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作文是经常使用的,学生们要认真写作,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冯子材故居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冯子材故居作文篇1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今天我得到参观鲁迅的故居这个机会,真是太难得了。
首先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三味书屋。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画,画上画着一只鹿,坐在松树底下,优雅得象仙女一般美丽极了。书屋正中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作。书屋中间是老师的八仙桌和木椅,学生们都坐在窗前壁下。东北角的一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桌椅,书桌是鲁迅用过的,桌面右上角那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亲手刻下的,可这“三味”是哪“三味”呢?它指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于百家味如醯醢。肴馔指鱼肉之类的荤菜,醯是醋,醢是肉酱。
接着,我们来到客厅,门前是一艘艘乌篷船。进入客厅,首先看见书屋正中上方悬挂匾额,写着“德善堂”三个大字。字下画着两只神态自然的丹顶鹤,栩栩如生,两排座位相对摆放,这种摆法代表很尊重来访的客人。
穿过走廊就到了百草园了。这里枝叶茂盛,绿树成荫,玉米数不清。草园旁有个水井,据说鲁迅小时候很调皮,经常在井边游玩。
鲁迅的著作有很多,才华横溢,而我却整天就知道乱玩,玩不出个成果来,我应该好好学习他的精神。听了我的介绍,你也去参观一下吧。
冯子材故居作文篇2
春风轻轻地带来了温和的春姑娘。她拿着画笔涂涂点点,画了这里描了那里。今天,我又随着她来到了“徐霞客大道”,观赏她的杰作。
到了那里,我便看到了那微微带绿的丝丝垂柳和冒着春寒露出头来的小草。我沿着湖岸慢慢走过去。湖面上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湖里的小鱼,湖里的小草都看得一清二楚。湖水浅处是碧绿碧绿的,深处则显出一片瓦蓝。小雨在水草里快活地穿来穿去好像在玩捉迷藏似的。
湖岸上有两排柳树,笔直地站在那里,好像几位士兵在守护着“徐霞客大道”。那里还有鹅卵石铺成的道路,在夏天,你如果把鞋子脱掉,踩在鹅卵石上面,就会感到有点痛痛的痒痒的,就像有人在捉我的脚底心,我最喜欢在鹅卵石的上面,蹦蹦跳跳,感觉有趣极了!
那里的人,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有的大人在十里红妆里面看一些古老的家具花轿等文物,有的小朋友在玩滑冰,他们玩得很高兴,笑得很灿烂,有的老人在十里红妆的广场上,和着暖暖的音乐在优美的跳着舞蹈。
夜幕降临,徐霞客大道的灯光五彩缤纷,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色……灯围绕着一座桥,在夜色中像一座挂在天空中的彩虹。灯把徐霞客大道装扮得五光十色,像一条彩带,美丽极了!
啊!我喜欢美丽的徐霞客大道!
冯子材故居作文篇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了孙中山故居,玩得很开心,同时也学习了孙中山先生的许多革命事迹,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以作纪念。
上海孙中山故居的地址是在上海市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这幢楼房是当年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的,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与1918年6月入住于此,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这里居住到一九三七年。到了那儿,先去参观展览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展览品,我便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仔细地看起来。哎!怎么有一件衣服挂在这儿,仔细一看,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中山装,听说这是孙中山亲自设计得,他就是穿着这身衣服在这儿会见群众代表的,听爸爸说以前中山装可流行呢,不管国家大小干部、普通群众,都穿中山装。这儿还有把战刀,好锋利啊!很吓人呢,这可是大元帅的指挥刀,好帅啊!这刀是孙中山出任海陆军大元帅时使用的,我好佩服他!我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东问问,西问问,一路看下去。我在第二展厅看到一句话:孙中山之所以这么伟大,是因为他创建了國民党,还创造了三民主义,就是民族、民生、民权。也推翻了封建制度。这时,我明白了什么是伟大的人生,明白了什么是心胸宽广,志向远大。
我在思考,既然民主和自由这么重要,为什么班级里不可以推广一些民主呢?我认为可以制订一个学生四大权利,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学习、玩耍。第一条是: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意愿为大家服务的同学都有当一次班干部的机会;第二条是:给每个同学平均的回答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不管是成绩好的,成绩坏的,听话的,不听话的;第三是:同学之间有相互批评的权利,但不能耻笑和辱骂;第四是:老师要把课间活动、上体育课的自由还给大家。如果能有这样的权力,我们一定能学习地更快乐、更有趣。
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孙中山故居,告别了这个值得我们学习和保护的地方。
冯子材故居作文篇4
年初五,我和妈妈来到孙中山故居参观。
中山先生有很多称呼和头衔,我不能一一记住,我能记得他是一个把祖国当作自己生命一样的人,短短五十几年生命中的四十几年里都在为革命而奋斗。
革命,自由,祖国,理想,信念,三民主义,若干个关键词让我摸不着头脑。可我看见了中山先生的大量藏书,宽大的书桌,还有一把用于思考的椅子。对着藏书里的英语,妈妈问了我几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妈妈问我“惭愧吗?”。我默不作声,心想:先生是和谁学的英语呢,怎么我们现在哪儿都能学到英语,却学不过他呢?我还发现,中山先生不仅看书,而且写书。他用那三只锃亮的钢笔头,写了多少文章,多少书,画了多少张地图!
另外,我很喜欢这桩小楼。红瓦,青砖,绿草坪,还有长门廊,妈妈告诉我这是上海二十年代的老建筑,可也能吸引我这个零零后的小学生。我问妈妈,“为什么孙中山先生住得比鲁迅先生好呢?”。妈妈说,“孙中山先生当时是领袖,鲁迅先生是文豪。无论他们住得怎样,他们都是一样伟大的人物,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思想、新文化。”
我还想看看更多中国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故居,和纪念馆。想想我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物,能为今天的中国做些什么。
冯子材故居作文篇5
冒着蒙蒙细雨,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我们撑着伞游览了鲁迅故居。
我从书上知道了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从爸爸口中了解到鲁迅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思想家,今天又在鲁迅故居看到了这个有着“浓黑眉毛”、“浓黑胡子”的伟大作家的雕像,并了解了他光辉的一生。
走进“三味书屋”,我想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里,我看到了鲁迅生活的“四角的天空”,还坐在鲁迅坐过的课桌前,想象着鲁迅小时候求学时的样子。在他那个大大的书房里,所有摆设都很简朴,只有柜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我在鲁迅博物馆里看到了,鲁迅原名叫周樟寿,后来改名叫周树人,爷爷是做官的,而从他爸爸这一辈开始,家里就变穷了。而鲁迅却很感谢爸爸,因为那段时间的磨练,让鲁迅知道了自己小时候想做医生的理想只能救死扶伤,而拥有知识,做一个用“笔”战斗的人却可以拯救一个民族。我还在这里认识了鲁迅在日本的恩师“藤野先生”,看到了鲁迅翻译的许多外国进步著作。看着照片上的旧中国和那个时代的人,我不禁感叹:鲁迅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中国人。
也许,在绍兴的鲁迅故居里,我能看懂的东西不多。但我想,这是一颗种在我心里的种子,以后我还想到上海的“鲁迅故居”,去了解鲁迅更多的更伟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