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工会,各直属单位工会:
为温暖广大教师的心灵,提升幸福指数,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教育工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xx市教育工会关于开展教师“暖心”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实施。
附件:《xx市教育工会关于开展教师“暖心”活动实施方案》
xx市教育工会
20xx年xx月xx日
附件:
关于开展教师“暖心”活动实施方案
为提升广大教师的幸福指数,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人文关怀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暖心”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氛围,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激发广大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活动内容
(一)工作暖心,实现技能提升。
1、大力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进修及交流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同层次学校同学科教师优质课、校际教研、校本教研、师徒结对、网络资源共享、师德报告演讲等多种形式活动,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成立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给予各项保障,实现以优秀个人带动优秀群体,带动广大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打造一支优秀教师团队的目的。
2、鼓励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以县(市)区或学校为单位,广泛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激发广大教师的上进心,宣传正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后进。逐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加强“职工之家”场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设立职工阅览室、棋牌室、球类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材,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健身活动,成立兴趣小组,使广大教师活动有场所,学习有去处。
4、维护广大教师的各项权益。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做好校务公开、认真执行国家各项政策规定,来保障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建立教师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将绩效津贴与工作业绩挂钩,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推动形成业绩优先、师德优先的评价机制,对在教育教学上业绩表现突出、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中予以倾斜。让骨干教师和优秀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好,使其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为我市教育事业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进行大力表彰,形成人人学先进、敬先进、赶先进的风气。
(二)情感暖心,实现精神提升。
4、舒缓教师压力。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茶话会、交流会活动,倾听教师的心声;认真执行各种休假制度;定期开展体检;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和教师需求的各类社团组织。
5、增强职业自豪感。利用媒体与网络大力宣传教师每一天辛勤工作情况及八小时之外工作付出;收集教师各种工作和日常生活点滴,弘扬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增强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
(三)活动暖心,实现健康提升。
2、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聘请专家或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为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心理疏导。
3、探索专项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举办教师联谊会(包括单身联谊会)活动;开展春游秋游,愉悦身心,健康体魄。
三、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xx月xx日—xx月xx日):制定方案。各县(市)区教育工会、直属单位工会要按照本方案活动内容,结合本地、本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二)第二阶段(xx月xx日—xx月xx日):活动阶段。各县(市)区和直属单位按照自行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
(三)第三阶段(xx月xx日—xx月xx日):总结阶段。各县(市)区教育工会和直属单位工会上报活动总结和经验材料,市教育工会根据上报情况和抽查情况进行总结并适时召开总结会。
四、有关要求
1、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开展教师“暖心”活动的意义,努力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增添教师心理上的愉悦感、生活上的稳定感和工作中的成就感,温暖教师身心,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要形成长效机制。本方案确定的实施步骤作为20xx年开展教师暖心工程活动的方案。各地各学校在实施中要注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并形成工作特色。
3、要根据实际制定本地本校实施方案,并于xx月xx日前上报市教育工会。
xx市教育工会 20xx年xx月xx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