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签名里的这8个字,自大二以来就没更改过,它于我有着特殊的涵义,一路陪伴我,走到今天。
从某些时候开始,大家开始变得忙碌神秘,将自己的生活“隐形”起来。我虽然觉得没这必要,却也十分理解,因为不想“被打脸”,总得为万一失败的自己留点退路和尊严。更何况我自己,也在做着同样的事。
临近毕业,被问得最多的事就是:现在在忙啥?以后有啥打算?如果我考研成功,我会理直气壮、喜笑颜开地脱口而出:我要去读研。然后开始美好疯狂的毕业之旅。如果我已经签约某个心仪的单位,找到目标,我也会大方洒脱地告知对方。可这两样,我都没有,我只能闪烁其词敷衍了事,悻悻地转身离开。
是的,我考研没上,准备了一年的时间都喂狗了。我甚至在后来得知成绩都没敢跟人说我是考过研的人。寒假从家里返校时碰到高中的一个女同学,她告诉我考传播学研考了400多分,“我也考了”那几个字在我嘴边徘徊许久愣是没说出口,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差劲,根本没资格发言。一路上心情Low到极点。
最痛苦的莫过于调剂的那一个月,我高一区国家线十多分,我以为我最起码可以退而求其次调剂到一个稍微好点的学校。可我太高估自己了。分数不高、本科不好,好一点的学校不愿意接受我,或许跟自己志愿填晚了也有关系,最后,一区我只能去黑大和本校。我在地图上用手比划了下去哈尔滨的路线,实在是太远了,我选择不去。本校纠结再三,期间也准备过复试,最终我拒绝了。当指定复试日期前一天决定放弃时,我坐在宿舍的凳子上,发了两小时的呆,我甚至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希望与失望的不断循环,付出与得到的巨大心理落差,仿佛一场梦,梦醒了,一场空。
没停歇地,我迅速加入省考的行列。说实话,我并没有很想从公,只想借这时段缓缓心态,面对现实,寻找起点。在开始的十来天,我每晚都梦见与考研有关的一切,清晨醒来总是两行泪迹斑斑。
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可以疗伤,可以治愈。我投入省考备战,用20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和错的一塌糊涂的真题练习迎接省考。结果我脑子进水,申论超字数了,致命错误哇!!!这酱油真心打得好。
有时,只有用这样揶揄的口吻说话才能聊以自慰,不然感觉一无是处活不下去啦!
路是自己选的,硬着头皮也得走下去。
擦擦泪水和汗水,拍拍身上的泥土,背起行囊,唯有继续前行了。
多读书还是有用的,摩西奶奶在80岁时开始作画并大获成功,人生,随时可以重来。一次不行两次呗,有啥大不了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
我想,只有慢慢摸索,才能找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我始终坚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热爱生活,云淡风轻嘛!