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九世纪,罗马在亚平宁半岛上兴起,接下来几个世纪中,罗马公民军队翻过高山,越过山谷,击败周围所有强敌,在刀与血中建立起横跨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成为伟大光荣的文明典范。然而鼎盛如同昙花,短暂的灿烂后是止不住的颓败。终于在几百年后,罗马分裂成东西两部,西罗马旋即湮没在蛮族移民浪潮中,而东罗马则继续苟延残喘,回忆着昔日鼎盛的荣光。
我们先从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的即位开始说起,戴克里先于公元284年即罗马帝位,此时罗马帝国正处于「三世纪危机」。所谓「三世纪危机」是指罗马帝国在三世纪的几十年中同时经历蛮族入侵、内部战争以及经济崩溃多种危机而几近灭亡,总之戴克里先接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罗马帝国的广袤国土都是征服而来,民族众多习俗庞杂,中央集权弱而科层制欠善,通讯和交通成为帝国的主要问题,如何治理庞大的帝国困扰着一代代的罗马统治者。此时帝国内部分离趋势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戴克里先为应付危机实行了「四帝共治制」。
其实从很早开始,罗马帝国的皇帝就一正一副,二帝共治。所谓天无二主,一国两帝在中国看起来不可思议,在罗马帝国却十分平常。这要说到罗马帝国和中国的帝制区别,古代中国君主制天经地义,君权天授,父死子承,几千年来都没有异议。
不同于中国,罗马帝国的帝制实际上是罗马共和制度的变种,从奥古斯都开始,虽然罗马帝国实行的就是不折不扣的皇帝制度,但从法理上来说,皇帝,即元首,是由选举产生,政权来源于元老院,来源于人民,而非天授,这种制度上的缺陷为其后几百年的动乱扎下祸根,在此不表。说回来,共和时期的执政官同时有两个以互相牵制,那皇帝一正一副也就十分正常了,副手相当于储君。
到了戴克里先这里,他发现罗马帝国实在是太……大了,这倒还好,关键此刻不同于建国前期可以拳打高卢脚踹迦太基,打遍三大洲无敌手。现在四周都有强敌环绕,北方日耳曼人不断骚扰,内部高卢人和非洲人接连起义,东方又有波斯帝国虎视眈眈,这让新皇帝焦头烂额。他发现自己一个人根本应付不了这么多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公元286年,他任命他的副帝马克西米安统领帝国西部政务,驻地米兰。而戴克里先自己则驻在今天的土耳其,统领帝国东部政务,主要对波斯保持战备。
这一举措影响深远,后人一般将这一年,公元286年当作西罗马帝国的建立年份。
过了几年,戴克里先发现即便这样也依然无法应付帝国全部战争事务,于是在公元293年,他又充加了两个皇帝作为他和马克西米安的副手,自此,罗马帝国二正二副,一共四帝,分别统领帝国各方政务,是为四帝共治制。但此时大家依然同属同一个罗马。
有趣的是,东西罗马划分大致同共和时期后三头的领土基本吻合,屋大维占据帝国西部,安东尼占据帝国东部,不知是不是从那时起就为几百年后的帝国分裂埋下伏笔。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就能看出,这套举措在历史洪流面前根本就是螳臂当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罗马帝国缺陷。而这套制度也只有在戴克里先这样强大有威望的独裁者带领下才能正常运作,并没有持久性,时间一长,东西皇帝之间难免产生龌龊,加之罗马帝制本身的不完备性,纷乱必起于后世。
果然,戴克里先去世之后,四帝共治制随即崩溃,罗马帝国烽烟再起,皇帝们纷纷互相征伐,一时自称皇帝者竟有六个之多!经过漫长的内战,公元324年,君士坦丁统一帝国,皇权又重新集于一人之手。君士坦丁在土耳其修建新城,作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为纪念他,这座新城被称作君士坦丁堡,这不多说。
君士坦丁一世试图取消戴克里先制定的四帝共治制度,但随即他发现他面临着和戴克里先同样的问题,不得已,他只能再任命他的三个儿子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斯一世,和君士坦乌斯二世为共治皇帝,分领帝国四方。
之后的故事繁杂又无趣,同罗马帝国其他时期差不多,大概就是不断弑君不断篡位不断平叛,皇位上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总之在这段时间内,东西帝国的划分断断续续地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此时已经到了公元四世纪末,狄奥多西一世战胜竞争者,统一了罗马帝国,殊不知,这竟是最后一个统治着一个大一统罗马帝国的皇帝。公元395年,狄奥多西去世,死前留遗嘱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分给长子阿卡狄乌斯,西部分给幼子霍诺留。
至此,罗马帝国正式地、永久地分裂。这一年,是公元395年。而这颗分裂的种子其实早已种下,终于在这一天开花结果。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并没有出现东西罗马帝国对立的情况,而是双边继续保持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互帮互助,共同抵御帝国外部势力的入侵。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而事实上,在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浪潮面前捉襟见肘,回头向东罗马兄弟求救时,东罗马帝国嘴上答应痛快,手上迟迟不见动作,就在君士坦丁的高高围墙后边作壁上观,眼睁睁地看着西罗马兄弟淹没于蛮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这段蛮族入侵的历史不须多讲,十分狼狈。到了后期,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基本都是傀儡,实权掌握在蛮族军事首领手中。公元476年,蛮族首领奥多亚克罢黜傀儡皇帝罗慕路斯,自立为意大利国王,宣布效忠东罗马皇帝芝诺,并转让西罗马帝国国徽。西罗马帝国灭亡。
之后东罗马帝国又苟活了一千多年,直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在奥斯曼土耳其的乌尔班火炮下崩塌,东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虽然自称罗马,却已完全希腊化。后人用君士坦丁堡的别名,拜占庭,来称呼这一时段的东罗马帝国。
作为番外篇,公元800年,蛮族查理加冕,史称查理曼大帝,教皇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承认查理曼帝国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公元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加冕,宣称传承了西罗马帝国的衣钵,建立神圣罗马帝国,迫于压力,教皇和东罗马帝国都承认其为西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但在今天看来,这个自称为罗马的帝国不过是罗马帝国的众多冒充者之一。
无独有偶,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自称「希腊人的皇帝」,而这正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
东西罗马帝国就这样,在灭亡之后还为一个又一个的正统自居者提供法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