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尊老爱幼演讲稿【精品9篇】

来源:二三娱乐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xx月xx日也就是上周星期一上午,由我们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了36名少先队志愿者到我镇德育教育基地——xx铺镇xx敬老院开展了一次“关爱老人”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表达我们对敬老院孤寡老人的一丝心意,我们带去了全校同学节约下来的零花钱购买的慰问品,也就是我们这个学期第一次捐出的爱心款中的三分之一的钱,之前就跟同学们说过:“这学期第一次我们的捐款分为三部分来搞活动,一部分已经上交到长沙市青少年基金会,另外第二部分,就是这次给敬老院的老人购买慰问品,第三部分的钱,我们将用来奖励我们自己学校那些品学兼优,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成绩优秀或有进步的,家庭不够宽欲的同学,这项活动只要天气变好,我们少先队也将会很快进行。

  这次去敬老院,我们志愿者们代表所有全校的同学,给老爷爷、老奶奶送去了慰问品,志愿者们还亲手制作的漂亮的小卡片,以及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最后,同学们还陪老人们说说笑笑,慰问寒喧。整个慰问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间的温情,老爷爷们都说:“我们xx中小的孩子怎么一个个都怎么这么优秀,一个个都这么懂事,这么有礼貌。”我也看到了当志愿者对老人们甜甜的说上那一句句:“爷爷好或者奶奶好”时,也许是因为好久好久没有人那样称呼过他们了,从老人们的脸上可以看到他们是那么幸福,那么的开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的笑容。

  同学们,其实我们不必要为别人做些什么,只要有礼貌的问候一声,别人就会觉得很开心,上周总结是时,我就提醒过同学们,见到我们学校里的老师、或外来的领导,统一说一声:“老师好!”不必要敬一个队礼,老师或我们学校的客人就会觉得我们学校的孩子很有修养,很有礼貌,很多的同学都能做到,特别的三、四年级的同学,其实,同学们在校园外面好也,有客人来到你家也好、或者你到别人家去做客,或者你在某个地方见到某个认识的人,你问候一声:“叔叔阿姨好、或者爷爷奶奶好!”别人同样会觉得你是一个家教很好,很有修养,很有礼貌的孩子,你的爸爸妈妈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本周星期三我们学校会来一些尊敬的领导,我希望所有的同学,如果见到他们的话都亲切的问候一声“老师好!”希望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更希望同学们,在任何地方见到你认识的人,或者尊敬的客人都亲切的问候一声!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2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更缤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般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风。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尤其以勇敢为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亲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亲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大家还记得当年那个"最美妈妈"吴菊萍吗?没错,她就是当年那个自称是"路过"而救下一名两岁女童的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从九层高楼坠落下去。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倒,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两岁女童的生命。这一惊险的一幕感动了成千上万亿人,有的人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的人称她是"英雄"。

  我也做过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学坐的车上,发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她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华美德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谢谢大家!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3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中华尊老爱幼的好美德》。

  人,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更缤纷。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般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为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亲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亲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大家还记得“最美妈妈”吴菊萍吗?没错,她就是当年那个自称是“路过”而救下一名两岁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从九层高楼坠落下去。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倒,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两岁女童的生命。这一惊险的一幕感动了成千上万亿人,有的人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的人称她是“英雄”。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因为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老人。尊敬老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度过幸福、美满、安详、健康的晚年,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们应该尽到的责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老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着的`图书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诉大家,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尊老爱幼伴我行》!

  同学们,当你看见那街头蜷缩的老人身影,难道你会熟视无睹吗?

  当你听见空荡的房屋里回荡着为你担心的叹息,你难道不会感到心酸吗?

  当你看到父母那弯曲的身体还在田里劳作,难道你不会上前帮一把吗?还有那些拣拾垃圾的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你路过他们时难道你就没有同情之心吗?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是一个重孝道的国家,也是一个崇尚伦理道德的礼仪之邦。 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尊老爱幼是每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更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仁人志士 是尊老爱幼的典范。

  汉文帝刘恒,他的母亲卧病三年,自己虽身为帝王,可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的汤药,他必须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黄庭坚,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没有一天忘记身为儿子应尽的职责。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小孩,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亲搭蚊帐,扇扇子,每当寒冷的冬夜,就为父亲铺好被子,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也同样能让我们为他们的品德所感动。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尊老爱幼,是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人对生命的尊重。在生活中主动尊敬长辈,关爱幼小既是感恩过去的时光,也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这一准则来要求自己 .

  或许有的同学会问:“做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尊老爱幼呢?”

