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评析】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不是老师不说,而是弟子未闻,孔老师是在用行动说话,但很多同学都没留意,或者是看不明白,没法领会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要想全面掌握,岂止是难,简直是不可能。这让弟子们在感到困惑的同时,也有所不解,是不是老师还有什么秘诀心传瞒着他们呢?子贡这番话,就代表了广大同学心中的疑虑。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子贡说,老师讲的诗书礼乐、制度文献方面的学问,我们能够听得到。
“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
“文章”一词的本义,是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后来引申为文辞、写文章等。不过在古代,文章还有一个专门的意思,用来统称礼乐法度。子贡所说的“夫子之文章”,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写文章。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不写文章的。
孔老师所讲的“文章”,概括起来包括古代的文献、制度典籍,以及伦理道德修养方面的学问。这些都是孔子讲授的基础课,是必须要选修的。这些课程致力于培养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教材采用诗、书、礼、乐,并结合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