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柔韧缠绵低唱

来源:二三娱乐
柔韧缠绵低唱

      翻阅宋词,怎么就翻到了这首无名氏的《九张机》?或者是千年前那个织锦女对我这个寂寥过客的风情一瞥,引我在这嘈杂的世间能听她悱恻缠绵的低吟。

《九张机》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 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 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 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 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恹恹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尾,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一张机,春光明媚,陌上釆桑的女子,痴迷于桃枝柳岸,却说是“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二张机,路人欲行又止“立马意迟迟”,女子回眸瞻望“深心未忍轻分付”,深情蜜意不好表达,“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忐忑不安的春心写得生动细腻。

      三张机,由采桑过渡到织锦。“吴蚕已老燕雏飞”,时序更变。“东风宴罢”,宫闱门的宴游酣乐,为了馆娃宫女换舞衣寒门织女赶时劳作。

      四张机,承接“轻绡催趁”写织锦,展开相思之情。在织机的咿呀声中,织女颦眉暗锁,心事沉沉。“回梭织朵垂莲子”,用“莲”与“怜”的谐音,寄托相思。再用“脉脉乱如丝”表心意之乱。

      五张机,南朝·沈约《寄范安仁诗》云:“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复用“不言”,柔肠百转。

      六张机,仍就所织锦纹抒情。用“花间更有双蝴蝶”,反衬内心孤戚苦闷。“闲窗影里”指阳光悄悄从窗户照进来,于是“停梭一晌”仔细看着“双蝴蝶”,用行动显示心情。

      七张机,面对着“织就”了的“鸳鸯”图案,心中惶恐,害怕成衣时,锦上的鸳鸯一经裁剪劳燕分飞。

      八张机,借用“回纹锦字”寓意。“回文诗”,是一种将字词排列成文,顺读反读斜读都可成诗的“文字方阵”。这种词法相传由前秦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窦滔之妻绝代才女苏惠一往情深写给丈夫的“璇玑图”开创。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反衬人间离别,归结到“薄情自古多离别”,发出怨思,收束全篇。“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枉自断肠。

    《九张机》是北宋出现的一种新曲调。曾慥编《乐府雅词》,收录无名氏所作两组。这种新调,虽然大多是文人仿照民间歌曲创制,但是大量采用民歌的表现手法,如谐音、双关、设喻、比拟、象征、夸饰等等,保存了民歌特有的曲调,能够感受到它的俚俗趣味,以及民间泥土的芬芳,读来口舌生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