  尊老爱幼并不需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知感恩的孩子。

  在家里,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贴关爱父母,在长辈口渴时递上一杯热茶;长辈累了,搬一把椅子让他们坐坐;

  长辈说话时,我们要仔细倾听,尊重他们,听长辈的话,不让父母操心,做一个好孩子;

  尊老爱幼是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关心学弟学妹,这些都是尊老爱幼的体现。

  敬老爱老,我们现在最能够做到的是用心学习,用优秀的成绩换取长辈们那沧桑的脸上欣慰的笑容.

  老师们,同学们,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一个人肩头上应该担起的责任。关爱幼小,就是播种明天的希望。尊敬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让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模范。积极、勇敢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辈辈这一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师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和孩子健康长寿,平平 安安!

  我们衷心的希望“敬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社会礼仪和道德之所以要求人们必须尊老敬老,一是因为老人是一个需要子女和社会去关怀照顾的对象群体,在生理意义上老人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各种公共场所,他们都应当得到年轻一代的敬仰、尊重和礼让。

  老年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老马识途,老姜更辣,“年迈有齿”有时候是一种经验智慧的同义概念,所以我们应当把老人看做是有德有识有功之“宝”而加以敬顺。

  老人对养育儿女后代、生产发展、社会提高等方面,都做出了必须贡献,他们付出过,年迈之时理应受到家庭后代和社会的敬养、尊重与礼让。乌鸦、羔羊尚知“反哺”、“跪乳”,何况我们人类!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尊老爱幼》。

  我想起老师给我们讲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美德,比如说是你坐上车,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就应该帮助他们。把座位主动的让给他们。

  我给我的妈妈说了一下,妈妈说:那就给老奶奶和老爷爷让座,但是这是什么意思?我就告诉妈妈这就是尊老爱幼。

  于是我和妈妈就给老奶奶和老爷爷让了座位。然后老奶奶和老爷爷微笑着对我说了一声,谢谢你,小朋友!然后我和妈妈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声,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们到站以后,我和妈妈下了车,我给妈妈说;以后要尊老爱幼。我妈妈说了一声谢谢宝贝给我讲的道理!从此我和妈妈都养成了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8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因为美德而变得美丽。社会,因为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更缤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国是一座文明之邦。但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美德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般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古人说:“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为名。但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亲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亲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亲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大家还记得当年那个“最美妈妈”吴菊萍吗?没错,她就是当年那个自称是“路过”而救下一名两岁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区,两岁女童从九层高楼坠落下去。这一瞬间,邻居吴菊萍脱掉高跟鞋,伸出双臂接住了孩子。这个发自本能的动作令她当场昏倒,左手臂多处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两岁女童的生命。这一惊险的一幕感动了成千上万亿人,有的人称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更有的人称她是“英雄”。

  我也做过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学坐的车上,发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她的脸上却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华美德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德会在这个多姿人间流芳百世;中华美德都会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所有的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谢谢大家!

尊老爱幼演讲稿 篇9

教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尊老爱幼成为一种习惯。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炎黄子孙,都应当牢牢记住和遵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这一礼貌规则。所以今日,我说的是“让尊老爱幼成为一种习惯。”在那里,我给同学们提三点要求:

  一、尊老爱幼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天广地阔的。在每个人的身边有着不一样身份、不一样年龄、不一样阅历的人,父母、教师、同学、邻居、路人等等。因为有了这些不一样身份的人,我们的生活才充满情趣。所以,我们每位同学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应当只想到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仅有做到心中有他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二、尊老爱幼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众所周知,做任何一桩有意义的事情,都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要真正履行尊老爱幼的礼貌规则,自然也要从小事做起。比自我年纪小的人,你要爱护他,比自我年纪大的人你要尊敬他,跟自我是同辈的人,包括同学、玩伴等,同样也要尊重和理解他人。

  那里需要着重提一下的是,父母包括家庭中的其他亲人,他们是你接触最多的人,你是否力所能及地帮忙他们干点家务活;是否能体谅体谅他们的难处,如饭菜做得不合你口味、没钱给你更漂亮的衣服;是否对父母的辛劳有感恩之心,包括说声您辛苦了,给父母倒杯茶等小小的举动。“尊老爱幼”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尊老爱幼应当是一种日常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经常会对被人说“我能帮你做些什么”,那你必须是一位礼貌高尚的人。敬老爱幼,就是这样,它需要我们人人行动,处处行动,时时行动,这样,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人人都能创造幸福,人人都能享受幸福。

  同学们,让我们把尊老爱幼当成一种习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多谢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