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来源:二三娱乐

     今天有家长问我:“马老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一放学就只知道捣鼓他自己的积木。你觉得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好好学习?”

     刚巧朋友写了一篇文,希望大家看了会有启发,以下就是她写的内容。

     我一直在思考:孩子该学什么、向哪个方向培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制于一些不变的因素:一是基因,无论是否承认,天生有差异。二是出生的环境、家庭,是助推也可能是限制。基于这最根本的2个原因,孩子培养分为4类:精英类发展、有专业特长的、普通的好人、违背法律或社会准则的人。

      当今学业场有点像名利场,比如有些人经常提及哈佛、清华等名校,事实上孩子是有差别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有些根本因素无法改变。家长的焦虑和不正确的言行,在无形中会伤害孩子,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有的家长会说你的同学如何如何……这等于没有承认孩子之间的基因差异、家庭教育的差异。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逆反。如果有1千个孩子,估计里面只有1个精英类学生会想:“你认为我是弱的,我偏要做强给你看”,其他孩子则只会越来越弱,因为家长在不断地对他进行心理暗示:你真的不行,你不如别人。

     如果每个人都按精英培养、但其实家庭或孩子并没有达到这个条件,过程中就会造成大人的焦虑、孩子之间的比较,强逼孩子无异于慢性自杀,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每个家庭应该清楚了解孩子的情况,由终为始考虑,孩子的人生幸福是什么?包括自己的人生幸福是什么?在十几年中不断调整,会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考量。

     求学、求职经历使大家知道,50%+的人员虽然选择了一份工作、敬业爱岗、越做越有创意,但是他们会有情绪,并不都是对公司不满意。中国人没有那么大胆,很少有人会在选择一个专业或职业之后,扔掉它去开始一个新的专业或职业。所以大学专业的选择会成为一个人将来发展的限制,再加上家庭观念、自我完善等原因,会在将来的职场中遇到困惑。

     有的公司招聘时会察看应聘者是否真心喜爱自己的工作,并非是否擅长、是否某个学历。有的人不爱自己的职业,他们只是“完成工作”,伴随年龄增长,他们会被职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孩子是什么特质?适合学什么专业?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资源是什么?家长需要思考,尊重孩子的特质和选择,在成长过程中利用各种资源,真正帮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现阶段儿子最喜爱的事是开一家养鸡场,我真的认同他的想法,他对动物的关爱超过90%孩子,为何要用世俗的判断去决定他的人生呢?我们这一代人是实用主义,我们为下一代人努力一生,他们终于可以实现理想主义了吧。

     深思之后,我认同孩子的兴趣,但也要坚持陪伴孩子完成一些必要的学习,即使养鸡,也要懂得给它们听什么音乐、弹钢琴唱歌给它们听、也要能够把它们画出来、要把小鸡养成艺术品而不只是餐桌上的肉、要能跟外商洽谈出口……好吧,我承认我不能接受平庸,我想把孩子向艺术方向培养引导……在此过程中,我会尽量尊重孩子的兴趣,努力不做伤害孩子的事。

     以上是这位妈妈的分享。其实我认为孩子喜欢什么都可以,关键是我们做家长的如何正确引导。文中的妈妈说孩子喜欢养鸡,那么她要让孩子养得更加艺术化;今天向我咨询的家长说孩子喜欢积木,其实任何一个喜欢动手制作的孩子可能都是从喜欢积木开始的,包括我儿子,我们需要的是让他们在积木的基础上认识到机械衔接的作用,认识到建筑空间的美感,认识到数字的艺术.......。既然大家都不想扼杀孩子的兴趣,又拒绝孩子的平庸,那么就请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兴趣吧。

     再次感谢这位朋友的分享。

                                                                                                         2016.6.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