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爷爷说给花浇水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花盆里的泥土要浇透,是因为植物的( )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A.根 B.茎 C.叶
2.下列图中,( )是凤仙花的果实。
A. B. C.
3.下列植物中,不是利用风传播种子的是( )。 A.番茄 B.蒲公英 C.槭树
4.风仙花被人们戏称为“别碰我”,这是因为:触提到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外皮时,它就会突然( )。 A.收缩
B.爆炸 C.静止不动
5.本学期科学书的科学家这样做栏目中,介绍了科学家( ),他是一位植物学家,所带团队共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曾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A.袁隆平 B.钟扬 C.钟南山
6.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原因就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 )。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7.观察凤仙花种子长成幼苗时,看到张开的两片子叶是( )。 A.没有明显的叶脉 B.表面粗糙 C.一直是黄色的
8.阳光下,将塑料袋套在一张绿叶上并扎紧,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 )。 A.叶子会变成黄色
B.塑料袋的内壁有一些小水珠 C.塑料袋里产生氧气
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
1.蚕豆、花生、凤仙花等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 )、适宜的( )和温度等。
2.在观察种子萌发的活动中,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了( )。并且无论我们怎样放置种子,根总是向( )生长。
3.小科又拿了几颗黄豆种子,准备把它们种在花盆里。他首先挑选了一个完好的花盆,在花盆底部的( )上放了一块小石头,然后放入
( )的土。接着用手指在土中按了几个深约( )的洞,每个洞里放入( )颗黄豆种子,然后再用土盖上洞口。最后再给土壤浇上水,让它保持( ),把花盆放在( )的地方。爷爷说现在天气冷,可以在花盆上蒙上一层保鲜膜,这样黄豆可以快点发芽。原来盖上保鲜膜可以提高花盆里的( )。
4.凤仙花的一株幼苗被猫破坏,根连着土壤一并被取出,这是因为凤仙花的根对土壤有( )的作用。
5.过了几天,小科发现黄豆发芽了,豆芽长得很快,没过几天就长成了一株小苗。爷爷让小科把黄豆芽移植到菜地的大棚里上。小科在爷爷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把小苗移出,发现小苗的下面已经长出了长长的根。他知道植物根的作用主要是( )、( )。
6.凤仙花的果实由( )和( )两部分构成。 7.根据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可以分为( )和须根系。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凤仙花有花瓣、萼片、( )和( )四部分,像这样的花被称为( )。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
1.凤仙花是依靠自身的弹力将种子传播出去的。( ) 2.我们所食用的土豆、胡萝卜、苹果都是植物的果实。( ) 3.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状,是为了适应环境。( )
4.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茎肥厚多汁,适宜生活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中。( ) 5.观察凤仙花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节,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把它的各个部分撕下来仔细观察。( )
6.解剖凤仙花时,应细心地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 ) 7.种子萌发需要具备一定条件。( )
8.不同植物的种子,只要同时播种,就一定是同时发芽的。( ) 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
1.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2.凤仙花的种子长成了幼苗,它的茎也越长越高,你是怎样测量凤仙花茎的高度的?请你写出测量的方法。 五.综合题(共4题,共22分)
1.下面是四(1)班1小组同学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做的实验,请根据
实验完成各题。
(1).要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做探究实验应选择( )。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2).图一,水面上油的作用是( )。
A.提供营养 B.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
C.研究根的作用 D.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3).将泡过红色水的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可以看到一条条的红线。将茎横切开
会看到许多红色的圆点。说明( )。
A.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B.茎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
(4).如图四,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用细线扎好,过段时间观察
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我们能发现和推理出( )、( )。
A.几天后,透明塑料袋里的叶子颜色变浅了
B.几天后,透明塑料袋的内壁上有水珠
C.叶没有蒸腾的作用
D.说明叶可以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进行蒸腾作用
2.三年级二班的小宇同学为了种植凤仙花,准备了一个花盆,用手指在土中按了几个小坑,深度大的10厘米,每个小坑中放1粒凤仙花种子,用土盖上,往花盆中浇入大量的水,将其放入温暖的地方。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小宇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为什么?
(2)若你是小宇,你将如何改进实验? 3.根据对植物根的研究,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在种植杯中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的情况,发现无论种脐朝向哪个方向,最后根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方向)生长。
(2)研究根的作用时,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用红色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说明水进入了植物体内。
(4)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要拔出一棵小苗很容易,但要拔出一棵根系庞大的树就不容易,我们可以以此为证据说明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作用。
4.小明切下一段新鲜的带叶的茎,向水中滴入红色色素并搅拌均匀,再将茎的下端浸入水中。
(1)小明向水中滴入红色色素是为了( )。 A.为茎和叶提供营养 B.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C.没有作用
(2)一段时间后,小明将这段茎横切,她发现( )。 A.横切面全被染红了 B.横切面的一部分被染红了 C.横切面没有被染红
(3)这个实验能证明植物的茎具有( )作用。 A.运输水分 B.支撑植物 C.制造养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B 5.B 6.C 7.A 8.B 二.填空题 1.空气;水分 2.根;下
3.出水口;半盆多;1厘米;1颗;湿润;温暖;温度 4.固定
5.固定植株;吸收水分 6.果皮;种子 7.直根系
8.雌蕊;雄蕊;完全花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种植凤仙花时遇到的困难是种子没有萌发。解决方法:分析没有萌发的原因,发现是温度太低了,重新播种后将花盆放在温暖的环境,种子成功萌发了。
2.用软尺测量,每天同一时间进行测量。 五.综合题
1.(1).B(2).B(3).A(4).BD
2.(1)把凤仙花种子种得不能太深,深度大的1厘米。在给凤仙花浇水时,我们一次不能浇太多的水,否则凤仙花是会死掉的。
(2)1.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2.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3.(1)向下
(2)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防止水分蒸发 (3)减少 (4)固定
4.(1)B(2)B(3)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