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爆炸的年代里的获取信息方式

来源:二三娱乐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我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而变化。我们赶上了信息爆炸,各种信息汇聚在互联网上,这个时候我们对于这些信息是需要取舍的。

我认为,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的确很快,但是远远比不上信息膨胀的速度。我们面对的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知识的增长速度是明显落后于信息量的增长速度的。由此,我们现在的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数是没有用的信息,或者说我们接触到的是“短效”的信息更多。所谓的短效,就是指那些文章里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效用是很短的。比如知道了一个历史的知识,感觉有了收获,但是过几天你就会忘记,这样的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知识。没有生命力的知识的效用就是极其短暂的。知识有时候都是这样的短效,何况大家喜爱读的什么娱乐八卦的文章了。照效用的长短来看我们现在在这个时代看到的文章,有长效性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我认为我们在这个时代,很容易进入的阅读误区就是读太多的快餐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公众号的文章,还有一些书籍的解读版,概括版等等。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之前,我们其实也读类似的东西,比如杂志,但是现在的媒介传播这样的文章的能力更强更广。这些东西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短。平时我们读到的公众号的文章,也就是几千字,也许有的长一些达到了接近万字,但是这样的长度和书籍比起来还是短了不少。这些比较短的文章并不是说没有好处,有一些文章对于我们的眼界的开阔还是有在一定的帮助的,而且有一些还是值得去思考的。但是只读这样的东西,就像天天吃快餐一样,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况且现在的很多信息都是大工厂生产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营养。关于这方面的细节请看我之前的写的《农场化内容生产,老中医和BBC》。(点击阅读原文)

短篇的文章往往给我们带来的印象不够深刻,引发我们的思考也不够多。大多数人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有道理,或是转发或是收藏,但是在他们脑海里的印象其实并不是那么深刻。如果让你说出你上周读过了什么印象深刻的文章并且复述出来其中的内容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是摸不到头脑的。读一整本书就不一样了,也许多年后我们还是会记得书里的内容。因为书的篇幅明显比我们每天看到的文章长,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思考,大脑会不停地整理书中的脉络,进而留下了更深的痕迹。而文章一般都比较短,即使是值得去花时间思考的内容,我们往往也会采取“快餐式”的阅读方式,首先在大脑里就缺少了重视,读完了以后没有思考,或是文章太短读得太快而没有给大脑以思考的机会,再者我们用来读这样的文章往往都是零碎的时间,这样短暂的时间有时候连文章的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读懂,更别说有什么深刻的思考了。长此以往,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将退化。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读一篇文章。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作者的观点。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方法。我们在看文章的时候,我们常常只是去读,而不去分析文章里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依据是什么,作者是怎么得到这样的道理的。再者,我们也时常遇到把观点伪装成事实的文章。只有区分了文章里的事实和观点,我们才能够把握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拿我的这篇文章举个例子,我在文章的开头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句话是不是事实?是的,我们的年代的确是一个信息流通量极为巨大,信息流动极为迅速的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后我又说“知识的增长速度是远远落后于信息的膨胀速度的”,这句话是事实还是作者的观点呢?应该是作者的观点。你是否有所判断和区分呢?如果我把“我认为”三个字去掉,你还能够分清楚文章的事实是那些,作者的观点是哪些吗?我的后面的一些文字中用到了“由此”“所以”等等表示逻辑关联的词,你能够区分这些词前后的东西有没有这样的逻辑关系吗?你对我的观点有所批判和思考吗?

读说理性的文章真正应该去读的东西,不是读作者的观点是否和你想的一样,而是去判断作者是否用逻辑说明了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去读他是如何思考和阐释一个问题的,在阐述的过程里,他用到了什么样的证据或是用到了什么样的方法去支持他的观点。读文章不应该只是读我们认同的观点的文章,而是应该去读有逻辑,有理有据的文章;同样地,写文章的时候,作者的目的也不应该是去谋求他人的认同,而是去有理有据地把自己所要描述的问题阐述清楚,让人能够明白支持你观点的依据。遇到了那些没有依据,结构散乱的文章,即使他的观点读者再认同,也不是什么好文章。前几天有人给我发了一篇文章,讲得是中国的个人崇拜的问题,结果文章里面净是排比句,气势倒是磅礴,但是仔细看过去哪一句也没有证据支持,整篇文章戾气之重,犹如泼妇骂街。这样的文章的观点获得他人再多的认同也不能够称作一篇有力的文章,只说自己的观点而没有证明或是解释,就是在耍流氓。

当信息太多的时候是需要去筛选的,不然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没有用的信息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个信息时代太危险,危险在于这些海量的信息有太多是我们想看到的,而不是我们应该看到的。那些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的内容,从来都是在你的舒适区里,读多了几乎是没有什么进步的,真正使人进步的阅读,从来都是在舒适区以外的,读起来也不会让人那么轻松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