劳动者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累积的情感、经验均倾注于其中,借助歌唱的方式将自己对世间万物的心声和人们生存的精神与物质世界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表达和阐述。民歌中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为很多作者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他们依然将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及情绪借助歌词填写和编曲通过歌声传递,使民歌成为了社会生活中民众表达情感和精神寄托的方式。[1](二)民众性特点音乐自身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可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大多数民众不论男女老幼或文化层次高低往往接触最多的是广泛传播的民歌,通过民歌将各种民族知识、文化等特色进行传承。另外,人们某一时段的生活阅历及对世界的新认知在娱乐角度上均可通过民歌简要地对生活哲理进行阐述,在优秀传统思想、道德伦理等方面民歌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2](三)时代性特点民族声乐在人类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其兴盛与衰亡真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一个时代鲜明的民众心意及民情在民歌中随处可见。例如,国内民族声乐作品的两种特性主要在新文化运动直至21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在歌曲创作中融入了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等精神,《春天的故事》等多首优秀歌曲作品被创造出来,将民众朴素而弥足珍贵的情怀处处显露。三、民族声乐作品的内涵(一)字清声美歌唱者在演唱发声时离不开咬字过程,在咬字吐字时声会伴随其中,作为相互矛盾又统一的两个重要演唱因素-字与声的辩证关系需要得到正确合理的处理,才可达到字清声美的效果。《唱论》对两者的关系要求歌唱者将字头唱清楚并将有韵律的快慢、强弱等变化完成,同时,在演唱中将歌词表达的语气、形态、语调等要求进行良好分析并正确把握,最终成功融合韵律、词曲为一体。通过这种以字带声、美声传义的方式,[3]帮助听众通过字、声、义在欣赏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字头力度要注重,保持呼吸稳定,带动呼吸和声音的统一,借助唇、齿、喉咬清字音后使母音立刻回至咽部,这种字重声清、字前声后的要求并非单独孤立,为使声音连贯圆润且字音清晰,应注重两者同时进行。以上述 Northern Music 39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两者作为基础,要求的字声流动和巧唱在心,在演唱中将其流动性加大,进而将声、字的流动性完成,歌唱者凭借自身的音乐素养根据旋律快慢、强弱等变化将想象力充分发挥,用心扩展音乐旋律的美感。(二)以情动人声乐艺术的生命与灵魂是意识产物的情感,作为多种能力与智慧的综合,内在感情激发的结果是人的声音。优秀的歌曲作品均由情感而发,歌曲创作者、歌唱者、听众负责动心、唱心、感心,而情使人拥有个性化的声音。通过情感与声音的共同作用使听众受到极强烈的感染。歌唱者借助情感将歌曲作品中包含的时代背景、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全面地分析和感受,歌唱者利用演唱技巧将自身的情感感受和理解的内容借助歌声进行表现。声乐艺术是对人声表演直接使用的艺术,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形成状况,因此导致其审美习惯各不相同。歌者对民族歌曲进行演唱时应以特殊的情感处理方式才能使其内涵真正彰显,将民族的演唱风格唱出。作为歌唱者转变文字和音符为音响的过程-声乐演唱这项艺术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歌唱者通过对其二度创作并进行艺术加工,完全将歌曲的文学内容展现给听众,才能使其成为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并被听众们接受和欣赏。这就需要歌唱者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对其内涵加以深入理解,[4]对其表达的情感有深刻领悟。(三)题材丰富多样来自于民间的民族声乐题材涉及到人物思想情感、自然环境等世间百态,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如表达自然风光的题材主要将民众敬畏大自然万物的感情体现出来,同时将其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完全反映,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使听众对美好的自然风光从歌曲中感受。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主要是对生活体验的完全体现,因此民族声乐高度凝练融合了人们的情感与世间万物,[5]借助歌唱方式展现民族精神与气节。四、结语综上所述,民族声乐独特且丰富的审美内涵及内容是多元音乐元素的艺术形式,并非单一体。它将绚烂多彩的民歌特点吸收于自身并与西洋的华丽声腔唱法相结合,使其自身拥有一种十分独特的气质。包含浓厚人文气息的民族声乐为现代人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音乐享受,这种有极为广泛传播影响的民族艺术形态不管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应得到不断的发展。参考文献

[1]徐宏瑾.关于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辩证关系探讨[J].大众文艺,2018(17):132,231.[2]李萌.试析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点与内涵风韵[J].黄河之声,2018(8):8-9.[3]王智红,王绍伟.当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及取向[J].当代音乐,2018(2):139-140.[4]徐湘芬,宁彤.简析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有机统一[J].黄河之声,2017(23):146-147.[5]张曼.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北方音乐, 2017,37(11):25.(上接第31页)

立了完善精确的“十二平均律”。四、结语通过以上整理归纳可得,“中庸全音律”与“何承天新律”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如律制产生的根本目的相同、基于相似律制等,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差异。虽然两种律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种律制产生对之后律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是律学史上的一笔宝贵遗产,值得我们重视。参考文献

[1]郭俊超.四分之一中庸全音律的调律法[J].乐器,2006 (5):20-22.[2]缪天瑞著.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84.[3]夏滟洲,王小龙,陈永编著.中国音乐简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47.[4]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261-262.[5]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1.[6] 陈应时.十二平均律的先驱——何承天新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5(2):44-47.[7]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80-481.[8]姜力.浅议十二平均律及钢琴调律的探索历程(上)——兼谈钢琴调律法[J].乐器,2010(11):15-17.[9]缪天瑞著.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87.[10]缪天瑞著.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89-190.作者简介:韩依辰(1993—),女,汉族,安徽蚌埠人,硕士在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40 Northern Musi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